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却月阵(2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22 字 2个月前

骑士见曹真面色不豫,但念着王双的交待还是继续禀报:“我军昨夜还攻了蜀军阵后的浮桥,但蜀军在桥的南头伏了弩手,天色又太暗,所以我军没有全力强攻,王将军让我请示大将军,今日还要不要攻桥或是把桥也烧了?”

曹真叹了口气:“不用了,你回去叫王双撤回来吧,那桥是蜀军的退路,就给他们留着吧,如果毁了的话反而会坚定蜀军的战意”。

只剩华山一条路了,曹真最后还是拿出了自己在潼关前的老办法,把部队分成十份,轮流进攻消耗汉军的弩矢和体力,看能否从中找到破阵的办法。

赵骥从安邑撤围后是按照每日三十里的标准行军速度前进的,免得士卒过于疲惫,他敢这么做是因为对孟琰非常有信心。

一方面,在本来的历史中,孟琰曾率领虎步军五千人随诸葛亮参加最后一次北伐时背水作战,击退了司马懿亲率的数万骑兵,这也是赵骥从众多部将里特意挑选他来执行这个任务的原因。

另一方面,赵骥传授给孟琰的可是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后来的东晋名将、“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就凭此阵以两千步兵大破北魏三万精骑,所不同的无非是孟琰身后没有水军掩护。

赵骥选择用“却月阵”来阻击曹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除开却月阵本身杰出的防御力外,还因为诸葛亮设计和督造的强弩拥有非常出色的杀伤力,极其适配却月阵。

同时,曹真手头以及河东郡魏军都没有水师,不用担心却月阵的最大破绽被敌军利用。

第三,刘裕设下却月阵拒敌是利用了北魏当时急于救援后秦的心理,要的就是敌人不假思索或迫于无奈就急切强行攻阵,曹魏此时的处境和北魏非常相似,曹真同样等不起。

最后,赵骥提前把却月阵搬上战争舞台,曹真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参考,赵骥不信曹真能比首次遇见却月阵的北魏将领做得更好。

数日后,赵骥率兵稳步进入到魏军探马活动范围边缘,他没有第一时间就贸然进入战场增援孟琰,而是先找到一处可以遮蔽大军的密林潜藏起来休整士卒、恢复体力,然后在入夜后派糜照率领全部三百名甲骑悄悄通过浮桥进入孟琰的大阵中。

曹真在之前的关中之战时把禁军骑兵几乎尽数拨给了张合,他现在手头的骑兵也不多,撒到北岸的探马就更少了,糜照部骑兵规模不大,加之又是夜间行军,还刻意采取了勒马嘴、裹马蹄等隐蔽措施,所以并未被魏军发觉行踪。

在糜照成功入阵后,赵骥率领主力绕到下游,用事先在关中准备好的羊皮筏子搭起浮桥渡河,按照与孟琰约定的时间,从东面悄无声息的逼近曹真的大营。

曹真在关中之战后还没来得及养好病,就又被曹叡强行起用,在经历了长途行军、胡遵战败、亲自骑马观阵、王双烧空营等一系列劳顿与打击后,曹真现在已经很难亲自处理全部军务,他把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了副手后将军费耀负责,自己只是挑重要的过目一下就行。

代行主将职务的费耀在很多事情上也不敢自专,有些束手束脚,他只是按照曹真病倒前的部署,每日安排士卒轮番攻击消耗却月阵内的汉军,自己是一点新主意也没有,毕竟曹真还在、还没死嘛,他不想显得有抢班夺权的意思。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