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和离(2 / 2)

相州怪谈 北白川 3877 字 9个月前

正手足无措着,旁边那位小娘子开口替幼宜解了围。

她起身走向幼宜,拉起手温温柔柔地笑着说,【我还纳罕谁家的小娘子这样乖顺懂事,原来是幼宜妹妹,我尚未给二夫人请安,这倒显得我不知礼节了,幼宜妹妹快些领路,我亲去将二夫人请来与咱们一同听戏,大夫人说呢?】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足了幼宜台阶,又给足了荀娘面子,还照顾到了大夫人的意见,真是个七窍玲珑心!

幼宜打眼看去,只见这姑娘穿了一件藕粉色团云纹褃子,身上不仅不俗气,反而显出一种别样的温柔贤淑,不知这是谁家的小娘子,真是天仙下凡,幼宜喜欢得很,握紧了她的手。

大夫人皱了皱眉,生生装出一副慈祥温和的样子,笑着说,【锦儿果然周到,快些请二夫人过来吧。】

【锦儿?】幼宜讶然,原来这就是常闻其名,未见其人,相州刺史的掌上明珠谭锦儿!

之所以她常闻其名,纯粹是因为,这姑娘分明就是她那还没过门儿的嫂子呀!

原是这沈汉宜十三岁高中举人,其文章更是得宰相夸赞,这高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又见他人长得温润俊秀,一表人才,沈汉宜一下子名震相州,那些家中有女儿待字闺中的世家名门,皆对其虎视眈眈,只等着来年春闱落下,金榜题名之时来一个榜下捉婿。

未曾想,这刺史大人先人一步,赶在春闱未至,年关前头,就已经三番五次暗示沈家,欲结秦晋之好。

谭家是长安数得上号的名门望族,一门上下出过两位宰相,如今谭家大爷位极人臣,权倾朝野,二爷虽在相州为刺史,可明眼人都知道,只是为了后续进入政治中心做铺垫。更何况,相州刺史可是沈临鑫的顶头上司,他怎么敢得罪,一来二去,这门亲事,根本没问沈汉宜和二房的意思,

.

就已经暗中定了下来。

原来这孙氏今日,是巴巴地在这儿讨好豪门儿媳呢,幼宜嗤笑,难怪她不愿叫阿娘过来,阿娘这个正牌婆母一来,她这个冒牌婆母,可还能得到一丝便宜?

想着,她又将这谭锦儿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不禁嫉妒起来,谭姐姐香香软软,沈汉宜真是天大的好福气!

再说荀娘这头儿,眼瞅着幼宜久去未归,生怕大房刁难她,欲要过去寻,谁知刚一起身,就见幼宜牵着个小娘子欢欢喜喜地跑过来。

【阿娘!这是刺史家的千金锦儿姐姐,来跟您问安啦!】

这就是临丰口中说的刺史千金吗?荀娘瞧过去,那个小娘子好似话本里头不染凡尘的何仙姑,她看向幼宜,眼中尽是询问之意——这就是要与你哥哥定亲的刺史千金吗?

幼宜挤眉弄眼,一脸八卦地点了点头。

谭锦儿红着脸冲着荀娘行了个礼,轻声道了一句,【见过二夫人,大夫人在旁座喝茶,特意让锦儿过来请夫人过去呢。】

荀娘一时间竟被叫得不好意思起来,摩挲着双手笑着说,【快起快起,好孩子,我们一同过去。】

幼宜想得果然没错,荀娘一到,即便是坐在偏位上,这谭锦儿眼里便再也看不见孙氏了。

先是叫侍女给荀娘新上了一盘果子,又亲自净手为荀娘点了一碗茶,再后来,竟端了戏本子上来,恭恭敬敬地请荀娘点戏。

孙氏气的眼珠子都要翻上了天,只恨自己没有个如汉宜一般出息的儿子,竟让这村妇出尽了风头!

手中狠绞着帕子,孙氏几乎将银牙咬碎。天晓得,她此前一连下了六七道请帖,方才把这位娇娇小姐用八抬大轿请了出来,想着叫上自家妹妹攀攀亲,却不想这一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便宜竟全让荀娘和这个沈幼宜抢了去!

养娘不如亲娘亲!就算汉宜一直养在自己房中,到头来还是要反过头去认那亲娘!

孙氏这么想着,妒火中烧,恨不得将荀娘挫骨扬灰。

【呀!夫人当心!】

忽听锦儿一声惊叫,小孙氏身旁的婢女一个踉跄,盛着滚烫开水的茶壶便跌跌撞撞,冲着荀娘面上撒去。

电光火石间,沈幼宜愤然起身,双手直直捧住茶壶,那茶壶是铜制的,丝毫不隔热,人手挨上去,那开水怕是要生生烫下一层皮来。

沈幼宜却好似丝毫感觉不到疼,翻过身放下茶壶,抓起那婢女的脸,抡圆胳膊就是一巴掌。

【啪——!】声音清脆响亮,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