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降诏书(1 / 2)

襄阳都督府

只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昂首踏步而入。

”大吴太常潘濬,拜见魏国荆州都督!“

潘濬?众人有些吃惊,他可不是普通的使者。此人是荆州名士,初仕刘表,为江夏从事,湘乡县令,治理地方有名。刘备领荆州后,以潘濬为荆州治中。刘备入益州后,留下潘濬典理州务,成为仅次于关羽的荆州高官。不过,他向来和关羽不睦。关羽被孙权偷袭擒杀后,他投降孙权,受到重用,最终官至九卿之首的太常。他长期与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再次成为荆州的实权二号人物!

襄阳是防御东吴的一线,众人对于同属荆州的潘濬自然是非常了解。东吴派如此高官出使,确实罕见啊!

”哦,原来是吴国潘太常,失敬失敬。潘太常前来,不知有何指教?“夏侯儒强忍咳嗽,直面问道。

可是,即便夏侯儒没有咳出声来,潘濬抬头望去,看到夏侯儒惨白的面色,当即便知魏荆州都督病重的传闻是真。其命不久矣,哈哈,潘濬内心不禁狂喜。

潘濬一副轻松自如的样子,”指教嘛,就不敢当。我不过是来传达诏命罢了。“

众人瞧见他那模样,内心颇感不悦。

无耻东吴,居然如此嚣张,欺人太甚!

”哦,诏命?什么诏命,倒是请潘太常说说看。“振威将军胡质,耐着性子问道。

潘濬扫视了一圈,见众人皆面有愠色,也不慌张,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黄色卷轴,得意地晃了晃。

”便是令诸位归降的诏书。“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四目相对,爆发出哄堂大笑。

”东吴是痴呆了么?居然想要我们投降?哈哈哈!"

"哈哈哈,果然是来劝降的。真是笑死人!就凭东吴的一个破诏书,就想我们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啊,哈哈哈!“

”东吴还真是自不量力呢!有本事就来打,能拿下襄阳算你们本事!敢不敢来啊,哈哈!“

众人的嘲笑令潘濬瞬间大怒,”你们......你们不要不识好歹!“

中书侍郎王基见潘濬还如此嚣张,忍不住出言讥讽道,““潘太常,你都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想凭三寸之舌,效仿郦生说齐?那也太小看我们大魏将士了!”

“就是,就是!”魏国众人连声呼应。

王基继续嘲讽道,“呵呵,潘太常,你以为我们都和你一样贱呢,仅因和主帅关羽不合,就轻易投降东吴。你这等逆臣,作笑三国罢了。本应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居然还有脸面,出来劝降我大魏的忠臣义士?真是厚颜无耻!”

众人闻言跟着哄笑起来。

潘濬瞬间尴尬无比,脸色气得青紫相间。他向来最忌讳这降臣身份,没想到竟然被王基当众嘲讽,他恨不得冲上前去手刃了这王基!

不过潘濬终究没有忘记自己使臣身份,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息自己的怒气,斜眼看了一眼王基,”休要逞口舌之利!到时候身死宗灭,后悔都来不及!“

王基被这”威胁“激怒,拍案而起,”好啊!那我们就先砍了你,再让吴军来攻,又有何惧?“

”你你你......“潘濬毕竟是文官,被惊得一愣一愣的,失了仪态。

早就听陆逊陆伯言说过襄阳众人不好对付,没想到碰到如此硬茬.....

众人眼见潘濬惊慌模样,内心更加鄙夷。

”哎,不得失礼。我大魏是上邦之国,自然知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夏侯儒佯装示意众人肃静。

他努力从脸色挤出一丝微笑,”潘太常,我们的态度,想必你也看见了。麻烦回去转告孙权......“

夏侯儒顿了顿,努力深吸一口气,"襄阳,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众人见夏侯儒难得如此“硬气”,纷纷挥拳呼应。

“都督说得好!誓死不降!”

潘濬环顾四周,见魏军士气高涨,内心大急。

看来,必须出绝招了!

潘濬高举诏书呐喊道,“你们看仔细了,这诏书,不是我大吴的,是你们魏国的!”

众人闻言停止了嘲笑,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他是开玩笑吧?大魏的诏书?

“胡说八道,我大魏的诏书,怎么会在你手里?”

“是啊,你当我们是三岁孩童么,任你欺骗?”

潘濬也不回答,他左右环视,瞧见众人着急惊的样子,不禁恢复了神色,抖了抖衣袖,重新抬起得意的头颅。

想跟我斗,还嫩着呢!

“听好了!”潘濬故意清了清嗓子,随即展开诏书念道:

“大魏皇帝询诏曰,洛阳一战,神州倾覆,中原断联。为免生灵涂炭,枉死无辜。特令,荆州诸郡,放下兵戈,就近降于吴国!

凡遵令者,皆为大魏忠臣,入功臣录,子孙世袭侯爵,河北家眷亦受朝廷奉养。

凡抗命者,视为大魏逆臣,入逆贼录,子孙贬为庶人,河北家眷一律充军流放。

孰忠孰逆?愿诸君为国家计、为家人计,早日归顺吴国,钦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