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论功行赏(2 / 2)

”此次南中祸乱已平,我当启禀陛下,论功行赏!"诸葛亮郑重地说道,随即扭头示意侍从宣读封赏。

“升镇南将军马忠为镇南大将军,封成都乡侯,兼益州刺史,不再担任庲降都督,主管川蜀南中全部民政军机!原益州刺史郭优之,速回洛阳待命。”

众人一听纷纷欢喜不已,太好了,这是马忠应得的,他配得上这种殊荣!有他在,川蜀无忧矣!

“升安南将军张嶷为镇南将军,封味乡侯,兼庲降都督,主管南中七郡!”

众人闻言也是点头称赞。张嶷出身贫寒,从一县功曹做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用实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足够能独挡一面,担任地方大员!而且他熟悉南中风俗,又文武兼备,由他镇守南中,最合适不过了!

“升益州兵曹从事邓艾为典农将军,封关内侯,兼蜀郡太守,主管益州屯田!”

典农将军?这可是为了邓艾独创的官职!而蜀郡地处繁华,太守亦是位高权重。没想到,邓艾投奔蜀汉时间不长,便已连升数级,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啊,众人不禁啧啧称奇!

邓艾闻言整个人呆住了,他没想到丞相诸葛亮如此看重他,居然交给了他这么重要的职责!

直到旁边姜维等人小声提醒,他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又惹得众人一阵笑,这个邓艾,太有意思了哈哈!

诸葛亮笑着让邓艾起身。

其实,这其中的安排,诸葛亮也是颇费心思。

这第一,自然是为了回报三人在南中平叛中建立的功劳;

这第二,南中平乱不久,三人对此间颇为熟悉,有利于安定;

这第三,便是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了。

随着战事的进行,曹魏的灭亡是迟早的的事情,那么未来与东吴的冲突,不可避免。伐吴之战,从何处起兵,需颇具眼光!而诸葛亮将他赋予众望的三人安排在益州,其中的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罢了。

“另有捉马部首领魏狼和旄牛夷首领狼路,投降有功。封魏狼为邑侯,封狼路为旄牛?毗王!”

众人心中暗暗盘算,魏狼临阵倒戈,相助汉军,有功于平叛。而狼路不仅甘心归降,还愿意重新开通隔绝百年的旧道,利在千秋,封王亦不为过!

好了,封赏差不多结束了。南中已定,该议一议“正事”了。

镇东大将军郭淮首先起身抱拳笑道,“恭喜丞相,如今南方已定,兵粮充足。我们,该北上了。“

众人皆恍然大悟,尽顾着平叛高兴了。对呀,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如今阻碍已除,进军河北,灭亡曹魏的时刻,又来临了!

“是啊是啊,曹宇那小子,让他活得够久了!”建威将军胡遵和建武将军杨秋摩拳擦掌、出声附和。

众人皆心知肚明,这几人为公为私,都必将争做北上的急先锋!

“丞相,发兵吧,我愿为先锋!”镇北将军廖化慷慨激昂,出列说道。

“我也附议!”一向沉稳的镇西将军张翼也觉得机不可失。

“我等皆附议!”

中军师杨仪眼见群情高昂,于是暗自决定站出来,助推一把,顺便笼络人心,“丞相,军心不可失。还请丞相采纳众将之言,出兵北上!”

果然,众将见杨仪这个丞相身边的红人如此“帮忙”,不禁投去感激的目光。

可是,诸葛亮看着急于求战的众人,脸色忽然变得复杂起来。

”别急,最后,还有一个封赏“,诸葛亮拿起另外一封奏折,面色严肃地说道:”

”升安东将军邓芝为镇东将军,封江州亭侯,兼江州都督,主管巴涪二陵。升绥南中郎将阎宇为绥南将军,兼江州副都督。“

众人听了大惑不解。

这阎宇尚有安定前期江州之功,可是邓芝同去平叛,虽说有跟从之功,但未见其事,有何功劳可以位居一方都督大任?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诸葛亮扫视了一圈堂下众人。

“邓芝的功劳,不在明面之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