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钱不够用(1 / 2)

石铁离开学院就到了路边的餐馆吃饭,他留意到菜单上的价码,一份套餐需要2块银币。

在这里吃饭的人也很少,且都衣着华丽,不像是街道上往来的普通市民。

回想起自己练武请了两个人辅助,一人一年才60金币,也就够吃这样的套餐三百份而已,完全不够用啊!

系统规定的物价很好计算,也是以金银铜为货币:

1块金锭是1000块金币,或100块十金币,或200块五金币;

1块金币是10块银币;

1块银币是100块铜币,或10块十铜币,或20块五铜币。

共有八种不同的货币,重量大小不一,其中金币是最轻最小最薄,金锭最重最大。

经过他的观察,有钱人的钱袋子里根本没有铜币,而普通人的钱袋子里,则连金币都很难看见。

如果要发展金行,穷人显然是没有利用价值的,只能从富人下手,失败了对富人没有多少影响,成功了却会让富人的财富积累更多。

这完全不符合石铁从小养成的价值观,他不希望自己创立的城市,会在初期就贫富差距巨大。

所以,必须想办法让穷人有钱,至少让他们吃喝不愁,先把食物价格弄下去。

明明蔬菜价格那么便宜,为何餐馆成品价格那么高呢?

回到城主室后,石铁从堆积成山的报告中翻找了半天,才从中搜寻到了详细的信息。

原来随着城市扩张,人口暴增,曾经低廉的菜价,早在二十五年前就迅速昂贵了起来。

曾经几块铜币一把的蔬菜,现在已经卖到了将近半块银币。

迟到二十五年才了解到这个基础问题,石铁瞬间觉得自己不配做城主了。

愧疚和错失良机的复杂情绪,交织出现在他心头,令他根本无法宁静心神,直接就从二楼跳到街上,以最快速度跑到取水小路上。

来到墓园旁,看见记忆中的这里,现在依然还有大片草原,他的心里有了主意。

随手从墓园的景观树上折了一条树枝,他在小路旁二十米外,尽量方正的画出了一个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的框,并写下了两个字:农地。

接下来,石铁又跑去了几十公里外的河边,搬运来一些石头,将方块与小路连上。

回到城主室后,农夫招聘的消息立即就发了下去。

有意思的是,这个消息还没贴到城府外,旧农地的农夫们就带着一些人来应聘了。

从他们的外表能看出来,农夫们带来的人肯定是他们的亲戚,但石铁也没想什么,就直接将那些人聘用了。

当这些新农夫去到新农地开荒,新菜市场也在小路旁建设了起来。

依照旧农地的产量来分析,这块土地成型之后,或许,能勉强足够城市现有人口的蔬菜需求。

它肯定能降低一些菜价,但市民的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的问题,却并未真的解决。

在石铁的认识里,给城府里干活的人,即便不是城市里收入最高的一批人,也肯定比城市大多数人都要更高些。

如果就连这些收入中等的人,在城里都很难养家,那最底层的人怎么办?

一想到城里可能九成人口,都处于温饱线以下,他的眼前就立即幻想出了一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如枯槁,身似朽木的人,混居在狭小的空间里的惨景。

“痛心”,二字不足以形容石铁的心情。

“恐惧”,二字才更加符合他现在的情绪。

身为城市主宰,市民居然连温饱都满足不了,那已经不是同情怜悯的问题了,而是混乱之始。

作为一个饱读史书的人,他非常清楚饥饿会导致犯罪,而大面积的饥饿,则会导致战争。

自从突发奇想创建金行之后,石铁就也无法全身心投入在纳灵之中,一天所有的时间,他都在考虑城市未来。

就好像系统里图标上的红点,没看到的时候,无所谓,看到了,那就没办法无视它去做其他事情了。

翻遍了《万国编年史》,他也没有找到任何合适的办法。

上千册的记录,通篇都是战争和饥饿,仿佛以金丹为主导的社会里,只会存在永无休止的战争似的。

既然从图书馆里的书本里,获取不到任何的帮助,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只能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过去的见识之中。

在石铁的常识里,要解决收入低的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工业化。

作为那段岁月的亲身经历者,他很清楚工业化所带来的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神迹来形容。

将种植收割和初加工农产品,形成工业化流水线产业链,是基础前提。

但问题是,电从何来?

没有电,何来的工业化。

而且,石铁也不会做发电机,他就只知道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电流,但问题是怎么操作,却毫无头绪。

这种事,他决定还是交给学院来研究,他把自己知道的电力知识写了个小本,塞给院长让他找自然科的老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金石环山请大家收藏:金石环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没有电,河流平缓也不能用水力,风又常年平缓,从来不急,外力一个都用不了。

他不喜欢环境污染,所以烧煤烧油的蒸汽机,就直接被他忽略了。

外力不行,那就只能用人力。

一想到这里,石铁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