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进门(2 / 2)

三丫头,顾小敏 双锦溪 19344 字 3个月前

“赵姐,您不要见外,您直呼俺的名字即可,俺叫姌姀……昨儿俺听孩子爹说,说今天许家赵姐亲自送丫头过门,俺心悦,说明丫头在许家舅老爷眼里举足轻重。”

大家边说边笑踏进了院子。

“大太太,踏进院子是一家人,俺不说两家话,许家年前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许老太太不敢出门,怕冲了喜事,没有办法,舅老爷派遣俺一个外姓人把丫头给孟家送过来,俺也是为了多与丫头亲近亲近,俺,俺不舍得……”赵妈说着说着不能自已地抽噎起来,眼泪止不住地流,她慌乱地用袄袖抱住嘴巴,她心里自责,这是怎么啦?路上哭过了,还嘱咐自己不要当着孟家的人流泪。

“赵妈,”小敏扔下手里的藤箱子,双手揽着赵妈的胳膊,两个字一出口,带下两行泪。

刹那间,姌姀也流泪满面,她往前走了一步,向小敏伸出胳膊,她想抱抱这个可怜的丫头,她的手停在半空,嘴里嚼着泪音,“瞧瞧,是俺不会说话,让您流泪,让丫头跟着伤心。”

“是俺不好,是俺不好。”赵妈擎起袄袖给小敏擦着眼泪,“丫头,咱们不哭,不哭。”

姌姀从怀里抽出一方手帕,背过身悄悄拭去滚到嘴角的泪水,低低嘱咐余妈:“余妈,您带丫头和赵姐去见见老太太,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是,大太太,”余妈抓起地上的藤箱子,看着赵妈说:“大妹子,您和丫头跟俺走吧,老太太早早等着您们呢,她老人家清早一睁开眼就念念叨叨,说什么,喜鹊站在她窗口叫,是好兆头,好日子。”余妈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她的身影绕过了影壁墙,往长廊方向挪了一步,差点与气喘如牛的兰姐撞个满怀。

“余妈,黄师傅呢?”兰姐的眼珠子掠过了大太太肩头瞟着院门口,她看到了余福,慌忙呲着牙,腆着脸问:“余伯,黄忠师傅回来了吗?”

余福把门栓卡在两扇门上,没有回头,语气里夹着冰,“你一个丫鬟,大太太在这儿站着呢,眼睛长后脑勺上去了吗?”

余福的话让兰姐招架不住,她使劲咬着后牙槽,吞咽着口水,极不情愿地向姌姀垂下头,“大太太好。”

姌姀张张嘴巴,想说没关系,她话没出口,余妈插话了:“黄忠师傅去后院停靠马车了,你还不快去帮他打开院门?”

如果余妈让兰姐去帮孟粟洗洗褯子,她准会用各种理由推搪过去,此时听说帮黄忠开后院门,她疾速直起腰,迈开大脚,往前冲了一步,乍然,她想起了陶秀梅交代她的事情,“那个,那个,二太太说,说让敏,敏小姐去一趟她的屋子。”

姌姀笑笑点点头,“应该的,养媳妇进门,做婆婆的都想见第一眼。好,兰丫鬟,你带敏丫头去吧,你告诉二太太,今天的酒席摆在老太太屋里,这是老爷昨天撂下的话。”

赵妈茫然地看着姌姀,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太太,丫头第一次出门,人生地不熟,有些拘束,俺陪她一块去觐见二太太可以吗?”

“可以,你们娘俩一块去吧。”姌姀故意在兰姐眼前把赵妈和小敏说成母女关系,“余妈,你送她们娘俩过去,帮敏丫头提着箱子。让他余伯盯紧院门,不知老爷今天回家不回家?俺去火房帮黄师傅洗洗菜,有事你去火房找俺。”

“是,大太太,俺这就带丫头去二太太院子,您,您不要太累,有活等俺回来去做……”

余妈带着小敏和赵妈穿过了前院来到了中院,左拐右拐来到了陶秀梅房间门口,余妈把手里提着的藤箱子放在门口台阶下,直起身向陶秀梅卧室方向瞭了一眼,“赵大姐,您带着丫头进去吧,俺在外面侯着你们娘俩,你们从二太太屋里出来,咱们再去后院见见老太太。”

