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道友与贫道(求票票)(1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4375 字 4个月前

ntent

对于郭开,李牧所得的了解,都是从邯郸之内传过来的,都言其奸佞误国,把持朝政,操纵大王之行,无论是大王继位之初,还是近些年春平君与太子嘉和自己所言。

郭开是绝对的奸佞之臣,李牧虽未了解郭开,但如此多人言语,怕不会简单的空穴来风,是故心中对于郭开也是有些轻视。

然而,从今日而观,从近年来所观,无论是对于边军的粮草辎重,还是边军的供给,似乎都没有缺少,更不用说现在更是让自己为赵国统兵大将军。

此人能够在秦国攻赵的危局之下,撑持边军,稳定边境,莫不是自己以前都误会了他?

无论如何,从眼前而观,郭开之行算不得大恶,是郭开良心未泯,想要做一番正事功业,还是以前自己都误会对方。

“召集众将!”

良久的默然之后,李牧从郭开手中接过文书,传令而下。

“将军!”

身侧副将司马尚神色微变,深深的看了郭开一眼,此人着身可恶,甚为不愿意按照郭开传来的王书之意行事,可……上将军为赵国大将军,也为好事。

不过,根据自己对郭开的了解,此人可不会有这么好心。

“将军!”

“……”

语出,军帐之内,其余零散军将也是相视一眼,虽没有直言,却也是对郭开冷嘲热讽不已。

于此,李牧只当作没有听见,此等关头,乃是不应和,不拦阻,只当作没有发生一般。

“哈哈哈,诸位将军对老夫心存嫌隙,无非种种流言而,岂不闻当初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曾离间朝野,令先王撤换上将军廉颇,否则,长平之战非如此结局。”

“察人察行,明智如大将军与诸位将军着,难道宁愿相信邯郸内秦人的流言?”

郭开左右而观,面上也是微微一笑,近前一步,开诚布公,颇为诚恳之意。

呼吸之后,幕府军帐之内,再无半点声息。

幕府召集诸多军将,是夜,李牧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发兵五万直往南下井陉口处,同时应允郭开,会在七日之内,坐镇井陉口前,应对秦国大军。

两日后。

郭开一行人心满意足的离开北方边军,此行目的便是让李牧为赵国大将军,然后率领赵国之力对抗秦国,无论如何,赵国都得坚持下去。

有赵国,有赵王,自己才会保住现在的一切!

否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将军,此为大好时机。”

“既以为赵国大将军,当于此率师书作证,如此至极,也当依照先前之言,举兵匡扶朝政。”

立于李牧身侧的副将司马尚闻声,左右看了一眼,拱手一礼。

“尔等无需多言。”

“且不说大王与郭开究竟如何,本将所知,未有实论,仅以目下大势说,秦国主力四十多万攻赵,堪为举国大战。”

“若然这个时候举兵匡扶朝政,一王好废,一奸好杀,然朝野大局必有动荡,其时谁来担纲定局?动荡之际若不亚于送给秦国亡赵之机!”

李牧单手摆动,摇摇头,无论大王与郭开都不是现在自己所考虑的,现在最为紧要的事情,乃是应对秦国攻赵。

语落,视线落在下首的两群人身上,一者是太子嘉的门客,一者是春平君的门客,他们的意思近来自己都知道。

“大将军!”

“公子数年来,奔波合纵伐秦,对诸夏格局与赵国朝局多有体察,若说大势,目下山东诸国俱陷昏乱泥沼,抗秦乏力,几若崩溃之象。”

“赵国向为山东屏障,若再不能振作雄风,非但赵国将亡,山东六国不复在矣!大将军已是国家干城,唯望以诸夏为重,以赵国大局为重,莫蹈信陵君之覆辙也!”

韩流从条案后起身,行至军帐中央,对着上首的李牧深深一礼,说道口中之言,颇为沉重。临行之前,公子说道信陵君,已然非同寻常。

信陵君本是资望深重的魏国王族公子,两次统率合纵联军战胜秦国,一时成为山东六国的中流砥柱。其时魏国昏政,朝野诸多势力拥戴信陵君取代魏安釐王。

信陵君却因种种顾忌不敢举事,以致郁闷而死,魏国也更见沉沦了。

无论是于魏国,还是于自己,都没有好处,如今赵国的情形,几乎与那一般无二。

“果真举事,朝野群臣中,何人领国政?”

李牧身侧的副将司马尚突然而言。

“春平君无疑也!”

庞浩微微一笑。

“不妥,春平君此人数十年来无形无道,不为大事。”

未等韩流说到什么,李牧就直接反对了。

真说起来,自己与春平君乃是一岁之人,自从孝成王薨逝之后,春平君在朝野中并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是故领国政为虚妄。

“公子所言,危局不可求全,大将军自领国政未尝不可!”

韩流随其后,一眼落下。

“李牧一生领军,领国政未敢奢望。”

只是,下一刻,李牧一道冷语落下,令的整个幕府军帐内为之气氛奇异起来。

未几,幕府军帐内,诸人先后离去,无论如何,李牧如今为大将军,当前紧要之事却为迎战秦国。

“公子,那李牧……实在是难以为之!”

相距李牧边军百里开外的又一座城池之内,韩流归来,入城池内一普通的府邸,入正厅,看着熟悉的公子,一礼而落。

“李牧不同意春平君领国政,也不愿意自己领国政?”

身披浅白色的云锦之袍,束发而冠,眉目俊朗,浑身上下,举动之间,一丝丝无言的贵气弥漫,得来韩流的消息,太子嘉口中念叨一声。

“是。”

韩流颔首。

“邯郸之内,已经于坊间传闻春平君和太后通合有年,已经受到郭开的掌控,李牧不同意其人领国政,我心安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