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诸葛归一(2 / 2)

诸葛诞叹了一口气,“人生啊,不过是浮云罢了。我只恨奸臣误国,小人当道,我空有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如今兵败被围,是我计不如人,有死而已。只是望丞相念在你我同宗之谊,宽恕众将,放他们回家。”

诸葛亮点头赞许地说:“公休临危不惧,博而爱人,有圣贤之风。又兼资文武,富有谋略,犄角之策令我钦佩。你觉得为什么会一败至此呢?”

诸葛诞稍微一愣,答道:“丞相谬赞,我以为是奸臣误国,洛阳夏侯懋屡次作梗,坏我计谋,使我功败垂成。如果不是他使坏,那么胜败未知,我也不至于速败!”

“恐怕不是吧,公休之败不是数人之过,是时势的问题啊。”诸葛亮笑着说。

“此话怎讲?”诸葛诞疑惑地问道。

诸葛亮继续说道:“第一,魏国盗取神器,窃居中原,其位不正,皇天不佑。相反,我奉大汉嗣君之命,以顺讨逆,天下子民莫不翘首期盼,所以战无不胜。

第二,魏国自天水一战,司马懿陨命,西北精锐尽失,四方震动,孙权也怀有图谋。魏庭已岌岌可危,无人能阻止我东进。我乘胜而击,魏国必节节退败。

第三,魏国少主国疑,宗室林立,权臣倾轧。君臣不和,将帅离心,所以未战先败,而我可观其内部生乱,不战而胜。

魏国有此三败,其势已衰,不是人力可阻挡的,所以说是公休之败是时势所致啊。”

诸葛诞听完默然不语,心想自投大魏,殚精竭虑数年,但是朝廷派系争斗,满腔热血无人知。

虽然夏侯玄和他友善,但是也把他当成为棋子,留在洛阳与蒋济争锋。

魏帝曹睿,刻薄寡恩,自己当庭顿首泣血才获任用,没多久却又猜忌他,派夏侯懋加以监视,已致自己前后受肘,功败垂成。如今兵败被围,就算侥幸逃脱,怕是魏庭也容不下自己了。

诸葛亮见他不说话,知道他已经心动,便乘机劝道:“公休与我都是诸葛后人,世受皇恩,理应矢志匡扶大汉。弟不幸误投敌营,难获重用,为什么还有替曹贼效死?如今兵败不是公休之过,你既然已经义尽,为什么不迷途知返,弃暗投明?上承先辈遗志,你我兄弟携手兴复汉室;下续同宗之情,一展现生平抱负,岂不快哉?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望弟思之再三!”

诸葛诞想了想,前有诸葛亮,后有姜维、王平、句扶、孟琰,难以逃脱。诸葛亮也说的有道理,曹魏怕是已经难以相容,自己孑然一身,了无牵挂,不如投蜀再图进用。

于是诸葛诞长叹一声,抱拳说道:“兄长在上,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愚弟愿降了。”说罢下马跪降。

诸葛亮忙上前扶起,执手说道:“弟深明大义,我深感欣喜。我必奏明圣上,重加封赏。今后你我兄弟齐心,定能还大汉万世太平!”

诸葛诞大喜拜谢。诸葛亮与诸葛诞携手同归大营,同众将畅饮言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