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朝政废白籍土断,五斗米晋国纷乱(1 / 2)

第595章 朝政废白籍土断,五斗米晋国纷乱

且说晋国自从司马道之掌权以来,朝政日渐荒废,甚至最后与天子司马曜一同玩乐,奢靡至极。

因为太过于贪图玩乐,使得司马道之无法长时间处理政务,便将所有政务交付于其子司马元显。

及后司马曜醒悟,想要重新夺回朝政,却被司马元显联合与司马曜有嫌隙的张贵人,将之捂死榻上。

司马曜死后,司马元显父子拥立了皇太子司马德宗继位。

可笑的是,司马德宗智力缺陷,就连冬夏的都无法区别。

因此司马德宗继位后,晋国皇帝的权力再次大大下降,使得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已经自立,不受君命。

朝内的权力也完全的落在了权臣之手,即司马元显父子。

多年来以司马父子为首的上层朝贵昏庸享乐,丝毫不顾地方的发展。

使得地方豪强横行霸道,官吏形如豪强鹰犬,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

而底层侨人则是深知从此要负担沉重的调役,所以二者都从心底里不愿意接受土断。

为了解决国内的侨旧矛盾,晋廷便多次实行的“土断”的政策。

因为白籍之人没有土地,所以并不存在缴纳赋税一说。

桓温、谢安都推行过此策,实行后,一时间财阜国丰,豪强肃然,国内矛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随着孙恩进一步攻克会稽郡,攻杀会稽太守王凝之,五斗米起义抵达顶峰,孙恩的部众因此增至数十万人。

只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三吴八郡皆反。

其中,北人中的上层豪族成功在当地拥有了大量的田地庄园,而下层百姓则多沦为了豪族的部曲、佃农。

即以土著为断,重新整理户籍,将当地百姓不再分为侨人、旧人,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

时晋国的郡县官员大多不是被杀就是弃郡逃亡,于是孙恩据守会稽,自号征东将军,称自己的党众为“长生人”。

可是随着时间再次推移,接受土断的侨人开始回过味来。

而因为侨人是白籍,所以不需要缴纳赋税,而一直居住在当地的旧人却承担着大量的赋税,形成了侨旧矛盾。

此时百姓怨恨朝廷不作为,人心动荡,于是三吴八郡之间,不断有人响应孙恩的叛变。

原先在北方是望族的大族,经过土断后,竟然丧失作为北来高门的标帜,沦为普通士族。

晋廷得知消息后,连忙派遣徐州刺史谢琰与镇北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

凭借自己五斗米道江南道教主的身份,率众乘机从海岛(舟山群岛)攻入上虞,攻杀了上虞令,正式宣布造反。

此举极大激起当地门阀和当地百姓的愤怒不满。

及至司马元显强行征召征调,因三吴门阀免除官奴身份成为佃客的广大民众,进入建康以充实中央兵员作为“乐属”。

于是在当地广有名望,深受土断之害,已经沦为普通士族的原琅琊孙氏孙恩。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次北伐的失败,使得北人不得不在当地生根发芽。

再有晋廷创立之初,为了管理南下的被人,设立大量的侨郡桥县,专门设置一种户籍称之为“白籍”。

孙恩在得八郡响应下原打算攻陷建康直接推翻东晋。

可在知道晋国名将刘牢之来袭,已经兵临钱塘江时,心生畏惧之下,就打算放弃之前的豪气,只想要割据会稽,以钱塘江为界限,与东晋朝廷分庭抗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