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骆玉珠辍学(2 / 2)

是夜,骆玉珠留在了笔友家里,两人约好明天一块去集市上逛逛,看看具体什么情况。

乌义县机关宿舍。

李杰看到骆玉珠的来信,不禁有几分愕然。

好家伙。

小丫头胆子够大的。

一个人就敢出门闯荡,还去找了什么笔友。

字里行间,看着很成熟,但某些地方,又很单纯。

也不知道她找到了那个笔友没有?

骆玉珠在信里并没有提到她的去处,李杰即便想帮忙,那也是帮不上。

不得不说,她是真的敢闯敢拼。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孤身一人出门闯荡,这年头需要的不单单只是勇气。

毕竟,70年代末跟80年代末还是有区别的。

80年代末,华夏各地乡村都涌现出了一股打工潮,很多人都是老乡带老乡,一带一路,一起抱团去打工。

那时的老乡见老乡,很少有背后开一枪的。

时代不一样。

几天后。

骆玉珠顺利租到了一间房子,说是房子,其实是别人临时搭建的一处窝棚,之前是杂物间。

里面除了有几块木板搭得床铺。

剩下的东西,那是一个没有。

租下它,唯一的好处是便宜,那对老头老太太看骆玉珠一个人可怜,一个月只收她10块钱的房租。

可以一个月一缴。

扣掉这十块钱的房租,骆玉珠身上只有十几块钱。

得尽快挣钱了!

隔天,骆玉珠自己在棚子里把那头长发剪了。

剪下的辫子,他也没有浪费,而是找人卖了,四十多公分的辫子,一共卖了八块钱。

剪辫子既是为了钱,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一个女人走街串巷跟一个男人走街串巷的风险,完全不一样,除了剪辫子,她还故意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

鸡毛换糖的生意,本来就是贱职,没必要把自己弄得太干净。

很快。

骆玉珠就先进了一批货,顺带买了一批原料,自己熬糖,货备足了,她开始扛着担子上路。

担子的重量虽然不轻,但她以前在家就经常干农活,肩膀上早就磨出了一层茧子。

不过,骆玉珠一个人并不敢走得太远,只敢在乌义县内的乡镇游走。

换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同行’。

敲糖帮内部也是有规矩的。

换而言之,有地盘。

像骆玉珠这种愣头青,自然吃了不少苦头,直到某个人看她可怜,给她指点了一条明路。

然后。

她去了陈家村,拜访了陈金水。

初次踏足陈家村时,骆玉珠还很紧张,这里的名字,她听过很多很多次。

他们学校的老师,提过无数次。

赫赫有名的状元村。

年年都有学生考上大学。

录取比例极高。

去年是100%。

今年稍微差一点,只有75%的本科率,剩下的那个人只考上了专科。

然而,跟其他地区对比,这个比列依旧是100%。

大专也是大学。

毕业之后,也是国家包分配,毕业就是国家干部。

越是靠近陈家,骆玉珠越紧张,虽然她知道这里的人不会认识她,也不会碰到小陈老师。

但还是很紧张。

不过,为了生计,她还是强行让自己敲响了陈家的院门。

笃!

笃!

少顷,陈江海打开了院门,看到外面站着一个有点脏脏的人,他愣了一下。

“你是?”

“我是大山叔介绍来的。”

骆玉珠主动道:“大山叔让我过来找帮主。”

“帮主?”

骤然听到这个词,陈江海差点没反应过来。

“哦,你找我爸啊,来,你先进来说话。”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