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谱系,我们不一样(1 / 2)

第278章 谱系,我们不一样

三月

刘秀下令调冀州牧窦融为大司马,幽州牧朱浮为太仆领尚书事,益州牧吴汉为大将军。

如此调任后,天下再无一个州牧了。

四月

刘秀下令改州牧为刺史,任命太中大夫、尚书仆射白黎为冀州刺史···

六月

朝廷下诏:命各州郡县乡,检查核实开垦田亩以及户口真实数目,如有瞒报严惩不贷。

又下达了以司空府为主导,各二千石府衙部门配合,每三年一次的各个府衙的二千石长吏的考核,改为一年一次,其中核查田亩人口的政绩占绝大比重。

白黎带着随从和侍卫,轻车简骑一行十余人向着河北而去,他准备将自己的目标着重放在太行山以西,因此决定在信都设立自己的临时治所。

但是他并没有直接前往信都,而是先前往白国,面见当今白王,也就是他的二伯白室,想要得到家中的支持,而他也十分确信自己能够得到家族的支持,因为抑制豪强的政策与家族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虽然白黎已经算是白氏的三代子了,按照白氏的规定,在他这一代后,自己的儿子就要沦为公族,意为要脱离白氏,单列一族谱。

因为按照白氏的划分,神印三代而失,荣耀三代而逝,自己是白麟的二子,白麟是白宣的二子,白宣是白贯的嫡子。

以家主为中心,自己刚好处于白贯的第三代,若是白宣成为家主的话,那自己儿子们就可以再延长一代。

但是还没等白宣继承家主位,就逝于雒阳,世子毕竟不同于家主,因此就算如今白王怜惜白宣一脉,愿意主动将白宣的嫡子白麒立为世子,但是自己的儿子也没理由划为三代之内。

而自己这一脉,继承的是父亲白麟的文成侯的爵位,而自己祖父白宣也有人祭祀,也就是被皇帝封在了雒阳周边的宣国公,目的就是为了奉祀白宣。

由于白宣是在绿林军攻打雒阳的时候突然病逝的,这使得绿林军几乎没有费力气,一日不到就拿下了雒阳这个坚城。

再加上白宣在关中和关东百姓中的名声,顾忌在当时对于绿林军来说还是庞然大物的白国,因此刘玄以汉室的名义,抛弃了王莽对于白宣的敕封,而是重新追封白宣为宣国公。

刘秀登基后,沿用了玄汉的封赏,在雒阳东郊五里之外设置了宣国公庙,因为白宣嫡子白麒继承的是白国的王位,而白宣的次子白麟继承的是文成侯的列侯爵位。

所以宣国公的祭祀就由白宣的三子白麣奉祀,虽然是国公之位,但是食邑是真的少的可怜,刘秀只是将宣国公庙周围的百户人家作为宣国公的食邑。

但是由于白宣在关中和东郡的为民做主的政策和行为,使得许多来雒阳的关中、东郡百姓只要路过,都会来上一炷香,因此宣国公庙的香火还是比较繁盛的。

再加上白麣继位后,除了家中基础的用度外,又将所得食邑和香火钱大半拿出来开设私塾,救济周围赤民,修桥铺路,使得宣国公庙周围的人,对于宣国公愈加尊敬。

而白麣之所以这么轻车熟路,是因为白国对此早有方法和经验,就是用这一套办法,使得邯郸西北十多里的毅世子庙,不凭借白国的资助,在当地香火燃烧了数百年。

朝歌,城北白府,白王府邸

“外臣白黎参见白王,白王千年。”白黎对于白室恭敬的行礼道。

白室抚着白胡子,脸上的皮肤因为年纪大了皱成了一团,笑眯眯的看着白黎规矩的行礼,对着一旁的白麒说道:“这小子和你父亲,以及二兄是一模一样,行止不逾矩。”

白麒今年也五十有三了,在外面也是可以当曾祖父的了,但是今年他最小的一个儿子才十岁,嫡子才结婚不过一年。这是因为白氏一向遵从着从商周时期传下来的更合理的晚婚婚俗。

从汉初开始,为了尽快增加全国人口,朝廷规定女子年满十五就可以成亲了,就要算一个人口,需要缴纳人头税。

而年满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就要缴纳五倍的赋税。

因此从汉初开始,女子一般十五六岁就被家中嫁出去,为的就是少交赋税,所以全国大多数新娘都是十五六岁。

那些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都没有出嫁的都是一些大族女子或豪商女子,家中承担得起超出的人头税。

而白氏,大多数白氏子都是二十多岁才娶妻生子,娶的夫人也多是二十多岁的女子,这也是白氏子的夫人多是大族女子和豪商女子的原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