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申沪市来的爷叔是指路明灯(1 / 2)

陈小宝最近越来越关注国内新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如今又东欧剧变,苏连闹解体。

开始有人在争论华国的去向。

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思潮涌动。

而绝大部分民众对华国的发展道路充满了迷茫。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往何处?”

陈小宝明显感觉到社会即将发生变革, 如同前世那样。

年底就会有人提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了,然后就是舆论的发酵。

邓公不得不出山南巡,指明方向。

固话响了,coco说有个内地的申沪人要拜访他。

陈小宝思忖,这一世他还没去过内地,会是谁来拜访?

出现在陈小宝眼前的是一个光头老人。

戴着老花眼镜,脸部干皱,身子干瘦,看上去六十多岁的样子。

他穿着灰白中山装,精神矍铄,两只饱经风霜的眼睛炯炯有神,负手而立观察了下陈小宝的办公室。

陈小宝立马站起身上前和他握手。

他不认识老人,但这么一个长辈前来拜访他这个年轻人。

“仁、义、礼、智、信”的“礼”他得到位。

老人慈眉善目,微笑地和他握手点点头。

老人道:“阿拉是沪申人,沪申侬晓得伐?”

陈小宝回应道:“鹅晓得,晓得。”

陈小宝前世在内地走南闯北讨生活。

各地方方言多少懂一点,像沪申话,日常语他懂一些。

做生意懂当地方言会方便很多,他也就多学了些。

老人微微吃惊,又道:“阿拉叫爷叔。”

爷叔,在沪申一般是指父亲的弟弟的意思,爷就是父亲那一辈的亲戚。

或者比自己年纪稍大,辈分高,与自己亲近的男人,对他们表达尊重、佩服和敬重之情也叫爷叔。

陈小宝热情道:“爷叔,您请!”

两人在沙发上坐下,陈小宝泡茶,“我这有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太湖碧螺春……”

爷叔道:“普通绿茶就好。”

陈小宝一边泡茶一边道:“爷叔,我们素未谋面,我陈小宝何以能劳动您的大驾前来造访?”

爷叔道:“说人话。

“我普通话夹杂一些沪申音,你耐心点听。封远山你认识不?”

陈小宝暗道,原来是封远山的朋友。

师父伍思远原先有“左臂右膀”,王潇然是左臂,封远山是右膀。

只不过没等陈小宝看出封远山的能耐,他就回内地认祖归宗了。

陈小宝微笑道:“认识,我和封叔曾经是同事。”

爷叔点点头,“他现在在沪申市,你们香江演艺界为华东水灾搞了个义演。

“你为灾区人民捐出了一个亿,他在报纸上看到很惊讶,就跟我说起了你。

“谢谢你为内地人民做出的贡献,这杯茶我敬你!”

陈小宝连忙举起茶杯,“爷叔,客气了,都是华国人!”

爷叔一饮而尽,放下,道:“小伙子,我看你人不错。

“你办公桌上的地球仪比一般的还大,应该也不是摆设,证明你对事业是放眼国际上的。

“封远山跟我提起你的时候,就一直赞赏你,让我哪天到香江顺道来看看你。”

陈小宝微微摇头道:“没想到封叔还记得我,惭愧,我都没去内地看望看望他。”

爷叔郑重其事道:“看你想不想去了。跟你说正事,我说的你不一定喜欢听。

“我且说说,接不接受我的意见看你自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