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何为天下(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61 字 25天前

赵骥描述的蓝图以汉代人的视角看来有些过于宏伟,马良反复咀嚼着赵骥适才的话,痴痴地消化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问道:“不舍是想征服北面的胡人?可长城以北尽是不毛之地,恐怕不适合农耕”。

“兄长以为到底何为天下?”

马良被问住了,在他的世界里,大汉就是整个天下,最多加上北边的胡地和南边未开化的百万大山,他依着汉宣帝定胡碑文回答:“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不错”,赵骥握握拳道,“交州往南有一处中南半岛,乃山越杂居之地,其地炎热潮湿,但稻米可以一年三熟”。

“中南半岛以西有一个身毒国,其幅员辽阔不亚华夏,兄长可有意乎?”

“从交州扬帆往东,有群岛,盛产香料,其土地也极其适宜耕作”。

“从群岛出海继续往东南方向,有一个大野人岛,岛上有露天的铁、煤富矿,产出远胜中原”。

马良听得都惊呆住了,对汉人来说,只要能耕作的土地就是应该武力征服的地方,实际上华夏祖宗们也确实把周边可以征服的农业区几乎全部打了下来。

何况依赵骥的描述,这些地方不仅物产丰盛,当地土着还尽是未开化的蛮夷,汉代军队打起蛮夷来那可谓是手到擒来。

看着马良渐渐亮起来的眼神,赵骥笑道:“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早了些,要紧的是得尽快一统汉室天下,否则我汉人只顾忙于自相残杀的话,还哪里来的余力征服四夷”。

“不错,是得尽快了”,马良矍然起身,“不舍,你尽管放手去做,朝堂上的事不用担心,凡事我都会尽力配合于你”。

“至于……”马良目视赵恒和刘谌,“这两个孩子三岁后就可以每日到我府中读书,我会亲自为他们开蒙,等身子长成了些再送到军中随你历练”。

马良如此答复,就算是和赵骥一起把宝押在刘谌身上了,有他俩这一文一武替刘谌站台,刘谌以后想不当太子都难,试问满朝大臣谁敢反对,谁又反对得了。

而被他俩自幼就灌输各种理念的刘谌,也会按照他们希望的方向茁壮成长,成为华夏历史上成长环境最与众不同的一个皇帝。

至于刘谌成人后会不会反噬,赵骥并不是特别担心,小万历管张居正了不起叫一声“张师傅”,刘谌可是管自己叫爹的,而且赵骥也的确同等地对待着他和自己亲生的赵恒。

马良和赵骥谈妥后,两人开始分头筹备一统天下的准备工作。

民政方面最近好事频传,在陈祗的亲自主持下,蜀南已经开采出了数十口盐井,每年增产的盐除了满足蜀汉内部需求外,还大量出口魏吴两国,赚取了惊人的钱财、粮食、木料等物资。

东吴采取的是封地养兵的制度,为了以尽量低的成本获取更多货物,各地的东吴将领干脆直接派兵劫掠山越人口,搞起了拿人换货的罪恶买卖。

油菜和占城稻的试种效果也非常好,这两种植物本来就不难种,在蜀汉政权的大力推广下,很快就开始了大面积的种植。

白花花的大米和可以炒菜的菜油于是就成了魏吴两国士大夫阶层的心头好,谁要是不吃白米饭和香喷喷的炒菜简直就不配称为士人,那些有钱的名门望族自不必说,就连那些家势衰败的下品士族也不得不为了维持声望,而硬着头皮掏钱购买蜀汉这边流来的紧俏奢侈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