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性情大变到一个时代终结(1 / 2)

大元朝经过忽必烈的励精图治,百姓逐渐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一片欣欣向荣,但是这种情况到了1281年,因为一件事情急转直下。

这一年,察必皇后去世了。

察必皇后是忽必烈最宠爱的妻子,其对忽必烈的影响可以媲美唐朝长孙皇后,为忽必烈生长子真金,忽必烈称帝之后,封她为皇后,真金为太子,真金英年早逝,忽必烈又立其子为太子,可见她在忽必烈心中的地位之高。察必生性仁明,随事讽谏,多裨时政,史称"其性明敏,达于事机,国家初政,左右匡正,后有力焉"。

当年,在南宋末帝恭帝和全太后被押到大都的时候,忽必烈大宴群臣,并把搜罗来的奇珍异宝摆出来显摆,大家都很高兴,唯独察必皇后闷闷不乐,忽必烈奇怪,问:“现在南方总算平定了,以后子子孙孙都不用打仗了,你怎么还不高兴呢?”

察必皇后回答:“从古至今没有长盛不衰的王朝,将来我们的子孙不要沦落到这般境地才好。”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

这话让忽必烈动容,忽必烈为了讨她欢心,让她在珠宝堆里选上几样,察必皇后拒绝了,忽必烈问缘由,察必皇后说:“南宋的皇帝给子孙留下这么多财富,而子孙守不住,这让我怎么敢拿呢?”

察必皇后进而还劝忽必烈道:“自古没有不会灭亡的国家,为什么要侮辱宋朝的亡国之君呢,如果到时候我们灭亡时候子孙不被侮辱,那才是值得庆幸的事。”这话是在变着法为南宋末帝求情,让忽必烈高抬贵手不要杀他们。

忽必烈采纳了察必皇后的建议,虽然没有放掉南宋末帝(后来宋恭帝见释放无望,就在西藏喇嘛教出家做了喇嘛,与元朝最后一帝之母还有不解之情),但是也没有过于为难,使他得以善终。岂不知正是因为察必皇后的善念,才使后来的明朝没对其子孙赶尽杀绝,果然是因果好轮回。

她的去世给忽必烈打击很大,临终前察必皇后要求将她葬在一处荒山之中,对此忽必烈很是不解,察必皇后说:“这地方未来会有皇帝给我看门。”

结果一语成谶,几百年后乾隆皇帝修建圆明园,挖到了察必皇后的陵墓墓碑,上书:不要动我,否则会动你。为此乾隆绕道以察必皇后的陵墓为中心修建了现在的圆明园(遗迹),并在察必皇后的陵墓之上修建了佛香阁,以此来纪念她。

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去世,让忽必烈陷入深深的悲伤,再加上此时的忽必烈已经年近七十,各种疾病缠身,让他对于治理国家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这个时候最早追随他的一大批汉族大臣相继去世,让他对繁琐的中原王朝治理国家之法越来越不感兴趣,转而重用阿合马,让他做了财税大臣,自此元朝国政急转直下。

阿合马原本是察必皇后的陪嫁奴隶,因为会理财而被忽必烈看重,不过这家伙由于是奴隶出身,因此做高官之后手段极其极端,且贪得无厌,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贪官之一。

阿合马上任之初,通过增加盐税,矿产开采收归国有等一系列措施,大大增加了元朝税收,以供应朝廷庞大的开支,深受忽必烈信任,逐渐官升宰相。

随着职务的提升,阿合马的野心逐渐暴露,对内他懵逼皇帝视听,打压对手,对外仗着权势,与不法商人勾结,放高利贷,肆意贪横,广树党羽,凡是依附他的人,升迁都非常快。

为了不让忽必烈对他起疑心,阿合马用美色、财货收买宫中贵人和王公大臣,宫中的女主人董必皇后就是他重点收买对象,察必皇后逝世后,董必被封为后,因忽必烈心灰意懒,这个女人频频干预朝政,大有以大妃掌控政权的意思,阿合马与她联手,趁忽必烈对中原文化逐渐疏远的机会,他大肆铲除异己,这种行为惹来江淮平章阿里伯、右丞燕帖木儿的反对,结果两人被阿合马罗织罪名杀害,朝廷上一时畏之如虎。

但是这并没有吓倒所有人,忽必烈身边的宿卫秦长卿为人正直,不怕得罪阿合马,向忽必烈进言说:“阿合马为政,擅权杀人,人人都很畏惧他,而不敢进言。现在到处弥漫着怨恨的气息。阿合马禁绝异议,阻塞忠言,就像秦朝的赵高。他肆意敛财,贪得的财物比皇家还要殷实,其人心怀觊觎就像汉朝的董卓。”

这话引起了忽必烈的重视,但是还没来得及让人去调查,就走漏了风声,被阿合马知道了,他以金钱开路,大搞舆论,反而诋毁中伤秦长卿是小人,被其杀害,自此朝中更没人敢说他坏话了。

阿合马的飞扬跋扈,引起了以真金太子为首的崇尚中原文化的一干大臣严重不满。于是他们串通道士李居寿劝说忽必烈:“皇太子春秋鼎盛,宜预国政。”忽必烈也正有此意,所以自此真金太子开始参与处理朝政。

为了锻炼太子,忽必烈下令:凡是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百司之事,都先上报真金后再奏闻他。

真金太子掌权之后,与阿合马和董必皇后为首的大臣尖锐对立,于是他们联手中伤太子。

自古道:间不离亲,但是皇帝和太子这对父子的关系向来都是一地鸡毛,再加上董必的枕头风实在厉害,导致忽必烈父子政见也愈来愈不同,忽必烈对真金太子的猜疑越来越重,这时候又有一个家伙站出来,上疏说皇帝年事已高,应该禅位给太子。

这家伙的奏章被御史台真金太子系的官员看到了,留中不发,并把这事告诉了真金太子,真金太子大恐,他太了解忽必烈了,虽然如今他年事渐高,疏于政务,疾病缠身,但是也还没有退休养老的打算,这个时候上这么一个奏折,不是想要我亲命吗?

谁知道御史台的那家伙办事不周密,结果这事被阿合马系官员答即古阿散知道了,并告诉了忽必烈,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了。

忽必烈听说居然有人要让自己提前退位让贤,这还了得,于是大怒,下令大宗正薛彻干彻查此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