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河套危急(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90 字 1个月前

汉中军团还未出发,司马懿那边已经率先动手。

曹魏骁骑将军秦朗率八千骑自太原出雁门,然后折而向西直插河套地区的中枢五原郡。

秦朗并未攻城,而是在五原外围开垦出的农地上大肆烧杀抢掠。

“快,只留十天的粮食带走,剩下带不走的都给我烧了”,秦朗连声催促部下。

司马懿给秦朗的命令很明了,进入河套后要尽量避免与汉军决战,也不要打攻坚战,以破坏河套地区的战争潜力为第一目的。

“走,不等了,汉军快要来了”,秦朗望了一眼熊熊燃烧的大火和满地的汉胡尸体,毫不留恋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等赵广率领三千骑兵赶到时,秦朗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他叫来一名骑士恨恨道:“去,回去把这里的情况都告诉句将军,我带人先去缒上魏军,请句将军速发大军前来支援”。

黄河九曲,唯富一套,按照赵骥的意见,句扶招募汉民和汉化的熟胡,在黄河两岸开辟耕种了大量农田,尽量减少河套地区对汉地的粮食依赖。

可如此一来,不再以放牧为生的五原郡百姓也就失去了自行对抗魏军骑兵的能力,在秦朗的突袭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成为任人宰杀的羔羊。

五原驻军只有赵广的三千轻骑和糜照的一千甲骑,赵广兵少,不敢单独向秦朗发起攻击,糜照的甲骑又追不上秦朗的转移速度,面对魏军苍蝇式的游动战术,句扶显得非常为难。

“去,传我将令,召集河套鲜卑诸部三万骑前来会战”,句扶下达征集胡骑的命令,鲜卑人最擅长这种游动作战的战术,以骑制骑,只要三万鲜卑骑兵一到,就不难对付秦朗。

河套草原上的魏军野营宿地,秦朗啃着干硬的粗粮饼子问道:“大可汗,你跟你的旧部都联系好了吗?”

“请骁骑将军放心,我本来还以为会费上一些口舌,谁知赵骥大失人心,我这次联络旧部竟是出奇的顺利”。

答话的正是当初战败后逃离河套的柯比能,他最初是逃去了凉州河西鲜卑的地盘,但当地的鲜卑部落根本无意助他重夺河套鲜卑的首领位置,反而时时想要夺走他身边所剩不多的骑兵。

眼瞅着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曹魏方面忽然派人来寻柯比能,提出合作的意向,希望柯比能能联络上河套鲜卑的旧部,与并州魏军合力将汉军势力驱逐出草原,并给柯比能许下了封他为鲜卑可汗的承诺。

柯比能对此求之不得,立即派人潜入河套联络鲜卑诸部首领,本以为游说不会容易,谁知各部首领竟很快就纷纷回话,表示愿意配合魏军行动,就连当初带头引汉军进入河套的步度根都不计前嫌,表达了希望驱逐汉军的意愿。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赵骥对河套地区的治理方式极大伤害了这些首领的切身利益。

在之前,河套鲜卑是部为单位抱团生存的,因为草原资源有限,各个小的落必须聚成一个大的部才能对抗汉人军队和别的部落,才能有实力去争抢草场、牲畜、俘虏等让自己活下来的资源,所以普通牧民和各落对本部首领的依附性极强。

赵骥的到来完全改变了草原上原有的统治秩序,有了青储技术的加持,不必再四处游动放牧的鲜卑人开始以落为最大单位生存,各落之间的争端大幅减少,即便偶有纷争也不用再求助部首领解决。

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首领就将失去他们这一阶级存在的意义,他们对此自然不甘心,只不过碍于汉军的武力威胁才不得不忍气吞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