兰姐鼓着腮帮子,气囊囊从余妈的身边挤过,蹿到小敏和赵妈身前,跳到门口台阶上,一手挑起门帘,向屋里换了一副奴颜媚骨,“太太,敏小姐来了,她是和她母亲一起来的。”

半天,屋里传来陶秀梅病恹恹的话音:“俺知道了,你让她们娘俩进来吧。”

“是,”兰姐一边唯唯诺诺应答了一个字,一边跳开身子给小敏和赵妈让出一条路,“太太发话了,让你们娘俩进去。”

小敏拽着赵妈的衣襟没有动。

兰姐急赖赖的眼珠子跑出了眼眶,死死盯在小敏的脸上,由于生气她下巴颏上的黑痣凸显起来,几根胡子乱颤,“别磨叽,别耽误俺的事情,俺要去火房帮黄师傅做饭,没时间伺候你们,进屋往右拐,太太住东间屋,记住俺的话,不要乱走,不要乱瞧,更不要乱动屋里任何东西。”

赵妈听不惯兰姐神气活现的语气,再想想丫头以后要与这个丑女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为了丫头在孟家不被欺负,她忍住了心里的火气,牵着小敏的手走进了眼前的穿堂屋。

黑洞洞的穿堂屋没有一扇窗户,厚厚的棉布帘把阳光遮挡在院井里,大厅里的煤炉跳动着点点火星子,四周的一切影影绰绰,绕过几根梁柱,小敏抬起头,眼前是两扇薄薄的雕花木门,门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一缕光落在玻璃上,显出少许的亮。小敏感觉自己在做梦,眼前是一个魔窟,空气之中飘着刺鼻的煤烟味,浑浊不清的热气呲在脸上,心里拔凉拔凉的。

门里传来一个女人冷傲的声音:“进来吧,门没关。”

这哪儿是梦?如果真的是梦就好了,那个声音那么可怕,让人心惊肉跳。霎时,小敏想起了舅老爷的话:“孟家二太太出名的生硬尖刻,能言善辩,表里不一,在她眼前做事倍加小心,不要与她犟嘴。”

此时还没有与这个女人相见,隔着两扇门犹如看到了她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

赵妈哆里哆嗦伸出手推推眼前的门,门开了,一股令人晕眩的香水味扑面而来,像被关了许久的鬼魂一哄而起,密密匝匝拥挤在窄窄的门缝之间,一条无形的铁链子捆绑着它们的腿脚,一头攥在屋里那个女人手里。

从窗户上钻进来的光照在东墙根的梳妆镜上,幽暗的空气里多了点明亮,那点亮反射在一张不圆不方的脸庞上,这张脸正对着屋门口,两片薄薄的、血红的嘴唇,荡漾着虚情假意,皮笑肉不笑;她屁股下面坐着一把黄花梨莲花纹络靠背椅,双腿交叉,身体倾斜,一条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一条胳膊肘杵在身后的梳妆桌上;黑缎子的圆形髽髻两边梳着两个燕尾,压在她高高的衣领后面;上身是一件绣着黄、蓝、紫三色的方角棉褂,大襟衣领扣着两粒翡翠纽扣,比汤圆还大;下身拖着褐色绣花绸缎长裙,裙下摆扫着脚面,露出一双绿色绣花棉鞋;身材苗条,聘聘婷婷,几缕碎发轻拂在她的鬓角,垂在她的肩头悠荡;脸上涂抹着厚厚的胭脂水粉,眼睛画着黑色的眼线,眉毛扯到了太阳穴,向上吊起,多了威严;粉色的胭脂抹在眼皮和高凸的颧骨上,像极了猴子屁股;头上坠着许多金玉首饰,右胳膊腕上戴着一只金镶玉手镯。

陶秀梅脸上皱纹很少,几乎看不到,看模样不到三十岁,其实她只比姌姀小两岁。

“俺身子骨不好,刚从床上爬起来,头晕脑胀,不给你们施礼了。”陶秀梅擎起一根手指不疾不徐地绕着那几根散发。

“您不必客气,您坐着坐着。咱们谁跟谁呀,丫头进门喊您一声娘,是一家人不是吗?二太太,俺们在来孟家之前,程四娘告诉俺说,二太太多忧多虑,身子不舒坦,俺们理解,今日俺把丫头给您送过来了,以后还麻烦您多包容,丫头年龄不大,好多事做不好,您多担待。”

“不知怎么称呼您?您的话俺怎么听着不顺耳呢?您能不能直接喊俺太太?!那个二字俺听着不舒服。”陶秀梅撇了撇唇角,顾盼自雄,嗓子眼里“哼”了一声,“丫头是俺未来的儿媳妇,俺怎么会舍得让她做事呢?”

