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撒狗粮(3)(1 / 2)

经过了方嘉怡剽窃事件,傅黎这学神的桂冠也越来越盛名,很多时候,武大的学生见到她之后,都不直呼她的姓名了,直接以“学神”为名,可以说是绝对的风云人物了。

不过,傅黎倒是觉得,这样的情况不太好,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她总觉得暗地里有一股看不见的风波,正渐渐向自己蔓延。

除此之外,傅黎也正式参与进了科研B组的项目当中,完全是以实力说话,以她脑海中的储备知识,一点都不弱于其他组员。

在这样的紧张气氛当中,傅黎收到了自开学以来,第一封来自虎台县的信,这信出乎意料的是,不是K学组的组员们邮寄过来的,反而是已成气候的赵斌邮来的。

看到信封上的名字,傅黎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印象中赵斌的文具店开的不错,在她来武汉之前,就已经开了两家分店,地址皆在重点高中的门口,盈利相当的可观,甚至于赵斌还夸海口,以后她的学习文具他都一口气包了,以此来报答她的知遇之恩。

别的不说,就说傅黎现在用的硬壳笔记本,都是来自于赵斌的赞助呢!

因此,看到赵斌的加急信,傅黎自然有些纳闷。

在打开信封之后,傅黎扫了两眼之后,便去实验室抽出最近的报纸查阅了一番,这实验室每天都会有新的报纸和杂志送过来,有一些是赵教授花钱订的,有的是一些杂志社友情赞助的,目的无非是要学生间了解外界的情况,总不能光顾着学习研究,连外界的发展情况度不知道吧?

他们都没时间和精力看电视,看报纸是章程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由于订阅的报纸种类多,傅黎每天下午花一个小时了解时事,渐渐成为一个习惯。

傅黎这一次翻阅的是经济新闻方面的报纸,果然如赵斌所说,国家对各种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邻省的小学生作业本、圆珠笔等商品价格,半年都没批下来,学生开学了还没安排生产!看着报纸上的这则新闻,傅黎这才真正意识到现在国家对价格管理统得有多死。

按照现有政策,确定或改变一种商品的价格,程序复杂,周期很长。工厂试制出一种新产品,提出成本资料和出厂价意见,先报工、商两个公司协商,再报工、商两个局协商,还要报

市物价局或中央工、商两部批准。经常是新产品试制出来了,价格几个月批不下来,致使企业无法安排生产,真是官僚主义害死人啊。

价格统得过死,商品价格不能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迟早要出大事。

历史上“价格闯关”没闯过去,通货膨胀却来了。

前世这个时候,她还忙着复读,哪里有时间去关注这些东西,不过印象中,好像是什么都东西都在涨价,所有人都在疯狂抢购。在这场风潮中,傅老太太也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席卷全国的抢购大潮中,她居然一下子买了三百多包火柴,最后因为受潮划不着,不得不全都扔了。

当然在骂的过程之中,还不忘把所有的罪责都丢到她的身上,说她是丧门星,给家里带了霉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