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贵霜高僧,归程(1 / 2)

第298章 贵霜高僧,归程

在贵霜国北部的马拉坎达城,蔡愔等人在贵霜王派出的护卫的带领下,找到了正在宣讲佛经高僧。

高僧有两位,据贵霜王所说,两位高僧结伴而行,每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来宣讲佛经,两人相互轮换,相互辩经,在贵霜国内留下了许多的传说。

其实从贵霜王内心来讲,他实在是不愿意将这两位高僧拱手让人,因为自己也是礼佛之人,国内有高僧驻足,代表着佛在凝视着他的国家,这也是他离佛最近的日子。

但是身为一国之君,贵霜人的王,他十分清楚,对他最重要的是什么,从传承下来的知识中,他明白,要想为贵霜人找到前进的路途,唯有手中的刀剑和胯下的战马。

高僧或许很重要,但是远没有大汉先进的武器技术重要,听说大汉已经将匈奴人打到了北海之北,可见汉人的武器有多么犀利。

比较起来,高僧可不能为他开疆拓土,而且再说了他离天竺如此之近,可以很轻松的再请一个高僧过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马拉坎达,一座高台之上,两位将头发剃光,穿着天竺佛教徒典型的僧衣,在蔡愔在贵霜国已经待了很多天了,在如此浓烈的佛文化的熏陶下,他已经清楚了这些僧衣的来历。

听一旁信佛的士兵说,佛教的僧侣穿衣不能超过三层,由里至外分别为第一衣,安陀会;第二衣,郁多罗;第三衣,僧伽黎。

相传这是释迦摩尼规定的,而且僧衣的颜色也不能用正色,即纯色(单一的颜色,比如纯白色,黄色,红色,绿色等等),要用“坏色”(非单一纯正颜色)。

因此,天竺僧侣上衣以黄绿为主,下身裙子近乎红褐色,如此,红黄两色就成了天竺僧衣的规制。

而天竺因为天气几乎没有严寒的时候,为了除热,所以往往僧侣的僧衣穿着,是用坏色的,轻便透气的,长宽布,将自己包裹全身,单单只袒露右边的肩膀。

说实话,蔡愔对于这些规定无法理解,袒露臂膀以示人,在儒家里叫做无礼,只有射箭、练武时,为了方便,才同意人袒露臂膀。

而且还要剃发,这简直是蔡愔不能容忍的,此为大不孝,在大汉,只有犯了重罪的人,才会被剃发,这是一种刑法,被称为髡刑。

不过如今他又有求于人,所以他只能将心中的不适强压心底,反正自己又不信佛。而且为了防止同行的同伴出错,在前来法场时,他特意叮嘱众人,不得流露出对佛文化的不敬,不然回国后,定会参他一本。

等到午后,法会终于结束了,两位高僧下了高台。

他们从早上来,两位高僧已经在台上讲了几个时辰了,蔡愔又听不懂,只能强硬着在下面装模作样的聆听,而一旁的一行同伴早已经睡了好几觉。

不管蔡愔怎么提醒,始终的阻挡不了众人犯瞌睡,最后也只好作罢,随他们去吧。

看见两位高僧终于下来了,蔡愔立即拉着秦景凑上前,行礼道:“在下自东土大汉而来,想为大汉求解佛门真经,请两位高僧远赴东土传经。”

两位高僧一位叫摄摩腾,一位叫法兰,两人都是从中天竺来到贵霜传教的佛门高僧。

他们听着秦景的翻译,又看着蔡愔与众不同的礼仪,从这套礼仪来看,那个东方的大国,应该是一个传承十分古老的国家。

两人单手行礼道:“高僧不敢当,只愿为我佛的信徒,传经解惑。”

这是经过秦景翻译的话。

蔡愔一听心中有了办法:“两位都是佛门的得道高僧,对于佛经的理解已经少有人能及了,所求的不过是让佛陀的荣光照得更远。

在下贵霜行走多地,所视所行,皆是佛门样式,这里的百姓,所思所言,皆是佛言佛理,在我看来这贵霜已经是处于佛陀的庇护之下了。

佛说要让世人无苦难,无饥饿,无生老病死。如今贵霜的百姓已经享受到了佛的荣光,可是大汉的百姓根本就没有见过佛是什么。

那里对于佛来说,是一片虚无之地,为佛传播荣光,是每一个佛门弟子的责任。我们的皇帝陛下,从西域人的嘴里听说在这里有一片佛的国度,因此派我们前来寻找佛的代言人,前去大汉为他讲解佛经。

为大汉的百姓消解苦难,这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还请两位高僧能够不辞辛苦,随我等远赴东方,传播佛的荣光。”

摄摩腾两人听着秦景断断续续,又缺缺巴巴的翻译,如果是常人,可能实在是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在这里的人都是这个世界上数得上名的人杰,自然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