“是,是,”赵妈迭忙着连声喏喏:“太太,您说的是这个理。太太,俺没有姓氏,随着俺男人姓赵。”

“赵姐,丫头是您什么人呢?”陶秀梅摁着椅子扶手往前探探身子,眼珠子恶狠狠盯在赵妈的脸上。

吓得赵妈嗫嗫嚅嚅:“太太,俺,俺是丫头的姨母……”

小敏不喜欢陶秀梅盛世凌人的口气,还有一张虚情假意的脸,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她心里打定了主意,大不了跟着赵妈离开孟家,想到这儿,她不管不顾补充了一句:“太太,俺自小失去母亲,赵妈在俺心里就是俺的母亲,是俺的亲人。”

“啪”陶秀梅的拳头砸在她身后的梳妆桌上,桌上胭脂水粉盒子上下颤抖。

“太太,您别生气,可怜丫头五岁时候失去娘亲,舅老爷非常疼惜她,舅老爷说孟家人好,才把丫头送到您身边。”赵妈情急之下抬出舅老爷解围。

程四娘从许家回来后,与陶秀梅提起过她在许家的所见所闻,她说她第一次踏进许家,椅子没坐热乎,被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舅老爷将了一军,弄得半天没下了台面,幸亏她有一张恬不知耻的厚脸皮,百般趋承,舅老爷才极不情愿答应了这门亲事。

陶秀梅费心巴力给孟粟找养媳妇根本不是她的真正目的,孟家除了兰姐对她俯首帖耳,其他下人没有一个对她唯命是从,想在孟家有地位,必须多一些死心塌地跟随她的人,儿子的养媳妇不可能胳膊肘往外拐。

“赵姐,您别在意,俺是考验丫头遇事应变能力,丫头护主心切的性格俺喜欢。”陶秀梅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近小敏,伸手拉住小敏的小手,“瞧瞧,丫头的小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身上的棉袄不够厚呀,明儿俺把裁缝喊到家里来,让他们量体裁衣。丫头进了俺孟家门,做了俺陶秀梅的儿媳妇,没人敢欺负,俺也不舍得高声说教她,赵姐,您把心放肚子里去,以后丫头就是俺的女儿。”

“多谢太太。”赵妈赶紧颔首低眉,双手合十,“谢谢太太怜悯丫头。”

陶秀梅在小敏身前背后绕了半圈,眼珠子盯在小敏胳膊肘上的包袱上,“俺,俺想问问,不好意思,俺让程四娘送到许家的几件金首饰,丫头可带来了孟家?”

赵妈伸出手偷偷拧拧小敏的胳膊,把脸转向陶秀梅,“禀告太太,那几样首饰舅老爷替丫头放起来了,他说……如果二少爷长大成人,与丫头成亲的时候,他会把那几样金器亲自送过来。”

“噢,俺只是随口问问,丫头是俺孟家人,她应该把那几样首饰带在身上,不过,放在舅老爷身边也未尝不可,他老人家有心了,他是怕俺的孟粟长大了看不上丫头而悔婚,这事很正常,话又说回来了,丫头长大了也许看不上俺的粟儿,好了,话已经说到了这儿,你们跟着余妈去后院拜望一下老太太吧,俺不能越俎代庖,孟粟是她的孙儿,俺钟意了丫头,如果她老人家不满意一切都是白折腾。”

