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最牛逼的学生(2)(1 / 2)

听着李老师这么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了起来。

这些家长们可不像邵父那般冲动,有的人早就注意到了黑板上了成绩罗列,从上至下,那分数皆是触目惊心,试问有哪个人看到了这些人的估分,手脚不会剧烈的抖动?

当然,也有家长怀疑,这估分是不是在吹牛逼啊?

吹牛不上税吗?

是不是早知道考不上,所以破罐子破摔,想在今天露一把面,胡写一通?

可是,从孩子们的话里听来,人家预考的时候,考的成绩和这估分的成绩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说,这些估分的成绩和后面报考的大学志愿,八成是没有水分的,含金量十足,让人惊骇不已。

再和孩子们深入谈了一下,K学组这个学习小组便脱颖而出。

傅黎这个学神,就是K学组的组长。

最关键的是,那个叫顾惜时的俊小伙,兼顾着K学组的副组长,那成绩也不差,同样是报考武汉大学,黑板之上,两位的名字和信息一上一下两行排列,可算是万众瞩目。

在底下,傅黎在书写的过程之中,特别按照估分成绩的排列顺序,从上至下而写,前面的人基本上都是K学组元老级的人,唯独一个叫孟娇的女孩子例外,占据第15名,将五位K学组的骨干组员挤在了下面。

对于孟娇的成绩,傅黎没有什么意外。

这一世,孟娇没有经历家庭变故,成功的参加了这一届的高考,她的成绩如此优秀,傅黎心里也是有数的,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她费尽心力的出手。

如此说来,解了她父亲的牢狱之灾,同时换来优秀的人才,这笔买卖绝对是值当的。

在傅黎心里,除了她亲自带出来的二十位组员之外,入了她眼的一共就三个人,一是顾惜时,二是崔诺,三就是孟娇了。

什么?

你觉得这些人太少了,根本无法让她如愿桃李满天下吗?

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俗话说,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她要的就是一个精字,这些人一旦像渔网一样撒出去,那成果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更何况,还有不少K学组的普通学员在呢?

这些普通学员,也许考不上名牌大学,然而最次的,也考上了大专。

80年代大学生横等于“铁饭碗”,包分配,想想这其中的含金量。

大专横等于优秀硕士毕业人才。

因为刚恢复高考,又恰好碰上教育改革,因此这时候的大学本科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率往往还不到十分之一,就连考个专科都极为的困难,大学专科因此也有一定的含金量,而且这个时侯的大专就业无压力,不少高层领导原始学历大多都是专科。

“刚刚我们改了志愿,要不再改回来吧?爸觉得,还是那孩子说的靠谱点。”

“我们也改回来,啧,这有能力,谁不想往好的学校考。”

“是啊是啊!”

不少学生家长都开始变卦,开始带着自家孩子,将高考志愿又重新改回了傅黎所建议的学校。

由于大多数人都怕落榜,都尽可能往低报,难免拉低了升学率。

他们这一改回来,从黑板上的情况统计来看,十一中今年的升学率又拉上去了不少,那闪亮亮的成绩,显得更耀眼了。

等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孟校长过来巡视,看着黑板上的那些数字,眼睛都高兴的眯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