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减轻老百姓们的压力(2 / 2)

宦海红颜 南宫城 2810 字 13天前

“程镇长,请批准我去下海创业吧,现在咱们镇的经济在蓬勃发展呢,我有好几个朋友都赚到了大钱,我眼馋,我也想去赚钱。”

虽说当上公务员,就是为人民服务。

可公务员自己本身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只要把自己顾好了,也算是给社会做出了贡献。

一时间,举手想去下海的人,形成了一道手臂的森林。

孙盟环顾四周,看着这一幕壮观的景象,简直想都不敢想。

这在以前,那都是挤破了头,都要往里面进的。

而现在,他们却要主动的放弃铁饭碗,去做什么商人。

孙盟不禁对程勇的新政,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以为,程勇的新政,只是活跃了民营经济,却没有想到,对胡台镇的公务员体系,也能造成如此深刻的影响。

孙盟和程勇一样,作为一个副镇长,他们深知,对于一个乡镇而言,最大的财务支出在哪里,县城已经没有什么基建项目了,县城财政的最大支出项,便是在于工资的发放上。

而现在,胡台镇的公务员规模缩减了,这也意味着,胡台镇的财政压力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块钱,一年的开支就是六万块钱,一百个人就是六百万软妹币!

以往,胡台镇的财政净收入,根本到不了六百万软妹币,每年都在央求着上级的财政补贴。

更何况,胡台镇的公务员人数,远远超过了一百人,总体能够接近一千人。

每年,光是发放工资,一个镇就需要发好几个亿。

就算是再富裕的乡镇,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会有一个亿。

现在,这么多的公务员,都想着主动的下海创业了。

程勇怎能不开心,孙盟怎能不开心。

程勇笑了笑,对所有想要下海创业的公务员们说道:“既然你们想要去下海创业,我也就不阻拦你们了。”

“以你们的聪明才智,留在公务员系统里,只是一种对人才的浪费。”

“你们要下海创业了,我也给你们提供几个好的点子。”

“你们可以学一学余茂才,最近,余茂才在吕昴的体育馆门口,开设的现酿啤酒摊位,就办的有声有色,有时候,一天可以挣一千块钱呢,平均下来,一个月最起码也是两三万的收入了。”

“你们也不要认为,余茂才的例子,是一个孤例,除了现酿啤酒之外,还有更多的商机啊,如奶茶,如面包,如烧烤,如西瓜橘子等水果,还有咱们胡台镇的草药呢。”

“咱们胡台镇新政的核心主旨是什么呢?不就是物美价廉,一分钱一分货,货真价实吗?”

“如果你是用添加剂做的,那就卖添加剂的价格,如果是用天然原材料制作的,那就卖出天然原材料的价格。”

“在新闻上,你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西瓜烂在了地里,茶叶没有人收,猪肉价格掉到了十几块钱一斤,超市货架上的猪肉价格却维持不变。”

“这些都是商机啊!总要有人站出来,做这些事情的。”

"前不久,某家新能源车企,便开始了价格战,被另一位传统车企怒批,当锂矿价格上涨时,汽车价格上涨没错,可当锂矿价格下跌时,怎么还维持着原有的价格呢?这是不道德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