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觉醒者崛起 第118章 基础工业(1 / 2)

一个月以后,由空天军、科学院和力亚尔合力集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在西平安终南山上的一个秘密基地里举行。

由空天军徐司令主持会议,由于在正式会议前,很多要发言的人都提前做了准备,所以会议一开始就进入正式发言阶段。

王院长准备的内容是在月球建设机器人生产厂的成本估算,不包括设备和材料的运输费用。

孙副司令准备的内容是根据王院长提供的素材,计算的向月球运输材料、设备、配件的运输费用。

姜岳升准备的内容是分析在月球上建厂的好处和存在的问题。

赵军长准备的内容是,高智能机器人在月球防务中的设想。

刘师长准备的内容是在月球上的基础设施的规模估算。

王院长设想的月球机器人工厂的选址依然在南之极,与乾雪森科研基地一样,采用深埋地下的多层地下结构。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采用电加热熔炼法将岩石融化后浇筑。厂区面积大约十万五千平方米,估算成本为二百五十亿。

孙副司令估算的运输成本大约为两万叁仟亿。

等大家都发完言,进入到相对自由的讨论阶段。

有人建议,既然需要机器人开着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逻,就应该考虑在月球表面建设公路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考虑搞月球表面的轨道交通,由于月球上重力低,可以用很轻的单轨就可以,就像农民在山上种果树用的那种,打几根桩,把轨道固定在桩上,估计成本会比修公路低。

会后,作为会议的成果的是一份会议纪要,以空天军、科学院、力亚尔合力投资公司的名义报送上级。

一个月后,上级的批示下来了,表示全力支持在月球上建设高智能机器人生产厂。

看到上级的批示,姜岳升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

江玉得知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一是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系统能被扩大生产规模感到很自豪,再者说,儿子估计很快就有机会到月球来看自己了。

江玉这些年一直在琢磨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月球上建立一整套现代化工业体系,尽量多地利用月球上的资源在月球上制造一些必需品,从而降低地月之间的运输成本。

她最初产生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看到月球一些在建的基地,大量的建材和设备需要从地球运过来。而从地球运一吨货物到月球一般需要花五亿元运费,建一个大型基地就得花掉上万亿。

如果能利用月球上的矿藏和能源,就地制造建材和设备,就能节约巨额的开支。现在不光是节约资金的问题了,由于觉醒者和奋进者的咄咄逼人,迫使人类不得不加速开发月球,以保持对觉醒者和奋进者的太空优势。

所以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在月球上建立一定的基础工业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切。

按照江玉早期的设想,在月球上搞工业,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能源。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能源的问题在月球上已经算是解决了。比如她十一岁时发明的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还有太阳能电池板,都可以在月球上提供充足的电能。

有了能源,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工业原材料,矿产、冶金和化工等。

比如采集铁矿石、铝矿石,然后再电解提炼,得到钢铁和铝,可以当做建材或者金属加工原材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