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才子隐蕃(1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280 字 1个月前

长安,陈震满意地放下手中的文章,颔首抚须朝面前的年轻人赞道:“隐君好文章,文笔既佳,针砭时政也能一语中的,难得,难得”。

陈震面前的年轻人叫做隐蕃,一口青州口音,是专程从魏境潜入长安来求官的,他先是去冯翊郡拜见了太守廖化,廖化与隐蕃交谈后深深被他的学问与口才所折服,觉得自己太守府这座庙实在太小,不足以施展隐蕃的才华,于是又写信把他推荐给了陈震。

陈震与隐蕃交谈后同样认定了这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对这种从曹魏治下逃来的人,总是少不了一番试探查问的:“隐君高才,何不求仕与乡里,而要千里迢迢潜入关中呢?”

隐蕃不卑不亢地回答:“自曹丕篡汉,伪魏便开始施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中原世家大族朋比为党,任人不看贤能而重门第高低,在下出身寒微,仕进无门,本已息了进取之心在家侍奉老母,可惜家慈天不假年,临终时又遗言叫我务必光大门楣,所以才冒险求仕于刺史”。

隐蕃这番话没有高谈汉魏法统,而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言辞颇为恳切,陈震仔细琢磨后觉得并无什么破绽,于是又问:“镇东将军赵骥正在广纳贤才,现今是大争之世,军中更容易建功立业,不如我修书一封举荐你去他幕下为僚,如何?”

现在是战争年代,如果隐蕃是曹魏那边派来的细作的话,肯定更乐意去军队,因为那里更方便获得一些重要的军事情报,倒是陈震的雍州刺史部现在完全就是个后勤部门,情报价值比赵骥的幕府小得多。

隐蕃从容地作揖答谢道:“多谢陈刺史举荐之恩,只不过在下于军事一窍不通,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更想谋个文职来一展抱负,当然,要是陈刺史当真无意在下的话,我也愿意到军中效力,想来当个文书或法曹还是能勉强胜任的”。

陈震见他无意从军,便又多了几分信任,于是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听隐君对刑狱之事颇多见解,那就暂屈隐君在我身边担任决曹掾吧”。

隐蕃大喜,连声称谢,话语间尽是对陈震的感激之情,其实在陈震眼中看来,隐蕃的才干远不止于当一个决曹掾,但对这种降人多花点时间观察观察总是不会错的。

就在陈震的工作渐入正轨时,一封诉状却意外地递到了他的案头,告状的是冯翊郡的几家大姓,告的内容则是控诉太守廖化贪污受贿。

陈震对此自然不信,他很清楚廖化的为人,这就不是个贪念钱财的人,更何况廖化又不蠢,现在赵骥正愁抓不到把柄把诸葛亮安插进来的人赶走,廖化哪来的胆子顶风作案、落人口实。

就在陈震打算以刺史身份强行把这份状纸压下来的时候,隐蕃建议说:“法不明则不行,要是有人故意栽赃的话,定会留下蛛丝马脚,下官自请代刺史一行,去冯翊查清此案,昭明缘由”。

陈震心想这样也好,一方面可以看看隐蕃到底是夸夸其谈的庸才还是个脚踏实地的干才,另一方面也免得赵骥借机发难,不给对方攻讦自己和廖化的机会。

隐蕃刚到冯翊郡治临晋县城门口,远远就看见一人迎了上来,隐蕃认得这是廖化府上的门人,他对见过的人有过目不忘之能,之前自己求见廖化时就是这个人给通传的。

廖府门人热情地拢住隐蕃的马头:“隐君远来辛苦,廖府君已经在宅中恭候多时了,特命我来接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