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十大名将1(2 / 2)

周瑜笑曰:“一介书生尔,何须与后世之辈计较?”

“你倒是洒脱,看得开。”孙策也想明白了,又言:“只是这罗灌水,不知道如何抹黑公瑾兄的?”

孙策直接说罗贯中为罗灌水了,心里有多气便知道了。

天幕正式盘点:

“历史上十大名将,第十位明朝,抗倭将领,民族英雄:戚继光!”

“啊!咱大明的将领是族英雄,为何才排名第十位?”朱元璋有点兴奋,喜上眉梢,排名最后,又有点不爽。

马皇后笑道:“重八,你的心思我岂会不知,上榜者必有奖惩,如今叫戚继光的人上此榜,大明必受益,可对否?”

“嗯,嘿嘿嘿,咱也就这么一说。”朱元璋被说破心思,也只能在马皇后面前打哈哈。

天幕:“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万界之中所有古人又炸了,不是吧,这明朝的戚继光将军不仅是民族英雄,还会写诗,这让那些武将或文人情何以堪。

天幕没管古代这些文不成,武不就的酸儒,犬儒,继续介绍道:

“戚继光,非常擅长发明兵器,开创阵法,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一举解决了困扰明朝数十年的倭患。

戚继光,字元敬,文明,汝谦。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蓬莱人。

生于济宁,祖籍东平。戚继光自幼家贫,力学博通经史。

嘉靖二十三年,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调至浙江御倭前线任宁绍台参将。

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徒,组练新军配以精良战船,兵械又创造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灵活作战,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将福建境内倭寇主力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

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隆庆二年,奉命总理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

在张居正,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抵御鞑靼,保障北疆安全。

累功授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被调往广东。

数年后被劾罢归乡,最终在穷困失意中于万历十六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后追赐谥号“武庄”,又改谥“武毅”。

大明的文官只会党同伐异吗?一群渣渣,除了陷害忠良之士,还会什么?

戚继光在四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南征北战,屡战克捷,立下不朽功勋。

他留下的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在练兵,治械,阵图等方面的多有创见和总结,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发展。

此外,戚继光工于诗文,有诗文集《止止堂集》传世。”

天幕讲述至此,停顿下来,画面暂时定格在戚继光挥舞刀剑冲锋的一刻。

万界之中,差不多的人都熟悉了天幕的套路,评论讲一半,下半段才是重点。

而大明朝的皇帝又炸锅了,听出来天幕那段话带有愤怒的情绪,或许好戏在后头。

喜欢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请大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请大家收藏: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