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白国怒群情激奋,白兵出朝廷对策(1 / 2)

第486章 白国怒群情激奋,白兵出朝廷对策

平南七年

白国得到了国主与太子被朝廷软禁的消息,白国朝野震惊,整个白国民间更是如烈火般燃起。

有学子召集万民书,加盖手印,呈上白宫,请求出兵雒阳,解救国主。

有富商尽纡家财,购置物资,奉献到白国军营外,请求为白国正名。

更有白学数百上千的学子,静坐于白宫外,只为了表达白国上下一心的决心。

而白宫内部,更是争吵得如街头的菜市,没有一点士人风度。

“如今王上被朝廷软禁,我等应该召集国民,奋起救之,否则何以回报王上之恩。”

“公孙大人,末将请战,不救回王上,末将誓不回转。”

“公孙大人,不可啊,兵者国之大事,不可轻动,臣以为,应该打听清楚雒阳的情况,与雒阳的王上和太子取得联系,看看他们怎么说。”

“是极,我白国向来不主动动兵,如今若因为一则传言,就擅动刀兵,恐会被朝廷猜忌,还是要谨慎一些。

毕竟当今天下,只有我白国一家实权诸侯王,别被授人以柄,与刘氏产生间隙。”

“公孙大人···”

公孙白焰坐在陛阶之下的坐榻之上,看着殿中不断产生交锋的诸臣,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白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府治国,即在白府中处理政事。

自从炎汉建立以来,时任家主白康认为如此规模,再称之为白府,已不合适,遂决定废除府议,改为白宫,称之为殿议,一应规制,与朝廷诸侯王对等。

不过虽然名称变了,但内核并没有变动。

仍旧是以白宫治国,是为宫廷政治。

整个大殿的布局,与雒阳朝会大殿差不多,只是规制比之小了许多。

由于白王和白公没有归国,故而陛阶之上的两个坐席,一直空缺。

白焰看向一言不发的国相苏浙:“国相有何见解。”

苏浙拱手道:

“老臣只是一介文吏而已,并不能通全事,故一应决定由公孙决定。

公孙认为该打,老臣必竭尽全力,筹措粮草,支持公孙。

公孙若认为不该打,老臣必安抚臣民,以免群情激奋。”

白焰回礼,算是认可了苏浙的说法,又看向国尉原野。

原野同样施礼道:“老臣与国相一样,一切听从公孙吩咐。”

随后秘书监、尚书令、御史中丞等重臣要臣都出言,以公孙白焰的决定为最高指示。

“臣等恭谨听命。”

白焰从座位上起身,四十多岁,正是年轻力壮之际,只见他朗声道:

“好,既然诸公都想听本公是如何决议的,那本公就说说。

根据线报,朝廷此时已经被司马氏掌控,天子沦为傀儡,王上和太子都被司马氏软禁于雒阳白府,以重兵把守,根本传不出一点消息。

若我等一言不发,毫无动静,定会被司马氏轻看,甚至于加害于王上,这是我白国不可以容忍的。

自秦汉以来,天下未有敢触怒我白国者,司马氏是这第一个,本公希望,也是最后一个。

故,本公决定,择日出兵,直捣雒阳。

此战意在逼迫司马氏放还王上,所以与寻常战事不同。

本公决议亲征。”

“谨遵公孙之命。”

“国尉!”

原野出列道:“臣在。”

“向白国颁布全国征召令,召集卸甲老卒归营,本公要以大势,压迫司马氏,也趁此机会让天下人知道,白国不只有仁义忠信,还有强兵利器。”

“臣遵令。”

随着加盖有白国国印的征召诏书发布全国,整个白国都动员了起来,在城池中以及乡野中,原先解甲归田的老卒,纷纷前往朝歌白国军营报到。

甚至一些已经出国经商的老卒听闻消息,也纷纷赶回白国,入伍列队。

有没参过军的白国青壮,请求加入军队,但被白国官员拒绝,因为,此时的兵力已经够了。

三月二日

白国五万人整装待戈,随时可以出征。

白焰身着甲胃,登上誓师台,看着下方肃穆的军阵,以及四周观望的白国百姓,大声道:

“白国自高祖封立以来,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从周朝封邦建国以来,有千年不止。

白氏世代为王,自问从没有苛待国民的举动;自问从没有反叛大汉的举动。

甚至在两次天下危乱之时,协助光武、昭烈,扶鼎再造,其功不可谓不煊赫,其德不可谓不仁义。

可如今,朝廷不问缘由,不看过往,擅自囚禁我国国主,阻止国民前往探望,这不是背信弃义,又是什么?

今本公发兵,一为向朝廷讨要一个说法,二为迎回国主、太子,展示我白国的国威。

白国,威武!”

“白国,威武!”“白国,威武!”“白国,威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