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金陵奇遇(六)(1 / 1)

走近码头,马上就有七八个身着华服的中年人迎了上来,万三连忙给双方介绍。王佑安前世今生都是在官场上摔打多年,与万其铭热情寒暄作揖打拱,仿佛是多年老友见面一样。王佑安的护卫早已散开,在周围警戒。一个万姓的中年人谦恭的说:“小人万其铭听闻大人到了金陵有心与大人相识一番,特约大人在船上一叙,也约了几个平时相好的朋友做陪,这位是沈员外,这是陈员外,这是……”几人也过来与王佑安见礼。一群人边走边聊,就来到的“邀月”的画舫前,走上画舫王佑安发现这画舫上只有他们一起客人,看样子是包了船。万其铭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说:“这画船的妈妈是我的一个朋友,今天就不接待其他客人,怕扫了王大人的雅兴,所以今天陪我们游玩的是画舫的头牌畹芳,可是才艺不凡。”旁边一个人凑趣的说:“可是有着扬州八艳名头的畹芳。”王佑安一边走一边听,当听到扬州八艳不禁插话说:“扬州八艳不是陈圆圆、马湘兰、柳如是、顾横波、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吗?”周围几人马上用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看了一下王佑安,王佑安一点不觉得尴尬,男人都有猎艳的欲望,在后世这八个名字没有几个男人不能如数家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万其铭笑着说:“王大人博闻强识,王大人说的大多是他们的艺名或字,并不是她们的本名,今天陪我们的是畹芳,就是王大人说的陈圆圆,年方二八,还是青倌人,只陪我们吃酒,唱曲。”王佑安一听差点愣在当场,没想到他还能见到活着的陈圆圆,同时也有点奇怪这陈圆圆不是在扬州吗?怎么到了金陵呢。想起陈圆圆差点把“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念出来。

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 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育于姨夫家,从姨父的姓"陈"。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见之"。陈圆圆色艺双绝,名动江左。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擅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崇祯十五年(1642)仲春,陈圆圆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陈圆圆入京后,成为田弘遇家乐演员。田弘遇因贵妃去世,日渐失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结交当时声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吴三桂。田弘遇曾盛邀吴三桂赴其家宴,吴三桂惊诧于陈圆圆的美艳。田弘遇遂应三桂之请,将圆圆赠送吴三桂,并置办丰厚的妆奁,送至吴府。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圆圆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吴三桂平定云南后,圆圆进入了吴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宠冠后宫"。陈圆圆因年老色衰,加之与吴三桂正妻不谐,且吴三桂另有宠姬数人,于是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一代红妆从此豪华落尽,归于寂寞。

一行人来到三楼,三楼空间宽敞,视野开阔,整个大厅气势恢宏。厅内建筑装饰精美华丽,雕梁画栋间尽显匠心独运;门窗设计别致典雅,古风古韵呼之欲出。墙壁之上悬挂着诸多精美的书画作品,或笔走龙蛇、力透纸背,或丹青妙手、栩栩如生,更有甚者意境深远、引人入胜,无一不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与文化底蕴。大厅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形餐桌,可以轻松容纳十几二十人同时就餐。而在大厅的一角,则错落有致地放置着几把精致的椅子和一张长条几案。案上静静躺着一架古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静好与安宁。王佑安正在奇怪室内布置,从外面走进来三个女子,手里底盘抱着琵琶等乐器,先是向几人万福后径直走向了角落然后拉起了帘子,原来那是几位琴师的位置。

喜欢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请大家收藏: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请大家收藏:魂牵明末之千户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