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汉不养闲神(2 / 2)

大汉储君 青春唤不回 246 字 3个月前

两个大字,赫然将叔孙通的愿望击碎。

他出离愤怒了……御史大夫虽然是三公,但排在末位。

而自己是大汉第一任太常,九卿之首,门人弟子,遍布朝野,也有和周昌叫板的资格。

所以当刘邦从上林苑回来的第十天,未央宫朝会,就发生了激烈争吵。

“启奏陛下,臣弹劾御史大夫周昌,鼠目寸光,败坏国家大事,尸位御史台,必须立刻罢免!”

周昌听到这话,都笑了。

过去都是我弹劾别人,哪里轮到你来弹劾我?

简直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陛下,臣也要弹劾叔孙通,他耗费国帑民财,丝毫不知道民生疾苦。违背朝廷休养生息之意,肆意挥霍民力,大兴土木。是要大汉重蹈秦朝覆辙,居心叵测,是奸佞小人!”

“你才是鼠目寸光,什么都不懂!”

“你奸佞小人,耗费民力!”

……

叔孙通能言善辩,周昌义正词严。

这两位朝廷重臣,竟然当众吵了起来,互不相让,不光他们,御史台的其他人也下场了,一起攻击叔孙通。

而太常这边也是人数众多,丝毫不虚!

眼瞧着单挑就变成了群殴,刘邦不得不说话了。

“闹什么?这是未央宫,不是西市!”

众人吓得闭上了嘴巴,但却还是不服气。

刘邦顿了顿,看向叔孙通,“你先说吧!”

叔孙通急忙道:“陛下,臣按照陛下意思,在各地兴建黑帝庙,让天下人都来祭祀黑帝,御史台竟然不许,真不知道周昌是什么居心?”

周昌立刻道:“陛下是说建造黑帝庙,不是一起建造十几座……叔孙通,伱是什么居心?”

叔孙通呵呵一笑,“自然是一片为国之心!陛下,臣记得,太子殿下曾经和陛下说过,秦朝只是统一了文字、度量衡,推行郡县制。有了大一统的形,却不得大一统的神……若要形神兼备,则要尊奉同样的法度,读一样的书,有一样的思想,拜一样的神明,成为彼此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大一统……臣推行黑帝祭祀,广建黑帝庙,就是让天下人拜同一位神明,成为大汉子民百姓。”

说完之后,叔孙通看向周昌,“此事御史大夫也要阻挠吗?”

这下子可把周昌问住了,也把其余朝臣给镇住了。

你都把高度抬到了大一统的层面,谁还扛得住啊?

叔孙通真不愧是儒家宗师,拉大旗作虎皮,你是真厉害!

刘邦也被说的怦然心动。

他确实早就在想这事了……虽说弄出黑帝,有点吹捧自己的意思,但是抛去百分之九十九的私心,就没有一点公心吗?

仔细找还是有的。

毕竟各地风俗不同,百姓各有想法,难以实现大一统,这是早就有讨论的事情。

现在有了时机,弄一個黑帝庙,也是顺理成章。

刘邦看向周昌,“叔孙通说得也有道理,当真不方便吗?”

周昌黑着脸,他确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换成一般人,也就放弃了。

但很可惜,周昌不是一般人。

“陛下,兴建庙宇,必要大兴土木,一次十几座,又要在全国各处,包括诸侯国,也要修建……此举必定劳民伤财,虚耗民力。叔孙通所说,让天下百姓拜祭,同做汉人。殊不知百姓建庙,已是怨声载道,又如何诚心参拜?只怕到时候,要往黑帝脸上吐口水吧?”

周昌的驳斥,也不无道理。

一时间朝堂之上,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肯退让。

老流氓也是拿不定主意……

而就在此时,长安以南的一座矿山,数万民夫,正在屏息凝神,眺望着远方。

突然,一声惊天巨响,脚下的土地都跟着颤抖。

一团团的硝烟,直冲天际。

众人的心也跟着颤抖,过了良久,硝烟散去,这才有人跑过来。

“好消息,快去瞧瞧吧!山炸开了!”

民夫们撒腿就跑,等到了近前,他们才看见,原来坚固的山石,四分五裂,十几道明显的裂痕,出现在面前。

就好像有个巨人,将山石拍碎,留下一地焦黑!

这些民夫看在眼里,喜极而泣。

这一炸,最少省去了一半的功夫……他们被朝廷征召过来,无偿挖矿,家里面还有田地要耕作。

如果拖延日久,耽误了农耕,一家人都要饿肚子。

若是交不上皇粮国税,那就更麻烦了。

“拜谢黑帝!”

“黑帝慈悲!”

不知道是谁带头,跪倒高呼,民夫们都跟着发自肺腑地大喊起来,热泪盈眶。

远处的刘盈听在耳朵里,笑容可掬,“这才是大汉需要的神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