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庙号争议(1 / 2)

第329章 庙号争议

永和二年

刘保的乳母宋娥因“构奸诬罔”之罪被坐实,刘保便收回了她的山阳君印绶,并将她放逐至田舍。

而宦官李刚等“九侯”也因与宋娥相互收受贿赂,受到牵连,均被遣至封地,削减四分之一的租税。

永和四年

此时刘保对于政务已经相当熟练了,也能够看清楚周围人的用心,很少有能够逃脱他的眼睛的东西。

中常侍张逵、蘧政等宦官恼怒贤臣梁商和贤宦曹腾等人不给自己面子,甚至向刘保弹劾自己的罪行,便合谋诬陷外戚梁商和内宦曹腾、孟贲等人勾结谋反。

梁商是梁皇后的父亲,被封为大将军,但是为人却十分谦虚,只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凭借外戚的身份才当上大将军的,因此常常谦恭温和,虚心荐贤,经过他的手,举荐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才。故而受到朝野的一致称赞。

而曹腾和孟贲两人又是朝野皆知的贤宦,不仅在中常侍任上不贪恋权势,还为官清廉,是少有的有称誉的宦官。

因此刘保对于张逵等宦官的诬告完全不信,反而谴责这些宦官善妒,让他们好好做事情,下不为例。

但是张逵等宦官并不死心,在失去理智之下,妄图假传圣旨行事,最后事情败露,刘保将他们全部处死。

永和六年

大将军梁商薨逝,刘保便改任其子河南尹梁冀为大将军。

但是梁冀却与他父亲截然不同,上任之后便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刘保收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举报奏书,引起了他的不满,但是由于不清楚梁冀的党羽究竟有多少,因此没有动作。

汉安元年(永和七年)

刘保为遏制梁冀党羽,派出八使“分行州郡,表贤良,显忠勤;其贪污有罪者,刺史、二千石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

很快在八使的调查下,各州郡的诸多梁冀与宦官亲党都浮出了水面,在八使的弹劾下,刘保将他们全部革职查办,但是由于皇后梁妠的关系,没有惩办梁冀。

此后刘保又在李固的建议下,下令让全国各州郡检举那些不称职的地方官员,凡是“政有乖枉,遇人无惠”的官吏,免除他们一切职务。对于那些犯有罪行的官吏,即刻逮捕入狱。

一时间,整个官场为之一清。

在刘保的精心治理下,整个大汉欣欣向荣,一扫安帝时期的乱政以及中间的一段混乱状态,大汉好似又重新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但是这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之下,却蕴藏着极大的危机。

只是因为如今刘保能够理清上下之间的关系,平衡各方之间的势力。使得危机暂时被压制住了,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消失,只需要一个引子,就会集中的爆发出来。

建康元年(汉安三年)

八月六日

年仅三十岁的刘保在处理政务时,突然在南宫玉堂殿前殿倒地不起,当天夜里南宫响起九声丧钟,大汉的天子刘保崩逝。

七日

群臣聚集在崇德殿,商讨刘保的谥号,最后商定为“顺”,克将君美曰顺;慈仁体民曰顺;好恶公正曰顺;德协自然曰顺。

这是极好的上谥,意为刘保在位时候的清明统治。

梁皇后抱着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刘炳,端坐在高位之上,此时此刻,她感觉到异常的无助。

刘炳并不是梁皇后的亲儿子,而是虞贵人之子,因为皇后无子,又为了皇位的继承,从小就被养在淑房殿,作为梁皇后的儿子。

一个女人,才死了丈夫,如今儿子又小,躺下的几十个男人正在商议自己丈夫的功绩与错误,而自己的兄长因为犯了错,被先皇禁足,直到此时都没有出来。

按照大汉的礼制,只有等待群臣评议完先帝的谥号,新帝的继位,皇后的晋升等一切事务才能够进行,而为了不扰乱朝政的处理,评议会议通常会限定在三日之内,而一般来说用不了三日,半日就够了。

只有安帝崩逝,为了不让阎皇后乱储,再加上安帝的争议极大,群臣才压着第三日,将安帝的谥号确定下来。

太尉作为百官之首,此时有着绝对的权势,赵峻将商定好的谥号通过宦官,呈交给梁皇后过目,然后将其以天子治丧议会的名义昭告天下。

真的就是过目,毕竟梁皇后还没有晋升为太后,并无任何权力做出改变,除非堂上有自己的人,才可能与群臣争论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