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郑度出山(2 / 2)

骥行三国 赵不言 2342 字 2个月前

原来杨文然就是杨戏!读过三国志的赵骥当然认识他,三国志蜀书最后所附的季汉辅臣赞就是这位才子写的,他除了文笔了得外,三国志中还记载他掌管军中刑狱时“号为平当”,是个处理政务的能手。

杨戏此时已经是州书佐,但他不甘心只是当个负责起草文书的小小文员,在接到郑度的信后,毫不犹豫地就弃官转投近来声名鹊起的中领军赵骥麾下。

有了杨戏帮忙,赵骥终于有时间和郑度商讨北伐。

郑度指着地图给赵骥解说:“由汉中入关中共有四条路,由东往西分别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其中子午道和傥骆道都崎岖难行,大军通行不易,可以走的无非是后两条”。

“我们想得到的,魏军自然也能想到”,赵骥问到,“曹魏如果以重兵堵塞谷道,怕是很难打得过去”。

郑度点点头认同赵骥的看法:“如果让你来指挥全军,你打算怎么做?”

“其实还有第五条路”,赵骥指指关中西面的位置,“以偏师伪装主力出褒斜道,吸引曹魏关中驻军注意,再以主力出祁山道径入凉州,可以尽得陇山以西”。

赵骥说的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进军路线,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就是想听听郑度怎么说。

“好计!”郑度赞道,“刘备死后,曹魏主力聚于东南,雍凉二州久疏武备,如果指挥得当,完全有机会在曹魏反应过来之前尽收陇西之地”。

郑度熟思片刻,又说到:“不过其中难点有三,一是曹魏再松懈,也必会驻军卡在祁山道的咽喉之处,能否快速攻克干系成败”。

赵骥想了想说:“据我所知,曹魏的确在祁山筑有堡寨,但驻军很少,我军就算不能攻克,也大可以留下一支人马监视就行,此一点不足为虑”。

历史上,蜀汉军队就未能攻克祁山堡,但从后来能顺利撤回汉中来看,祁山堡的魏军数量应该很少,根本无力威胁到蜀汉军队的粮道和退路。

“第二就是陇山,不据陇山则无以阻拦曹魏自关中而来的援军,当年光武讨伐隗嚣,历经三战才攻克陇山,就连耿弇(yan,三声)这样的常胜将军都在陇山前铩羽而归,如果不能在魏国援兵赶到前占据陇山,则凉州虽得亦不可久守”。

“曹魏在关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又被我偏师牵制于褒斜道,很难有多余的力量去抢夺陇山,而且我军只要第一时间占据上邽,就能拥有一个可进可退的稳定据点,可以随时封闭关陇道,使曹魏关中援兵不得寸进”。

“如此就要看最后一点了”,郑度点点陇山北面,“陇山之地西高东低,如果我军占据凉州就可以俯视关中,所以曹魏绝不会坐视凉州丢失,一旦我军抢先占据上邽,那就只能走番须道进入陇西”。

郑度续道:“番须道虽然不如关陇道平坦,而且路程更远,但也不是不能通行大军,必须用心提防、远派哨马,一旦发现曹魏援兵由此而来,就要及时派兵封堵谷口”。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骥行三国请大家收藏:骥行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