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妻子与人私奔,小姨子冒充妻子,他说:我要娶的就是你(1 / 2)

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个叫清河镇的地方,这里住着一位名叫余福的秀才,余生积福多好的名字,可已是及冠之年的他却至今还是孤身一人,家中的老父亲看着街坊四邻与儿子年龄相仿的青年都已陆续结婚生子,余老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可无奈儿子对此却一点都不着急,于是急着抱孙子的余老汉便开始主动帮忙张罗起了亲事。

要说这余家也算的上是殷实人家,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富大贵的大户人家,但是余老汉经商了一辈子,也因此挣下了不少家业,比起那些寻常人家可是强上太多了。

自打镇子上的那些媒婆们听说余家老汉在为儿子张罗婚事便都开始闻风而动,因为余老汉已经对外放下话说:“不管是谁,只要帮犬子说成婚事,就会有十两银子的喜钱作为报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了那十两银子的高昂赏银,那些三姑六婆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余福今年二十有一,自幼便刻苦读书,为的就是可以在科举中金榜题名,然后步入仕途当个地方官造福一方,为了这一目标他将所有心思全部放在了读书上,所以对于男女之事一直没有关注过。

就因为这个原因,余老汉前前后后帮他说了好几个姑娘,可是到了余福这里,听完之后,连姑娘的画像都没看上一眼就直接拒绝了。一而再,再而三,慢慢的媒婆们也就没有当初的热情,最后即使有银子的诱惑,也没有一个媒婆愿意继续帮他说亲,毕竟这种事得你情我愿,不然就是把太监急死也没有用不是!

余老汉对此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家中有钱,就算再过几年说亲也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也就听之任之不再管了!

这一天,余福进城与几个好友相聚,众人一起吟诗作赋。中午的时候几人把酒言欢,酒足饭饱之后便各自回家,其实从城里到余福家也就是四五里路程,也用不着什么马车接送。

距离县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观音庙,据说那里的菩萨非常灵验,因此那里的香火也特别的好,方圆几十里的善男信女都会来这里上香祈福。

余福路过这里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想着现在回家也没有什么事,不如过去逛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便哼着不知名的小曲,慢悠悠地向着观音庙的方向走去。

当余福距离观音庙还有不到百米距离的时候,就看见庙宇门口的柱子下面坐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看样子好像是双腿有残疾,在乞丐的面前放着一盏豁口的破碗,一些前来上香的善男信女有时会往里面丢上一二枚无关痛痒的铜钱,算是为自己积福。

但更多的还是无视而过,最多也就是说上一句:“这人真是可怜”。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白衣的妙龄女子,带着一名年纪只有十三四岁的丫环,朝着庙宇门口走去,白衣女子的出现瞬间就吸引住了余福 的目光。

虽然只是一个看不太清楚的侧脸,可就是这样,也让一直双耳不闻窗外事的余福心头一震,在他的眼里,就连对方走路时候的样子都与其他女子不同,感觉带着一股灵气。因此余福不由自主地就多了看好几眼,

白衣女子来到庙宇门口向旁边乞丐所在的位置看了看,紧接着就从丫环的那里取了一枚碎银子,然后俯身丢到了那盏破碗里面。

兴许是银子接触碗的声音格外不同,原本双眼紧闭的乞丐听到响声之后,立马就睁开了眼睛,当他看到碗里的那枚碎银子之后,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还没睡醒的眼睛,紧接着连忙跪下对着白衣女子就是磕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女菩萨,今天真的是碰见活菩萨了!”

白衣女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对着乞丐微微一笑,这一笑如同阳春三月的阳光暖人心脾。白衣女子没有逗留继续向庙门走去,只是当她马上就要跨入庙门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乞丐求饶的声音:“求求大爷不要拿走!”

女子闻声回头望去,就看见一个貌似地痞无赖的男子,将乞丐碗中的那枚碎银子抄在手中,嘴里还笑骂道:“你个臭乞丐来这里乞讨经过大爷的同意了吗?这点银子就全当是你交的保护费了!”

无赖男子全然不顾趴在地上苦苦哀求的乞丐,说完便要转身离去了,白衣女子见状眉头一皱,怒喝道:“岂有此理,那枚银子是我给他的,你凭什么拿走!”

无赖男子平时在这里嚣张跋扈惯了,从来没有人敢多说半句,哪知道刚要离开就听见有人怒斥身子不由地微微一愣,可是当他转身一看,刚才说话的竟然是一位漂亮小姐,随即露出一抹淫笑,说道:“哪里来的漂亮小娘子呀!大爷我到现在还没娶老婆,今日相遇即是缘分,不如就从了我,跟我回家让大爷好好疼爱疼爱你?”

说着话,无赖男子便一脸淫笑的缓缓向女子靠近,欲要非礼,白衣女子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即被吓得脸色发白,连忙向后退了数步,小丫鬟见小姐被人欺负,一脸怒意地挡在自家小姐身前,指着男子的鼻子骂道:“臭无赖,竟然还敢招惹我家小姐,现在赶紧给我滚,要是让我家老爷知道,保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见到小丫鬟如此蛮横,无赖男子倒也迟疑了一下,毕竟像他这样的人从来都是欺软怕硬,眼睛必须放亮一些,他也害怕招惹到惹不起的人物。要是放在平常,遇见仆人都如此蛮横的人家,他便会找个台阶直接退去。可是今天不同,他看了看女子的相貌不由自主地咽了一口口水,把心一横,说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老子难得遇见这么漂亮的小娘子,今天要是放过了,准保会后悔一生,只要你从了我,我保证放你离开,要是不然,可就不要怪我辣手摧花了!”

