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152章万界交流(二)(2 / 2)

其三,造成上述根源的正是门阀世家大族,大汉时期正是门阀世家形成势力之时,正处于上升阶段。

门阀世家一旦形成,便成为汉朝及其之后王朝一颗毒瘤,隋唐两朝皇帝都在打压,可惜收效甚微,甚至讲隋之灭亡,也与世家有关。”

武珊珊虽然是学历史的,但又不是政客,也只能从历史认知中来解释。

至于给出什么建议,拜托,能给出什么具体建议?

下一位东汉光武帝刘秀,他直接问:“为何东汉被后世子孙叫做东汉幼儿园?”

这都快成了刘秀一块心病,皇帝年幼,臣强主弱那不乱了吗?这点刘秀早就意识到了。

武珊珊接下来的话看似玩笑却很扎心了:“光武帝陛下,或许在灭王莽时太过幸运,必死之局却天降陨石,终让大汉复国成功,再续200年江山。

也许是你气运太好,花光了后世子孙气运,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认为的一种说法。

自明章二帝之后,继位的皇帝一代比一代短命。最小的皇帝不过百日,还是个婴儿。

此后,外戚,世家轮番把持朝政,虽然这期间有两位贤后为大汉延续江山,但不是所有太后都是有能力并且贤德的。

东汉后期,皇帝为了夺回权力不得不依靠宦官集团,以此来平衡世家,外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请大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后的结局,世家彻底掌控朝堂,袁家,杨家等便是证明。

尤其是东汉末年,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布天下,自然滋生出野心。

人人皆言汉灵帝刘宏荒唐且昏馈,可又几人知道刚继位也想有一番作为。

只是在权力争斗中,他彻底摆烂,后期昏招不断。

那么问题来了,在太平道出现,张角三兄弟到处宣扬太平道时,为何没有人汇报?

其二,据说还有不少官员,宦官加入太平道,成为信徒。

其三,天下尚未动乱,太平道黄巾起义尚未开始,还处于发展期,为何那些所谓的隐士,便断言天下要大乱?

难道有未卜先知之能?历史上公认的诸葛亮,明代刘伯温,皆能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

唐朝袁天罡,李惇风更有【推背图】问世,其预言之准令后世子孙赞叹。

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乱世之中,诸葛亮竟然算出五百年之后的事,明知不为,为何逆天而为?”

“那诸葛亮真如武姑娘所言?”汉光武帝可不信。

“嗯,【明史】有记载,刘基,刘伯温为寻找诸葛武侯墓,发现第一个石碑,接着第二个石碑,碑文我不记得了,但第三块碑文吓跑了刘伯温。

碑文上写:伯温到此。

要知道诸葛亮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名人,千古贤相,与明朝时期名相刘伯温隔了一千年。

来者是刘伯温,碑文内容丝毫不差,如此神机妙算可见一斑。

那么接着前面几个问题,那些隐士之才远不如诸葛亮,却为何断言天下大乱?

此时汉灵帝刘宏还活着,黄巾起义也没有发生,为何如此敢断言?

不仅仅是隐士,如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诸葛亮,贾诩,郭嘉,戏志才,徐庶,李儒,荀彧,程昱等谋士为何皆言天下大乱?

难道他们都是穿越者?显然不是!他们各个智谋超群,多数出自颖川学院。

还有几句: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卧龙是诸葛亮,风雏是庞统,刘备两人皆得,也没有真正得天下。

“光武帝陛下,细细品,仔细想。”武珊珊说得够多,最后点了一句,不再多言。

光武帝眉头紧锁,一股寒意直冒,“咝,原来如此!”

喜欢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请大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