余妈把小敏和赵妈带到了后院,三间屋子坐北朝南位于石基路的尽头,正间屋大敞着门,和煦的阳光洒满屋子,东西各有一个锅灶,锅灶前面是一堵墙,墙上有灯窑,灯窑里放着玻璃煤油灯,灯油在阳光下透亮透亮的;两口大锅的水冒着蒸蒸热气,灶堂里燃烧的劈柴溅起高高的火星子,敲打着铁锅底“啪啪啪”响,一溜溜草木灰弥漫在空气里;往里走,北墙跟有一张长长的条案桌,桌上放着果盒、茶壶、茶碗,还有两根半截红蜡烛插在蜡扦上,像是除夕夜用过的,为了那两束喜庆迟迟没有撤下去;两旁的茶几上各摆放着一盆水仙花,芬芳馥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中间地上放着一张红木八仙桌,八仙桌四周摆放着几把椅子;靠东北墙角放着一个大水缸,缸口上盖着一个大瓷盘,瓷盘上有一个水瓢。

看着眼前的屋子,小敏想起了坊子碳矿区的家,这间屋子里的摆设和自己的家差不多,自个家里没有八仙桌,没有长条案桌,其他东西一样也不少,反而多了一把虎皮椅子,虎皮椅子跟随爹半个世纪了,那是爹的骄傲。

东间屋的布门帘飘忽了几下,从里面走出一个驼背的老人,老人把头从胸前抬起来,用皱巴巴的手往后拢拢鬓角,眯着眼睛端详着门口外面的小敏和赵妈,用手掌指着八仙桌下面的椅子,嘬着缺牙的嘴,“丫头,路上累吧,来,快进屋坐下歇歇脚。”

小敏把胳膊弯上的包袱抱进怀里,走进了屋子,向老人深深鞠躬,“祖母,您好,俺,俺和赵妈打扰您了。”

“你,你,丫头,你喊俺什么?”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摁着旁边的灶台,满眼惊诧,语气磕巴:“丫头,乖巧伶俐的丫头,好,好,这是俺孟粟修来的福气……丫头,昨天听说你要来,余妈把西间屋收拾出来了,你去看看,需要什么跟俺说一声,俺让她们去街上买回来。”

就在这空当,姌姀从外面走了进来,她先向老太太行了个万福礼礼,然后瞥斜了一眼余妈,“还不快把丫头的东西放到西间屋,瞅瞅,平常日子里你耳聪目明,今儿是怎么啦,见了丫头不知做什么了吗?”

姌姀说着牵着小敏的小手,啧啧赞叹:“婆婆,您老快来看看这丫头,多么水灵呀,她的脚刚迈下马车,俺心里突突跳个不停,一见如故。”

东间屋炕上的孟粟听到了大娘的话,他心里充满了好奇,父母给他找的养媳妇是什么样子呀?“养媳妇”这三个字他很熟悉,他的玩伴之中家里也有养媳妇,那个女人每天追着她的小丈夫回家吃饭、睡觉,如果不听话,养媳妇变成了恶婆子,板着凶神恶煞的脸,气哼哼跑到河边,冲着水里扑腾的、光屁股猴大吼大叫:“今天看俺不打得你屁股开花。”可是,往往被打得哭天抹泪的是那个女人,公公婆婆因为儿子回家晚了或者刮碎了衣服,常常拿她出气。

孟粟禁不住好奇跑去问余妈,余妈一边纳着手里的鞋垫子,一边说:“养媳妇遭遇悲惨,就像家里养的一头牛,吃不饱饭,还要干许许多多的话,伺候公婆,伺候小女婿,长大了,小女婿看不上了,一封休书扔给她,唉,不容易。养媳妇在她的婆婆跟前奴颜婢膝,不能随便出门,不能与街上人搭讪,尤其不准许与街上男人近乎,如果被婆婆看到了,换来一顿毒打,还有不堪入耳的骂声。”

孟粟不明白,许家条件远近有名,没有穷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为什么要让丫头到他孟家受这份屈辱?难道这个丫头不是善类,许家人巴不得把她撵出来,推给他们孟家。

姌姀挑起门帘,往门边上挪挪身子,给小敏让出一条路,“敏丫头,进来吧,跟俺的孟粟打个招呼。”

小敏踏进了孟粟的屋子,她的一双小脚不知往哪儿放,双手紧紧捏着衣襟下摆,畏畏缩缩靠近炕边,慌乱地抬起眼角,恍恍惚惚,眼帘里出现了一个睡着的男孩,这个男孩有点像小白瓜,又有点像宝儿,她的心猛地一哆嗦,情不自禁又往前挪了一步,她想看看眼前的男孩到底是谁。