说着便要迈步上前打算强行非礼,虽然四周围观的香客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见到无赖上前,众人也都是纷纷避让害怕殃及池鱼,由此可见男子的确是有些凶威。

说起来这个人余福倒也真的认识,此人名叫张彪,是县城里有名的地痞流氓,就算是一些大户人家对他也是避而不及,因为坊间传言此人与衙门里的人有些关系,不管传言是真是假,总之像张彪这样的人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招惹,毕竟癞蛤蟆趴脚面,就算不咬人,但是膈应人不是?

眼看着白衣女子危险,余福也顾不上许多,立刻冲了过去将女子一把拦在身后,冲着张彪厉声喝道:“大胆张彪,你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难道你不知道这可是重罪吗!”

张彪看着面前突然冒出来的男子微微一愣,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余福之后,似乎想起什么,迟疑地问道:“你是余公子?可是陈大公子的同窗?”

听到张彪的问话,一时间余福有些不明所以,张彪口中的陈大公子乃是本县父母官陈县令家的公子,没想到张彪还算有些眼力!余福当即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算你还有些眼力,我就是陈公子的同窗好友!”

张彪一听,原本还嚣张跋扈的脸孔顿时一变,满脸媚笑的地说道:“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都怪小的有眼无珠,这才得罪了这位小姐,既然余公子出面,大家又都是熟人,不如就让这件事就此作罢如何?”

余福也是聪明人,自然懂得什么叫见好就收,于是点头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张彪兄弟高抬贵手,改日在下请你喝酒!”

张彪听后也没有多言,竟然直接转身离开,丝毫不拖泥带水,看着张彪渐渐远去的身影,余福暗暗吐出一口长气,然后转过身对白衣女子拱手说道:“这位姑娘,下次要是在遇到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像今日这般意气用事,置自己安危不顾,这样实在有些欠考虑。”

女子此时也知道自己刚才有些鲁莽,如果不是面前的这位公子仗义出手,自己今日怕是凶多吉少,女子红着脸柔声说道:“多谢公子仗义出手,此番恩情小女子感激不尽,还未请教公子大名?”

余福心中大喜,自己等着就是这句话,于是赶紧拱手回道:“在下姓余,单字一个福。家住清河镇。不知姑娘贵姓,家住何处?”

被余福这么一问女子小脸顿时羞红,绯红的脸颊就像贴着两片桃花,娇羞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地想去怜爱。女子低头细声说道:“小女子姓姚,家住石桥镇。”

余福闻言,默默将这些牢牢记在心中,不由地也计较一番,石桥镇距离清河镇也就十七八里的样子,也不算太远!

余福目不转睛地盯着女子,想将女子的相貌也牢牢记在心中,女子见余福如此这般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原本羞涩的脸颊此时更是红的像牡丹一样,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身边的小丫鬟拉了拉她的手,小声说道:“小姐,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没有上香呢!’”

女子被丫鬟这么一拉才缓过神来,在小丫鬟的搀扶下缓缓朝着寺庙里走去,看着女子渐渐远去的背影,余福突然冲着女子喊道:“姚姑娘,我一定会找人上门提亲,然后十里红妆娶你过门!”

女子听到如此赤裸裸的示爱,忍不住地回头看了看站在远处的余福有些不知所措,小丫鬟见自家小姐被人当街示爱,皱着眉头说道:“我看你和刚才那人都是一丘之貉,哪有第一次见面就要去提亲的呀!登徒子赶紧离开,不要打扰我家小姐上香求佛!”

余福看着已经进入大雄宝殿的女子,神情呆滞,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他看着寺庙的方向想了想,心中好像决定了什么,扭头便向家的方向跑去!回到家后,气喘吁吁的他直接找到父亲神情严肃的说道:“爹,我今天看上了一个姑娘,还请爹爹帮我去提亲。孩儿今生非她不娶!”

余老汉听到儿子主动要求提亲心中自然高兴,根本顾不上其他连忙问道:“那你可知道对方是哪家的姑娘?你告诉爹,爹马上就找最好的媒婆帮你去求亲!”

余福没有丝毫隐瞒地将寺庙前的事情说了一遍,余老汉听后‘哈哈’大笑道:“没问题,这件事包在为父身上!”

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余老汉说完便立马出门,亲自去找媒婆,让媒婆快点去石桥镇提亲,为了不失礼数余老汉还特意买了很多礼品让媒婆一并带过去,毕竟礼多人不怪!

过了没多久,媒婆就满脸笑容的回来了,见到余老汉一脸兴奋地说道:“恭喜余老爷,贺喜余老爷,石桥镇果真有一户姓姚的人家,令公子的眼光就是好,那家小姐我看了,那叫一个漂亮,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一样,真的是美若天仙。我跟那家人一说来意,对方家长就立马同意了,余老爷您就等着抱大孙子吧!”

余福在一旁听的是心花怒放,一想到那名白衣女子,心中就会燃起一团火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