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盈啊,朕能超过秦始皇吗?(2 / 2)

“没错!”刘邦坦然道:“朕早些年看见始皇帝巡游天下,就曾说过,大丈夫当如是!今日朕已经是大汉天子,如何不能学始皇帝一统天下,还要容忍那么多诸侯王!”

田横大怒,“哼,秦始皇二世亡国,败光了几百年的秦国基业。真是没想到,陛下还想重蹈覆辙,到时候你的大汉,也要二世而亡!”

说着,他还扫了眼刘盈。

什么意思?

你绝得我会成为亡国之君呗?

刘盈勃然大怒,首先,我没得罪你,话都是老流氓说的。

其次,我也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刘盈冷笑道:“仲父,你连秦国如何亡的,都没有弄清楚,还敢在这里大言不惭,简直让人可发一笑!”

田横怒视刘盈,“始皇帝只是残暴不仁,还不似你们父子这般奸猾狡诈,我看大汉的国祚,还比不上大秦!”

“哈哈哈!”刘盈忍不住笑道:“始皇帝虽然扫清六合,一统天下。但是他只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算是有了统一的框架,但却来不及填充血肉。”

“就拿用人来说,秦朝的主要文臣武将,还都是秦始皇早年提拔……靠着战功升上来的,至于六国之人,却是机会寥寥,他们不能入朝为官,又怎么会对大秦有忠诚之心?”

刘盈钻研了这么久,也跟章邯请教了许多,渐渐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心得。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采用军功爵制,战场立功,就能得到爵位,有了一定爵位,就能担任官吏。

另外秦国还会从东方六国,吸纳人才。

纵观历史,帮助秦国崛起的,几乎都是外来的顶尖人才。

这两条路,构成了大秦的两条腿。

只是随着秦国统一,事情就出现了变化。

统一之后,战争少了,立功封爵的机会也少了。天下一统,原本各国之间的人才交流,也停下来了。

“始皇帝,名为天子,实则能用的,也不过是原来秦国的老人而已。他想用六国之人,却没有合适的办法!始皇帝一次次东巡,想要天下人感受大秦威仪,天子气象,慑服天下人。可他却不舍得给六国之地的读书人一个机会……或者说,始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用这些人合适。”

“如今这个难题我大汉已经解决了……让各地举荐孝子,让他们通过考核,进入大汉为官。从此之后,大汉朝就不是悬在天上的,而是触手可及的。他们身边的人,家乡的孝子,就通过举荐的方式,入朝为官,担任要职。在这个大汉朝,有他们一份。他们和大汉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他们不是齐人,楚人,秦人,而是汉人!堂堂正正的汉人!”

刘盈似笑非笑,“仲父,你说到了这一步,我怕大汉还会二世而亡吗?”

田横目瞪口呆,心中茫然。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一点点摸索,慢慢总结出来的。

始皇帝做了很多事情不假,但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说来不及做。

“要治理天下,最紧要的不是有多少兵,有多少将……而是能吸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以天下人治天下,才能真正长治久安。若是将某地排斥在朝堂之外,早晚必生祸端!这也是要及早拿下仲父的原因。恰巧仲父又野心勃勃,收拢楚国余孽……落到今天的地步,理所当然!”

田横脸色一变再变,以至于一声哀叹,“好啊,好!你们处心积虑,我田横败得不冤!一点也不!”

刘邦忍不住抚掌大笑,“以天下人治天下人,盈啊,你这话说得颇有气魄,差不多比得上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了!朕后继有人了!”

刘邦欣然笑道:“田横,陪着朕和太子,去看看你的山东乡亲吧!”

说着话,刘邦迈步往外走,刘盈紧紧跟随。

父子俩出现在齐地之人的面前,刘邦喜滋滋看过去,“你们都是大汉未来的栋梁之材,要敦品励学,心怀天下。这大汉的江山,早晚要靠你们!”

众人听到天子勉励,无不动容,齐齐跪倒。

“叩谢天恩!”

田横听到了熟悉的齐地口音,脸色惨白如纸。

从今往后,齐地就落到了大汉手中吗?

刘邦心情大好,一个个问话,一同饮酒,勉励众人。

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让这些人感受到了来自皇帝陛下的关心,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刘邦带着微醺的醉意,和刘盈一起离开。

等到了外面,刘邦突然停下脚步,低声感慨道:“盈,你说我大汉可能超过大秦?朕能超过始皇帝吗?”

“那是自然!”刘盈毫不迟疑点头,“毕竟始皇帝没有一个可靠的太子!”

刘邦怔了下,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你个竖子!行,就算你说的有理。兴建东宫的钱,你自己想办法吧!东宫属官,你也尽快报上来。”

刘盈一怔,“阿父,你怎么能让我自己出钱?”

刘邦气得翻白眼,“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朕准你推荐东宫官员了!”

“哦!貌似有道理。”刘盈沉吟道:“那我该选谁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