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星坠汉中(2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479 字 1个月前

蒋琬则继续以尚书令的身份掌管内朝,代皇帝处理官员奏章。

魏延晋升车骑将军,被召还成都统领禁军。

其余官员也各有封赏,总算是顺利完成了诸葛亮之后的权力交接。

旨意传到长安,赵骥恭恭敬敬地领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封赏,然后马上就用自己平尚书事的职权上了一封奏折。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请天子还都长安。

奏章一到成都,蜀汉朝堂立即就炸锅了,无论外廷的马良还是内朝的蒋琬,都表示现在绝不是还都长安的时候。

开什么玩笑,诸葛丞相都不在了,现在还都长安不是把刘禅这块肥肉往赵骥嘴里送吗。

新任丞相马良全不念与赵骥昔日的交情,公开上书表示魏军前不久才刚打过潼关,虽然被击退了,但说明关中还是很不安全的,不如等打下了洛阳再说还都的事情。

尚书令蒋琬几乎在接到马良奏章的第一时间就以皇帝的口吻做出了批示,还都劳民伤财,现在天下未定,这事儿不急。

谁知赵骥不依不饶,立即请主持长安宫殿营造的光禄勋向朗上了一道表,说是长安宫室已经营造完毕,还都长安这事儿劳不了民、伤不了财。

诸葛亮逝世前曾有遗命,吩咐荆襄众臣要屈己待人,只要赵骥不造反,就千万不要跟他拧着来,所以蒋琬现在非常无奈,赵骥的确没有造反,但是……如果他掌握了皇帝的话,以后造反谁还制得住他。

于是,蒋琬只好装聋作哑把奏章扣了下来当作没看到。

很快,平尚书事的赵骥就又上了第二封奏折。

赵骥认为身为内官的尚书令蒋琬不宜同时兼任益州刺史,并推荐陈祗出任益州刺史、裴徽出任荆州刺史、邓芝出任并州刺史,杨戏出任雍州刺史,张表出任河东太守。

至于原雍州刺史刘琰,赵骥认为这位元从大佬在雍州任上劳苦功高,应该回朝晋升为司徒这样的三公高官。

刘备设立的蜀汉官职制度是比较奇特的,主打一个没有规则就是最大的规则,按照两汉的三公设置来说,西汉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三公则是司徒、司空、太尉。

按说丞相是不该和司徒同时出现的,但刘备称帝后在任命诸葛亮为丞相的同时,又给许靖挂了个司徒的虚职,所以赵骥来了个有样学样,也让刘琰成为自己的许靖,借此收买人望。

与还都长安不同,马良这次投了赞成票。

在蜀汉原先的地方行政长官中,没有一个人是马良褡裢里的人,而赵骥推荐的人选中,陈祗是马良担任尚书令期间的老下属,并且有举荐陈祗出任河东太守的恩情,邓芝和马良一样是被开除出了老乡会后报团取暖的荆州乡党,都是跟马良说得上话的人。

更重要的是,蒋琬不再担任益州刺史了,此后会成为一个纯粹的内官,失去了对益州人事的建议权。

那么,放眼满朝,原先团结在诸葛亮身边的荆襄籍大臣现在能指望的还有谁呢。

已经驳过赵骥奏折一次的蒋琬不好再第二次强压,失去马良支持的他独木难支,只能无奈批准了这道人事命令。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