姌姀走近炕边,把孟粟身下的被子往上扯了扯,把手伸到被窝下面,“这炕暖和,俺粟儿身上出汗了……粟儿,你不要害怕,这丫头是一个好孩子,她暂时住在咱们孟家,帮着大家照顾你,以后大娘身子骨好点了,常过来看你,给你擦擦身体,余妈也会过来给你讲故事。”

孟粟把脸转向窗外,窗外的石榴树上落着几只麻雀,歪着头盯着屋脊上的烟囱,一缕缕炊烟漂浮在院井,顺着敞着的门钻进了屋子,撒下阵阵菜香味;东墙上的木门在风里“咔咔咔”响,伴着喜鹊的叫声,此起彼落;远处偶尔传来爆竹声,夹着锣鼓声,隆隆咚咚铿镪顿挫,荡气回肠。

就在这时,黄忠踏进了孟粟的房间,他的大手里端着半碗面条,面条上搁着几缕鸡肉和鱼肉,还有一个鸡蛋,他先向姌姀躬躬腰,“大太太,这是二少爷的饭。”

“嗯,黄师傅您辛苦了,俺喂粟儿吃饭,您去忙您的吧。”

“还是俺喂吧,火房里没事啦。”黄忠走近炕沿,把孟粟下巴颏上的被子往下掖了掖,又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巾铺在孟粟的脖子下面,回头看了一眼小敏,“顾小姐,你也去吃饭吧。”

小敏蹙蹙额头,眼前的黄忠有点面熟,她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这个大叔还知道她姓氏,他是谁?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让赵妈坐在她的右侧,姌姀坐在老人的左侧,小敏挨着赵妈坐下。

菜没几样,荤的素的,冷的热的,摆了几盘子,大家没有喝酒,直接吃面,每个人碗里都有一个鸡蛋。

姌姀从每个盘子里夹起一些菜送到小敏的碗里,赵妈用她的小脚在桌子底下碰碰小敏,小敏赶紧站起身,双手捧着碗去接。

老太太也给小敏和赵妈夹菜,小敏碗里堆满了菜和肉,她用筷子夹起一根菜和一根面条送进嘴里,慢慢嚼着,闻着那么香,吃到嘴里不知什么味道,她的眼前展现着孟粟怄气的小模样,还有黄忠不苟言笑的脸。

“这季节没什么好东西,最多杀一只鸡,在街上买块肉,有怠慢之处还望亲家多多理解。”姌姀语气里带着内疚。

“是俺让黄忠师傅擀的面条,都说出门吃饺子,进门吃面缠住腿,俺是做对了,今日一见到敏丫头,俺心里膩喜欢。”老太太的话让赵妈高兴,让小敏的心和手颤抖,“黄忠”着个名字让她想起了坊子矿区的玩伴黄多多,他比小敏大一岁,他经常带着她去火车道捡煤渣,只可惜被张喜篷杀了……对,是黄忠叔叔。

小敏真想跑进屋里喊一声:黄叔叔,向他打听一下爹的情况,她还没站起身,黄忠从屋里走了出来,向大家哈哈腰,“回禀老太太,大太太,二少爷吃饱了,俺去火房瞅瞅,您还有什么吩咐,在院里喊一声俺就听见了。”

小敏“腾”从椅子上跳起来,亲热地喊了一声:“黄叔叔……”

“顾小姐,孟粟少爷拜托您了,他是一个好孩子。”

小敏心里有好多话要问黄忠,又不敢问,“嗯,俺记住您的话了。”

身后饭桌上几个女人有说有笑,小敏却笑不出来,目送着黄忠消失在石基路上的忧心忡忡的背影,她潸然泪下。

赵妈放下筷子,拍拍自己的肚子。“俺吃饱了,谢谢亲家盛情款待,青黄不接的季节,还有,还有日本人到处搜刮粮食,有多少人饿肚子,今日能吃上一口饱饭俺很知足,何况还有这么多荤菜,俺不怕亲家笑话,俺今儿吃的撑肠拄肚。”

