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常节使又要赚钱了(2 / 2)

长安好 非10 302 字 22天前

去年种植宿麦之前,江都府衙也向他们保证,若来年收成不佳,不会催他们还粮,也必会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用粮。

如此之下,众人才得以安心。

种植宿麦,是常岁宁和江都官员,以及一众农学者们反复商榷后的决定,江都司田处为此更是筹备良多,而非盲目施行。

那些流民,有很多是从更南边逃难而来,基本没有种植宿麦的经验。但有一点好,他们愿意听从安排,并勤勤恳恳地对待自己分到的每一寸田地。

去岁年终时,江都接连下了几场雪,眼见大雪覆盖了麦苗,有不少农者扑到田间痛哭,认为麦苗必将就此冻死田中。

得了官府再三解释劝慰,他们只勉强信服。一直等到积雪消融,眼见麦苗趁着春日东风茁壮生长,农者们才真正心安。

天公作美,这是个风调雨顺的丰年。

夏日至,麦穗渐黄,农者们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头穗子,用粗糙的掌心搓了搓,再揉一揉,而后用力一吹,见得掌心中饱满的麦粒,不禁喜红了眼眶。

收成之后,他们还清了去年赊借的粮,交了税,家家户户依旧余粮颇丰,足以支撑家中大半年的吃用。

这场夏收,解决了许多百姓的燃眉之急,也让江都的粮仓充实许多,司仓处的官员无不狠松了一口气,只觉终于熬出头了。

别看他们出借百姓粮食时显得很阔绰,实则他们比谁都虚。

当初江都粮仓被徐正业挥霍了大半,加上一场洪涝,常岁宁接手时,存粮已所剩无几。出借给百姓的粮食,大多是东拼西凑而来,或是以蒋海为首的富商们捐献,或是常岁宁令人以市价购入,回首看,真是一路咬牙硬撑过来的。

如今,这一众官员们,再回想起去年刺史大人的诸多决策,只觉其中有莫大魄力。

现下各处只见江都繁茂,人才济济,上下一心,但又有几人知晓,江都当初为了支撑这些决策,究竟下了多大决心,走了多少曲折艰难的路。安置这些流民,不过只是其中一角而已。

好在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场夏收后,紧接着便是秋收……如今他们且要选址扩建粮仓,忙着呢。

但这种忙碌,无疑是使人振奋的。

这场大范围的夏收无疑十分喜人,眼见种麦得利,数倍于稻,无数江都农户便生出了种植宿麦的想法。他们开始纷纷询问小麦种植之法,打听购买麦种的渠道,准备在秋收之后便着手耕地种麦——从前他们只知夏种旋麦而秋收,如今这宿麦既也种得了,不与他们原有的作物争时争地,或可保一年两收!

但并非任何环境都适合种麦,这些时日,元灏等人便忙着教授江都农户宿麦种植之法,以及帮他们查看田地是否具备、或是否有办法加以调整水利土壤环境而令其具备种麦的条件。

元灏与郑潮说罢自己近日所得之后,又提到了几处关于水利灌溉的问题。

水利之事,乃郑潮所擅,二人长谈许久,直到天色将暮,有书童送来了两碗汤饼,所谓汤饼,便是汤面。

新麦收成后,有些南方百姓尚不知如何烹食,但他们很快知晓,麦子不单可作麦饭,更可磨成面粉,制成各类面食。

而江都早在数月前,便建下了三座水磨坊,可日碾面粉四百斛。

郑潮听到这个数目时,脑子里最先冒出的念头是——常节使又要赚钱了。

但他也知,常节使对江都的付出远甚于此,这些钱,便该由人家来赚。

一时间,因新麦的收成,倒是在江都城中掀起了一阵未曾有过的面食热潮,许多五花八门的面食,头一回以如此喧闹的姿态,挤入了这文化江南之地。

而美食的兴起,也是一种文化融合与繁盛的体现。

近日,王岳每日上值前,总要在街头买上两只馅饼。下值后,则务必钻入巷中,呼啦啦地吃上一碗撒了葱花的汤饼。

每每吃的畅快淋漓间,苦老母亲厨艺久矣的望山先生都不禁感慨一声:

近来同样迷恋上了市井间各色面食的,还有孙大夫。

孙大夫不喜言辞,但喜吃。

孙大夫如今吃住都在无二院中,常岁宁让郑潮为其单独辟出了一处小院。

孙大夫虽是以医学馆先生的身份留在馆内,但平日里并不必向学生授课。若遇难题时,医学馆的先生们可以向他提出问题,再由乔玉绵从中转达请教。

起初,一众医学馆的先生对此很是吹胡子瞪眼,觉得此人架子未免太大,哪里是学生们的先生,分明是他们这群先生们的先生!

于是,有几位先生便存了刁难之心加以试探,然而来回试探了那么几遭之后,意识到那位虽没长嘴,却是个有真本领的,便也渐渐收起了轻视和不满,甚至开始理解对方——高人嘛,性子怪些,也是正常的。

近来,乔玉绵每每下学之后,便会给师父拎一份外面的面食回来,短短半月工夫,便将师父肉眼可见地喂胖了半圈。

乔玉绵今日甚至买到了胡饼,之前她只在京师的西市上吃过一回。

而通过每日替师父买吃食,乔玉绵也得以看到了江都如今的热闹安定景象,也听了太多百姓们对常岁宁的感激尊崇之言。

“宁宁可真厉害。”此时乔玉绵坐在石阶下,看着夕阳,忽而有些出神地道:“厉害得都有些不像宁宁了。”

这种“不像”,不单是在这份“厉害”之上……自她眼疾恢复后,在沔州再见到宁宁时,才怔然发觉宁宁的模样与她记忆中竟有了极大的变化。

世人常言,相由心生。

从前的宁宁,如一朵室中花,娇柔而多愁。

如今的宁宁,如一棵参天树,似有入云撼天之力。

两种宁宁都很好,前者让她想去保护,后者则将她护在身后。

可是,宁宁这小小的身板之下,怎会生出这样巨大的变化呢?

一缕晚风轻拂过,乔玉绵眼底莫名酸涩了一下,而她竟说不清缘由。

夕阳坠去,只留那一缕凉风晚风在院中盘旋。

风中已有了凉爽之气,秋日在望,秋收将至。

而在秋收之前,一封来自京师的诏令,伴随着四下动荡不安的气息,经快马传入了江都城中,送到了常岁宁手上。

大家晚安,都放假了没?(没有假期的我真的会嫉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