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将军们的试炼(1 / 1)

第360章 将军们的试炼

何乐为洞悉了关键,要驾驭吐蕃的战局,补给至关重要。若土司领主败得迅速,大唐的物资便可迅速翻转战况;而若他们顽抗到底,何乐为便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供应,任何借口只为避免交出物资。就算土司们妄图乘胜追击,那也只会是徒劳无功,最后在禄东赞的周旋下,双方再次陷入僵持。

这就是何乐为精心布局的游戏,若能持续半年至一年,吐蕃的国力将至少削弱一半,那时他们无力与大唐抗衡。此刻为何乐为重返,是因为小六子尚需磨砺,他需亲自指导,待小六子学有所成,便可独自承担此事。尽管他还略显青涩,但只要把握住大方向,这项任务其实并不复杂。

“吐蕃境内并未有显着变动,我猜这是我最后一次回去。等交接完毕,我便返回长安复命。但曾大人,务必确保物资充沛,这是驾驭土司领主的关键。”

这话虽已重复多遍,但仍需强调,以提醒众人保持警惕。一旦哪个环节失守,无论之前付出多大努力,最终都无法赢得胜利。而何乐为的话语有举足轻重的份量,这是他必须担起的责任。

“请殿下安心,属下也期待着吐蕃更衰弱。初来乍到时,那些吐蕃铁骑的景象老夫记忆犹新,愿未来不再有那样的劲敌。”

曾大人初至草原,的确见识过吐蕃威武的军队,他们在严寒中赤膊上阵,满脸杀气。虽说大唐军队同样强大,但面对他们,总难免付出沉重代价。一万敌军消灭,自身也要损失八千,这样的交易又有何益?

"实言相告,殿下的举措已断绝了许多勇士的荣耀之路。我们的军团中,许多人梦想着远征至神秘的吐蕃之地,期待开创属于他们的辉煌时代。然而,如今的吐蕃,恐怕已无力抵挡殿下的威势,他们的崛起之路已被彻底封锁。" 秦琼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何乐为的回答则如史诗般激昂:"大将军过谦了。我大唐帝国终将征服星辰大海,建功立业的机会多如繁星。如今只需在家中精进武艺,何愁将来没有率军征战的机会?无论是薛延陀的荒原,还是南诏的江河之畔,只要日月所照,河水所流,都将纳入大唐的疆界。"

秦琼闻言,体内热血翻涌,尽管他曾幻想过这样的壮阔场景,但此刻却感到这是真实的愿景,而非戏言。何乐为是个言行一致的人,绝非空谈家。若从其他人嘴里听到这番豪言,恐怕只会当成空洞的承诺。然而何乐为不会,他是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殿下的宏愿,老夫铭记于心。不论为了那些年轻的猛士,还是为了老夫自己,他日殿下驰骋天下,老夫定当以朽骨担当前锋之职。" 秦琼欣喜地说。过去,朝中的将领们从不轻易表态,无论皇族如何示好,哪怕确认了何承乾太子的身份,他们依然保持中立,因为他们不确定这些支持能持续多久。何承乾差点被废,何泰也曾风光,现在却成了失宠的皇子。

但何乐为的个人魅力无人能挡。秦琼与他交往已久,他是第二个公开支持何乐为的武将,第一个自然是何乐为的岳父程咬金,尽管他的支持是出于无奈。但若非看透了何乐为的实力,老谋深算的程咬金怎会轻易站队?

"大将军必能见证那一日,但您不会只是我的先锋,您将在军营中继续守护,不论大唐何时,您这样的老将都是我们最珍贵的宝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行军征战亦是如此。单凭您过往的经验,便胜过我们这些年轻人无数倍。"

随着岁月的流转,人们内心的魔法之力也会随之变迁。曾经,他们在战场之上施展斗法与勇气,而如今,智谋成为了他们最锐利的武器,尤其是那些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神秘经历,那是年轻一辈无法理解的奥秘。因此,何乐为的话语宛如魔咒,直击秦琼大将军的灵魂深处。

交谈过一些事务后,何乐为再度启程,但这回尉迟宝林和长孙冲必须同行,他们被赋予了特殊使命踏入这片奇异之地。早前,面对危机四伏的征途,何乐为不愿牵扯他们,因频繁召唤神秘系统的力量会引来诸多不便。如今局势已定,他也必须带上二人,功绩不能独享,唯有提拔这些贵族子弟,才能赢得长安城权贵的支持,每个人心中都渴望得到利益。

听说能随何乐为踏上崇山峻岭,尉迟宝林与长孙冲早早地备足行囊,然而他们的准备与何乐为的截然不同。何乐为备了两辆马车,以防他们在高海拔地区出现不适,马车将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