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强盗逻辑(4000/8000)(2 / 2)

“关经理,你拟定一份奖励计划。”曹书杰给关博勇说。

关伯勇领命,他第一时间找到王志峰,商量怎么重奖有功之臣。

……

在雪萌食品厂继续保持快速猛进的发展时,新郑市那边,亚旭电子厂也在稳步向前推进。

今年过年期间,曹书旭和许代华二人与曹书杰商议妥当,定下来公司下一步的重点,先做快充数据线,再以新能源汽车为目标,考虑做超级充电线。

这样的安排对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春节后,曹书旭和许代华二人就开始加大搜罗这方面的人才,搞快充研发。

由不得他们不着急,他们都没有想到oppo手机竟然率先一步推出‘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手机。

说白了,就是推出相关快充技术,这让二人大吃一惊,怎么有人跑在他们前头了?

好在,市面上也仅有这一家公司。

而这更促使他们想着尽快研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充电速度更快?

他们也相信曹书杰的判断,尤其在曹书杰这个大股东的支持下,他们拿出去年一半的利润攻关这个项目。

有人、有钱、有明确的目标,三者齐备,这件事情做的就很快。

在研究快充数据线的同时,亚旭电子厂也开始做充电插头。

因为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意识到充电插头输出功率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手机充电快慢。

这一点又和曹书杰之前给他们提到的不谋而合。

但这时候他们顾不得去赞叹曹书杰的深谋远虑,亚旭电子厂的科研项目又多了一个。

经过三个多月,连续100多个昼夜的攻关,亚旭电子厂总算拿出了自己的快充充电数据线。

在拿到结果时,曹书旭和许代华他们就进行了实验,结果不言而喻,能完美达到他们的使用需求。

这个结果甚至比oppo前段时间推出的‘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快充还要完美。

在得出这个结论后,亚旭电子厂第一时间抢注相关研究成果的专利,召开新闻发布会。

他们现在就是在抢跑,让其他的手机大厂看到这个结果后,主动和他们联系。

这一波他们赌对了。

在oppo推出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概念手机后,市场的新奇对于这一款品牌的手机销量确实有提升。

其他几个同销量的手机大厂开始着急,他们也急于找到这种技术。

这就叫我有的你不一定有,但是你有的我一定要有。

虽然是强盗逻辑,可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这是必须的。

亚旭电子厂前脚刚发布完新闻发布会,后脚就有手机采购事业部给他们打电话,谈快充充电合作的事。

第1个给他们打电话的就是小米。

这个结果让许代华和曹书旭二人大跌眼镜。

他们万万没想到,当初还想着找曹书杰走后门公关的公司,竟然第1个来找他们合作。

这种成就感让许代华和曹书旭二人瞬间爆棚,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也很认真的和小米进行各种商磋。

争取给亚旭电子厂带来更大的收益。

亚旭电子厂这么快速高效地拿出快充充电设备,同类竞品的公司都有点傻眼。

他们还一直瞄准亚旭电子厂去年推出的那些新款数据线在做文章,想着好好模仿他,再去挤兑亚旭电子厂的市场。

谁也没想到,亚旭电子厂根本没把这块当回事,时隔几个月之后他们又拿出了新产品。

快充数据线。

这玩意和改变数据线的外皮、材质,以及趣味性截然不同,还是有技术壁垒的。

再加上研究这一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他公司可没有亚旭电子厂这样的魄力,上来就砸出一个亿的资金烧钱,没有钱也招不来相关科研人员,在效率上一步慢、步步慢。

等业内听到亚旭电子厂和小米手机谈定合作的消息时,行业内的数据线大厂都坐不住了。

谁也没想到小米手机这么干脆利落。

oppo手机对这一块略有研究后,他们只会供给自己使用,而不会拿出来分享。

这也导致其他的手机厂的合作方还没有这方面技术储备时,亚旭电子厂作为异军突起的新锐公司,在这个关键时间点上出现,就显得特别耀眼。

来找亚旭电子厂合作的手机厂也不只小米手机一家。

一时间,亚旭电子厂成了香饽饽。

甚至还有投资公司主动上门询问亚旭电子厂的产能怎么样?发展资金够不够?要不要投资?

也有同行业公司贼心不死,想着怎么收购亚旭电子厂。

这一块儿反倒热闹起来。

曹书旭给曹书杰打电话说起这些事儿时,就连曹书杰都没想到亚旭电子厂那边还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

但是曹书杰给曹书旭说,亚旭电子厂按照他们过年期间谈的发展路线稳步向前发展就行。

曹书杰也一再给曹书旭强调手机快充只是一个过渡阶段,他们在这方面积累足够的技术后,继续攻关新能源汽车的快充技术。

不排除下一步做充电桩。

如果曹书旭和许代华二人之前还对曹书杰的这个方案有一些怀疑的话,那么他们现在对曹书杰所说的话置信不疑。

曹书杰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看似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和方向,但是曹书旭和许代华二人都清楚,主要是因为曹书杰快他们好几步。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干脆听指挥蒙头往前跑。

其他的都不考虑了。

最坏的打算也无非是把亚旭电子厂折腾进去,最后还能卖个高价,他们也能当富家翁。

而对他们现在来讲,刚分完去年的五成利润,最少的曹书旭也拿到1400多万分红,他们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现在继续攻关这方面,更多的是想着获得事业上的成就感。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