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惠泽大唐百载(1 / 2)

勤政殿内。

“这个小子,真是让人一点儿都不省心!本以为派他去送亲,结果却捅出了这么大篓子,看他那意思,恐怕又要开战了。各位爱卿平日也要多留意些,别动不动就想打打杀杀,也不知道这是随了谁的性子。”

何世民口中虽对何乐为有所责备,但实际上内心深处满是欣慰。作为皇家血脉,身为储君,胸中应时刻抱持着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若只知沉溺于安逸,那么帝国的未来注定不会太平,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而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当你还在悠然自得时,他人早已对你布下陷阱。要想家族安稳,唯有主动掌控局势,将风险防范于未然。

几位朝臣瞥了何世民一眼,心中皆明了其心意。自何世民在晋阳举义至今,一直处于战火纷飞之中,直至近几年才稍显安定,去年刚一举荡平了吐谷浑势力,其余宁静之年实属罕见,即便是在大唐盛世时期,边境冲突亦未曾断绝。

他们看来,何世民此举无疑是在得了便宜之后故作姿态。早年间面对何承乾及他的兄弟们,何世民便常觉他们太过优柔寡断,缺乏军旅锐气。如今出了个如此决断的孙子何乐为,他又嫌其不够沉稳,真叫人费解,究竟要如何,他的子孙才能令他满意。

“臣有失职之咎,请陛下裁处。”

长孙无忌率先俯首请罪,他派遣至吐蕃的情报人员多年来成效甚微,而今何乐为呈上的情报恰好暴露出他的无能。

“免礼,免礼,今日是要讨论此子的战略,并非问责诸位。朕亦深知在异域安置内线并非易事,何况我大唐近年来才腾出手来经营此事,你们并无过错,不必自责。”

听闻何世民宽慰之言,长孙无忌这才如释重负。周围的大臣也都理解,毕竟前往吐蕃的商人尚且寥寥,更别提要在当地潜伏内线了。在他们看来,长孙无忌能够推动此事已实属不易,换作他人恐怕早就会陷入困境。

“微臣以为此举过于激进,加之我大唐国库并不充裕,倘若盲目资助那些土司,消耗必定巨大。一旦他们功败垂成,并暴露此事,那么我大唐与吐蕃之间必将陷入空前紧张的关系,届时吐蕃恐会对吐谷浑动武。”

户部尚书唐俭迅速出列反对,凡涉及战事之事他均持保留态度,主要是因为户部实在捉襟见肘。先前吐谷浑之战尚有巨额赔款可供支撑,然而对吐蕃,他们又能指望得到什么呢?

对于唐俭的担忧,何世民只能摇头苦笑。从前他曾叮嘱唐俭看好国库,此人确实恪尽职守,分毫不贪,对朝廷忠贞不二。然而每逢朝廷欲有所作为之时,他总是希望一分钱都不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在下以为此乃天赐良机,纵然吐蕃与我域相隔遥遥,然自吾辈占据吐谷浑之地以来,两地实已近在咫尺,乘灵驹疾驰,不过一二日便可达其疆界。环顾大唐周边,有如此强敌在侧,诚然对我辈修行者之繁衍生息构成巨大威胁。若能不动干戈,使其自行衰败,于我大唐宗族而言,无疑是福祉绵延数代之举。

何靖大元帅素具谋略视野,无论周邻何国,皆欲设法削弱其力量。如今大唐正处于修炼壮大之际,即便当下尚可从容应对战端,然而百年之后,我辈之后裔是否都能如你一般坚韧不拔?一旦大唐实力衰退,四周的群雄必将伺机而动,如同饿狼扑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