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点问题……(2 / 2)

这时候,飞跃再成立一个公司,就叫他腾跃金融吧。

然后这个腾跃金融,以1E的价格,购买了《猪棉大战》50%的票房收益,接着再将其中40%的收益,作为证券或者基金进行发售。

因为之前的宣传,所以这部分基金很快就销售一空,1E的投资直接转嫁到韭菜们头上,并且手里还有10%的票房收益可以兑现。

到了这一步,飞跃的本钱就基本收回来了。

然后等到电影制作完毕,跳跃影视可以去和发行商签订一个保底协议,发行商以《猪棉大战》最终能卖8E票房数据给跳跃分账,之后电影赚多赚少就和跳跃无关了。

票房分账差不多是在总票房的30%左右,所以跳跃和合作伙伴们分1.2E,腾跃和韭菜们分剩下的1.2E。

但是韭菜们是分不到钱的,因为明面上票房是亏掉了。

如果发行商没有签保底协议,而是按照实际票房来分账,那飞跃就可以在一开始猛刷票房,然后利用虚假的票房从股市上赚钱。

这时候票房看起来很不错,虽然小亏,但是多少能回点血对吧?但分账还是没有韭菜们的份。

就不提其中各种操作可以让本来赚钱的变成亏钱,就算正常分账也轮不到韭菜。

因为电影投资的回报是阶梯式的。

不是说我们大家拥有50%的票房收益,然后收益有4.1E,大家平分。

而是跳跃有20%,他先分2E,合作伙伴有10%,分1E,圈内朋友有10%,分1E,剩下拥有10%的韭菜们分那0.1E。

当然,就算是签订了保底协议,也依然可以这么玩,甚至飞跃还能弄一个叫雀跃的发行公司,一起用这种方式在股市上赚钱。

真正的数据和操作当然比我说的要更加复杂,但大致的流程就是这么个流程。

当初《叶问3》就是这么玩儿的,然后因为玩得太过分,国家才开始整顿,主谋现在好像还躲在国外。

但这也只是被暴露出来的一种手段而已,真正的资本游戏肯定还有很多手段,只要他们不像《叶问3》那样搞得明目张胆,也很难抓到他们的错漏。

毕竟电影这种东西是和艺术挂钩的,一旦和艺术挂钩,这价格要怎么说就纯看制片方了。

所以如果没有内部关系的话,千万不要去投资什么电影,投资《战狼2》赚大钱这种事情属于极少数,大部分没关系的投入到影视投资中,都只有被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