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阿里瓦迪(1 / 2)

傅调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后台门口能够聚集那么多的人,也根本没有想象过自己能够这么受欢迎。

并不仅仅只有那群他似乎认识的艺术家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观众,游客,都聚集在后台那边。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个地方找到机会钻进来的,但是他们就是在那边,举着手中的乐谱或者门票,期待着傅调的签名合照。

至于那些艺术家们,他们倒是一个个空着手来的。

不过他们看着那群粉丝如此热烈的模样,倒是非常识相地站在一边,乐呵呵地站在那边,什么都不说,让傅调先满足他的粉丝。

看着那群艺术家如此,傅调无奈地咧了咧嘴,叹了一口气。

捏麻麻地,他最讨厌的就是签名了。

之前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结束的时候他就签名过一次,差点没有把他自己给签伤了。

一天写了自己名字写了差不多几千份,整个人大脑都快木掉,根本认不出自己的名字,只是手指在那边无意识地写下。

所以他对于签名略微有了那么一点点的阴影。

他在看到那群艺术家的时候,第一想法是两拨人稍微起那么一点点冲突,让那群粉丝稍微少一点也好。

却没有想到这群艺术家一个个都似乎非常照顾他面子一般,丝毫不与那些粉丝争抢,让面前一眼望过去差不多一百来人的粉丝排成几个长队,站在他的面前。

看着如此众多的粉丝,傅调只能无奈一笑,对着那群粉丝伸出手,接过他们的乐谱,和边上的工作人员要了一支签名笔后,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偶尔也有几人会有一些要求,比如说他希望傅调能够祝福他们考上好的大学,傅调也满足了他们。

原本以为能够差不多九点多就直接回到宾馆里休息,却没有想到居然一直弄到了差不多晚上十一二点,才勉强结束了他今天的行程。

等到最后一位粉丝,拿着一包巧克力送给他,与他合影签名留念后满意的离开,傅调终于长长呼出了一口气。

明星果然不好当啊。

虽然他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位音乐演奏者,而并非是音乐明星。

但是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能碰到这么多的粉丝来找自己签名。

还好今天也就一百来人,并没有弄一个特别大的签售……

不然傅调感觉自己可能会把自己对于汉堡易北音乐厅的一切好感完全葬送在这边。

签名真的好累啊!

而等到傅调签名完全结束后,那群艺术家们这才走到傅调的面前,乐呵呵地对着傅调开口道。

“傅,恭喜你,你今天演奏的效果真的很棒,看来你的粉丝也很喜欢你今天的演奏。”

“是啊,不过他们能够不那么着急过来要我签名就好了。”

傅调无奈摊手,拿着刚刚那群粉丝给他的礼物放到自己的包中,对着周围的其他艺术家一边向着电梯那边走去,一边开口道。

“签名这种事情还是有点累的,特别是在我写我的名字几百遍后,再次看我的名字总会感觉我没有办法认清我自己写的究竟是什么,特别还是在我写的是华文,而并非是英文。”

傅调写的所有名字都是用华文写的,他的名字笔画特别多。

如果用英文的话,他大概写6个字母就可以完事,结果现在他签自己一个名字就需要差不多十几秒的时间。

他头一次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叫做付刁,而不是傅调会更好一些。

他对着其他的那些艺术家开口道。

“虽然有些累吧,可听到我自己今天的演奏其实还是蛮开心的,特别是当我听到我演奏的莫扎特以及莫索尔斯基这两位作曲家能够让所有人喜欢的时候,那种心情其实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不过……你们应该知道?”

“对啊,这种感觉确实不错。”

周围的众人乐呵呵地笑了起来。

傅调说的这个感觉他们所有人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演奏音乐的时候其实最重要的是一个认同感。

别人对你音乐的认同感。

即便你演奏的特别标新立异,可是只要大家能够认同你,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众人一边随便地聊天,一边回到了楼上的酒店。

和几天前一样,或者说,自从汉堡易北音乐厅开始营业的这个月来一直都是这样。

整个酒店都被汉堡易北音乐厅给包了。

在音乐厅顶上的行政酒廊里,专业的调酒师已经就位,所有在场的艺术家音乐家们都分散在音乐厅的各个地方。

不过依旧有一大堆人围绕在傅调的身边,想要听听看傅调讲讲今天的演奏。

毕竟和厉害的人学习,这个是所有音乐家的共识。

音乐永远不是闭门造车,音乐是有最为基础的套路的。

只要你能够懂得这个套路,你在音乐上的演奏就能事半功倍。

当然,这个套路肯定不是指一些捷径之类,你可以通过这个套路一步登天,成为最顶级的一批音乐家。

而是指那些和你演奏风格类似的人,他们是怎么演奏的。

你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从他们的音乐之中理解音乐究竟应该如何去演奏。

去思考他们这种和自己演奏风格类似的人,他们是如何理解音乐的。

自己和他们的相同的地方在哪边。

自己和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边。

自己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获得哪些已经成熟的诠释方向?

诸如此类的思考对于他们这群已经基本上处于一线或者顶流的音乐家而言,格外的重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围绕在傅调身边的主要原因。

他们想要听听看傅调对于音乐是一个怎么样的想法?

傅调倒也没有拒绝,温和地对着众人笑了笑,走到调酒师那边,和调酒师要了一瓶无酒精的饮料后,随意地开口道。

“对于我而言,今天的演奏上有很多很多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莫索尔斯基的音乐之中,那种独特的进入音乐墓地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如何去诠释,这个是音乐的一整个支架,脊骨,我应该如何从一开始的时候就铺垫起这一份进入墓地的感觉……”

灯光摇曳,音乐厅内很多人都围绕在傅调的身边,认真地听着他讲述着音乐的故事。

听着他解释着自己其中一些细节的演奏。

明明是音乐会结束后的放松,大家一起喝着酒,讨论着谁新买了一辆汽车,谁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奖项,或者是谁家孩子最近有了什么突破,有没有和其他人谈恋爱之类正常的聊天。

甚至可以是某些键政的内容。

大家都是文明人,意见不符也只会努力去解释,而并非是打一架。

正常而言,每天晚上的酒席应该是这种样子。

但是在傅调今天来了之后,酒席变了。

变成了一节大师课。

一节全都是大师的大师课。

傅调讲着他自己对于音乐的想法。

周围的人听着他对于音乐的想法。

没有任何人抬杠,大家都在将傅调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碰撞。

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一些崭新的内容出来。

让自己对于音乐的想法变得更为全面。

在傅调的演讲结束后,众人很快便开始了各自的讨论。

有的人表达支持,同样有人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而表达出反对意见的那群人,则是十分老实地提出自己的反对逻辑。

他们作曲家自身的生活经历,作曲家的历史,作曲家所属的派别,以及作品的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思考着一个合适的解释方式。

随后攻击着其他人对于音乐思考的时候,所不合理的地方。

尽可能都用逻辑出发,而并非“这个感觉”“那个感觉”之类。

而这样的讨论以及争斗,让在场的很多人对于自己音乐的想法也都产生了一些变化。

他们都逐渐沉浸在自己音乐变得越来越明了的过程中无法自拔。

完全忘记了现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十二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