“他赵妈,咱们以后有时间常走动,俺好久没有这么畅所欲言了,”孟家老太太的手掌放在胸前,从上往下慢慢移动,“俺心里舒服,感觉是从黑暗角落里走了出来,这天亮了似的。”

赵妈对在座的孟家几个人很满意,嘴里的话也多了不少,

“老太太您有文化哎,说话像许家舅老爷,文绉绉的。”

姌姀一只手抚摸在老太太的肩头,嫣然一笑,说:“俺婆婆小时候念过书,曾是大家闺秀,为了嫁给俺公公她放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两人同甘共苦才有了孟家今天的生活。”

老人慌忙擎起双手,在半空摇摆着,“哪里?哪里?是姌姀嫁到俺孟家,给俺孟家带来了福气,俺们那点过去不值得一提,常言道梅花不提前世绣……咱们喝茶,余妈,把碗筷收拾下去,上茶。”

余妈麻溜地从北墙根长条案桌上抓起托盘,端放在胳膊肘上走近饭桌,小敏把桌上空碗一个个摞在一起,把筷子归拢在手掌心里,翼翼小心地搁在托盘里。

“不用你,你坐,你刚进门是客,过了明天再说。”余妈不由自主多瞅了小敏几眼,眼前的丫头懂事乖巧,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招人稀罕,如果二少爷不是残疾多好呀,女孩大四岁不算大,唉,人命由天不由己,只能祈祷二少爷快点站起来。

姌姀的眼神正巧也落在小敏的脸上,余妈向她笑眯眯挤挤眼角,又朝小敏一腆嘴巴子,意思是说:嘿,大太太,您瞧,这丫头长得不差,更不赖,有眼力劲。

姌姀点点头。

赵妈站起身,整整衣襟准备告辞,“老太太,俺肚子装不下了,这茶俺就不喝了,这天也不早了,舅老爷还等着俺回去回话呢,如果俺不回去,他会坐卧不宁。”

老太太昂起头看着姌姀,婆媳二人互相递了一个眼神,一齐看着小敏,“好,这个世道路上乱,俺不留客……丫头,去送送你的赵妈。”

风夹着一层雪花从墙头打进院子,灶堂里的火刮刮杂杂,八仙桌四周热乎乎的,小敏却感觉孤单的冷,手指和脚趾像被无数支生锈的铁针刺着,麻渣渣的疼,在她幼小的心里赵妈比平时亲切好几倍,她多么希望赵妈多留一分钟,又设想孟家人对她说:丫头你跟着赵妈回许家吧。

马车在巷子里停着,黄忠手里抓着马鞭,站在门口台阶下与台阶上的余福聊天,两人脸上没有一丝笑模样。

黄忠闷声说:“三太太没在家,她走的时候没留下话吗?”

余福肩膀依靠着门框,手里捏着一根燃烧的烟头,嘴里长吁短叹,烟头上的火烧到了他的手指头,他也没有感觉到疼。

“有,三太太说今天晚上的花灯观不得,她会带老爷早早回家。”

小敏搀扶着赵妈沿着长廊走过来,余福赶紧站直身体,把烟头扔在台阶下,黄忠上前一步,大靴底踩在烟头上,在地上碾了碾,退着脚跑到马车跟前,从车板子上抽出一条长凳子放在车轱辘前方,耷拉着眼神,规规矩矩站在原地。

“丫头,你好好在孟家待着,过段时间,俺没事了就会过来看你,许老太太说,她忙完了眼目前的活儿,让廖师傅接你回许家住几天。”

被赵妈的话一提醒,小敏再次悄然泪下。

“丫头,别哭,让人家看到多不好呀,还以为咱们不愿意。”赵妈从怀里掏出手巾,擦拭着小敏脸上的泪水,压低声音,“俺这么大岁数了,看人不会走眼,老太太和大太太人很好,有她们在俺放心。”

赵妈坐上了黄忠赶的马车,马车退着离开了孟家巷子,在巷子口掉了一个头。

“赵妈,您一定来看俺呀。”小敏追着马车往前跑了几步,脸上流下两行孤独与悲哀的泪水,用袄袖捂住嘴巴,牙齿咬着衣袖伤心抽噎。

“丫头,有时间俺定会来看你。”赵妈哭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