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返宗(2 / 2)

回想起当时的境况,何乐归心中亦颇感感慨。然而若是重来一次,他想自己仍然会选择说出那番话……

"吐蕃修士能轻易汇聚十五万精英弟子,此番势力不容小觑,此国底蕴显然深厚无比。”何承乾对吐蕃的情况了解有限,尽管诸多大唐的行商曾涉足其地,但从他们口中得知的吐蕃乃是一个松散而尚武的社会,与大唐截然不同,其中每一员皆具备强大的修为,除此以外便无更多的情报。毕竟,吐蕃严禁大唐商人在其境内随意游走。

“家父之言有所偏颇矣,那十五万精锐弟子之说恐多有夸大,能够集结万人已是不易,且想将此万人之力聚于一处,定是倾尽全国之力为之。”何乐为依据他对这段时期历史的研究认为,吐蕃总人口虽有百万余众,即便此刻吐蕃之地气候适宜修炼,也不可能超出此数,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的那个时代,彼处人口也不过两百万上下。

当然,吐蕃在其南方尚有几个附属修真国度,并在西北地带降服了羌族等多个修炼族群,这些附庸之地亦有着数十万修士人口。然而如今刚刚归顺,是否真心效忠吐蕃国尚未可知。

“如此看来,他们意欲攻打吐谷浑之举,实有可能只是威慑之举。”

何承乾听闻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他从未质疑过何乐为所述之事的真实性,因其大多数预言已一一应验,所说之言亦深深影响着他。故而何乐为提及吐蕃如何,他便信以为真。

“实际上,他们自可独自攻伐吐谷浑,无需借重于我大唐。现如今吐谷浑已显颓势,然而吐蕃仍派出其宰辅大臣前来寻求联盟,此举动背后暗示着,无论战争胜负如何,他们都担忧我大唐之军威压境。”

若在别处将领耳中,何乐为此言恐怕只会引来嘲笑。因历来交锋之中,唐军鲜少能敌得过吐蕃修士军团。然何乐为却道出其中玄机,盖因一旦战场移至高原之上,形势则对我大唐不利。

“原来如此,难怪当禄东赞来访时,朝中不少官员皆心生畏惧,唯有你小子泰然处之,原来早已洞悉其底细。”

站在大唐帝国的全局视角来看,何承乾同样对吐蕃存有顾虑。我大唐对吐蕃的消息掌握得太少,仅知其领袖松赞干布非寻常之辈,时常对外发动攻击。现如今吐蕃国在南方翻越一座巍峨仙山,征服了几处小修真国,据何乐为所知,吐蕃在此地推行严酷统治,招致当地众多修士怨愤,近年来更是不断奋起反抗。因此,吐蕃不得不在南境留驻一部分精锐弟子,而其国内大部分地域并无太多修行资源,相较于我大唐的综合实力而言,仍有较大差距。不过,其军事实力不可轻视,短兵相接或许占优,一旦战线拖长,则败象必将显现。

以一位二十一世纪的修真者视角审视,修炼界的争斗归根结底是综合实力的较量,尽管如今的吐蕃展现出强大的威势,然而一旦交锋展开,只需半年光阴,其脆弱的灵脉供给必会断裂;而我大唐背后则有江南富饶的仙灵之地作为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撑。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大唐之盛世大柱国请大家收藏:大唐之盛世大柱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