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维天有汉,紫微闪烁(1 / 2)

第295章 维天有汉,紫微闪烁

建武三十年

自从上次匈奴联合鲜卑入侵辽东,被辽东太守祭肜击破,全军覆没后,鲜卑从此畏惧汉朝。

之后鲜卑遣使来到雒阳,表示愿意臣服大汉,并开始朝贡,刘秀遂在辽东设立鲜卑都护,处理鲜卑境内事务。

九月

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等率众鲜卑贵族来到雒阳向刘秀朝贺,表明鲜卑正式归附大汉。刘秀封于仇贲为鲜卑王,满头为归汉侯。

建武中元二年(建武三十三年)

东边有小国,跨洋而来,觐见天朝,刘秀接见东边小国使者,使者表示愿意成为汉朝的藩属国,世世代代为大汉称臣纳贡,请求汉皇赐名。

刘秀见其人矮,不过汉民脖颈,便以“倭”为民,遂赐“倭国”。并向倭人“赐以印绶”之事。

倭国使者喜不胜喜,又请求汉皇赐封,刘秀便赐封为“倭奴王”,并赐金印,上刻“汉委奴国王”。

等待倭国使者将金印奉回国内,交给倭国国王后,整个倭国因为得到了大国册封而举国大喜。

二月

汉帝刘秀在雒阳南宫前殿崩逝,享年六十二岁。

刘秀在逝世前留下遗诏:“朕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要俭省。各地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也不要徒损国力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三月

太子刘庄在高庙继位,群臣为刘秀上谥号“光武”,是为大汉光武皇帝。

光武帝于乱世中再兴大汉,其功可比高祖、武帝,故而在群臣和众诸侯王的共同决定下,立庙,上庙号“世祖”,全称是为大汉世祖光武皇帝。葬于原陵。

光武帝刘秀从南阳随兄起兵以来,久于戎马生涯,厌倦打仗,并且深知国家疲敝虚耗,很想卸去重担轻松一下。

于是在平定陇、蜀以后,不是形势紧迫,很少再谈用兵的事,将所有的心思全部都用到治国理政中去。

每日早晨上朝办公,日影西斜才停止。屡屡召集公卿、郎、将,讨论经书的道理,半夜才睡。

刘秀虽然击败了其他争夺天下的蛟龙,荣登大宝,但是行为举止却一直小心翼翼,只怕有所失误,对国家造成了什么不可挽救的危害。

所以他才能对政事有清明谨慎的认识,在他执政的三十二年里,总揽权纲,审时度力,所行所言竟全无过错。

对待跟随他打天下的有功之臣,没有刻薄,反而为了保护他们,赐予了极大地殊荣。他深知治理国家需要靠文官,而不是武官,因此他让这些武官功臣卸下了职权,任命文官处理国政。

等到天下平定后,他下令收藏武器,精简士卒,马放南山。虽治国之道不能和古代圣贤相比,但毕竟也是偃武息戈,讲求文治。

他对待百姓如同春风那样温和,对待贪官污吏和不法豪强如同严冬那样冷冽,在他的治理下,豪强不敢肆意妄为,百姓得到修养保护,有才能的官吏得到提拔任用,没有德行的人被批评免职。

取得天下后,他没有随意的对周边的外族用兵,反而运用柔和的手段安抚他们,但是却并不是一味的退让。

异族若是入侵,他就将他们打得鼻青脸肿,异族要是想要交好,他就派出使者打消他们的顾虑,于是在这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手段下,自新莽以来脱离的周边异族都基本上重新回到了大汉的怀抱,只有西域,因为实力的原因,没有解决。

这就是平定乱世的天命之子,挽救华夏的不二之君,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再兴大汉的刘氏子弟,大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十月

白国传来讣告,白王白室薨逝,享年九十四岁,依据白国提供的谥号,同意上谥号为“光成”,是为白光成王,白国世子白琪继承王位,得到朝廷的同意,册封。

【世系】

武祖(享龄五十五):姒姓白氏罴【遗言】:武儿没想到吧,善待家臣。

襄祖(享龄六十三):姒姓白氏武【遗言】:桓儿加油!重视学堂传承。

桓祖(享龄四十一):姒姓白氏桓【遗言】:姬瑕你个坑货,你txx。

···

文定祖(享龄九十六):姒姓白氏贯【遗言】:王朝百年替,白氏万万年。

光成祖(享龄九十四):姒姓白氏室【遗言】:刘氏二兴,此天命也。

白室是白贯第二个儿子,与故世子,大汉宣国公白宣一母同胞。原定白宣将成为白国的继承者,但是白宣亡于追寻大道之路,白室不得不顶替白宣继承白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