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泪与情(1 / 2)

进入九月份,白天还是那么热,只是有了一点风。

一晃,小敏在绣舞子店里做工一个月了。

苗先生已经出院,学校没有开除他,让他继续留在了青峰中学当国文教员。

苗太太却躺下了,她病得很厉害,一点饭也吃不下,当小敏把白花花大米饭捧到她面前,她只抬起浮肿的眼角看了看,摇摇头:“丫头,吃不下了,你们留着吃吧。”

“太太,您吃一口吧,这是丫头用她的手艺换来的。”薛婶在一旁抹眼泪,凭她的经验,苗太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现在苗太太的脸肿着,腿也肿着,她知道,只要消了肿,太太也就走了。她不敢与小敏说,她也不敢与曲伯说,她只与苗先生说了。

苗先生放学回家,一般都守在他妻子的身边,他嘴上说着无关紧要的话,他的心里却异常难过,他这一生见过无数的死人,他唯独不能接受他的妻子死去。他从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有了今天的生活,还有一个儿子,这应该感激他的妻子,是他的妻子给了他一个家,每天把他收拾的干干净净走出家门去学校;无论他能不能从学校拿到工资,她从没有一句埋怨,为了他喜爱的这份工作,她拿出了压箱底的一对银手镯,让他保住了饭碗

苗先生轻轻抚摸着他妻子的头,她的头发已经失去了亮泽,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女人,今儿的头发烂糟糟的……他的泪水模糊了双眼,还记得她嫁给他的时候,一个妙龄女子,一根长长的辫子在脖颈上绕了半圈,垂在她的胸前,一个害羞的模样,一个温柔的表情,一个甜美的声音。

而此时她喉咙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她能听到她的丈夫在她耳边絮叨,她不想死,她的丈夫是一个好人,从结婚到今儿没与她红过脸,说话总用商量的口气,好像她才是一家之主。

她多么希望每天给自己的丈夫熨衣服,目送他一步一回头地去学校,她多想看着她的简儿成家立业,看情景她是等不到那一天了,两行泪悄悄滑落在她的枕头上。

“莫哭,莫哭,一切都会好的,多吃饭,有了体力,就能提高免疫力,身体就会慢慢好起来。”苗先生吸吸鼻子,尽量忍住心里的悲痛:“我已经给简儿发了电报,这几天他就回来了。”

“好,你去歇着吧……好好照顾自己……”苗太太声音微弱。

苗先生坐在他的书房里,墙上的灯照在他悲哀的脸上。

薛婶给他烧了一壶开水,他沏了一壶浓浓的茶,他一碗一碗地闷着头喝着,他想让他的脑袋清醒一些,他要陪着他的妻子,他害怕,他害怕睡着了,他的妻子就撇下他悄悄走了。

“先生,您要早早做打算,上个月,太太的奶水就没有了,俺就知道,知道她的身体不太好。”薛婶用衣袖捂着嘴抽噎着:“您说,这怎么好呢,是不是把少爷找回来?”

苗先生的手哆嗦了一下,他连忙把茶碗放到桌子上,低垂着脑袋,说:“知道,我知道,是丫头和那个孩子来到苗家,才让她有了精神气,活了这么久。郎中说她最多活半拉月,没想到,活了三个多月,总以为她会这样活下去,是我的事情又让她操心了……我一直都在联系简儿,无论怎么样都要让他回来见见他的母亲,这是必须的,必须的。”泪水滑过苗先生削瘦的脸颊,滴落在他的衣襟上。

“先生,您也不要太难过,事情就在这儿摆着,谁也拗不过老天。”

听了薛婶嘴里的话,苗先生突然手握成了拳头,狠狠砸在桌子上,桌上的茶碗颤抖了一下,倒下,茶水在桌子上漫延,一溜溜坠落在地上。“不,不是老天,是鬼子,是鬼子害得我们活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你瞅瞅,街道上,臭水沟里,到处都是横尸,不是饿死的,就是被他们打死的……”

苗先生的语气吓得薛婶全身颤抖,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苗先生发火,平日里他说话声音那么小,生怕吓着谁似的。

想到他的妻子魄荡魂飞,苗先生心里能不难受吗?他心里更多的是恨,是鬼子夺走了苗家上上下下几十口人,让他的太太在失去亲人的痛苦里煎熬。

听到书房传来苗先生的吼声,小敏蹑手蹑脚走出了东厢房。

听到小敏的脚步声,苗先生垂着头向屋门口摆摆手,说:“薛嫂,您去忙吧,让我一个人坐会。让丫头去睡觉,不要让她担心,明天该做什么做什么,一切都会好的。”

薛婶碾着脚退出了屋子,一转身她和小敏打了一个照面。“丫头,怎么还不睡觉?”

“苗先生又发火了,是吗?曲伯说先生不能生气。明天俺去给苗太太请个郎中,俺看到苗太太比前些日子胖了许多,不会有事的。”

“丫头,你快去睡吧,明早上还要去上工,家里事儿有苗先生,还有曲伯,还有俺……”薛婶嗓音哽咽,有她又能做什么?眼瞅着苗太太只剩下了一个虚魂,迟迟不肯离去是因为她想见见她的简儿。

天亮了,曲伯把小白瓜挡在面馆门口,小白瓜坐在门口台阶上,小嘴嘟囔着:“俺娘说,她不回家,就让俺来苗家,昨天她一宿都没回来,您为什么不让俺进去?曲爷爷,求求您,俺没撒谎。”

“苗太太病了,不让人打扰,苗先生马上就该去上班了,你这孩子,嘴里没有一句实话,都不知你哪句话是真的?你中午再过来,那个小姐姐还给你留了一碗米饭呢。”

“真的,好,俺中午再过来,只是俺娘从昨天出去就没回来……”

“你娘只有一条腿,走路慢,你别着急,回家等着吧,这个时候,你娘也许正坐在你家炕头上呢。”曲伯打发走了小白瓜,从柜台上抓起了他的算盘,放在嘴边用哈气哈了哈,用衣袖擦着,嘴里叨咕着:“半个月没摸摸你啦,老伙计,俺想你呀。”

苗先生迈出了家门,他背着手,弯着腰,拖着沉重的脚步,骨瘦嶙峋的身影被阳光拽得细长;以前合体的长衫似乎变成了神父身上的常服,又肥又长;脸上多了沧桑,眼角多了皱纹,高高的鹳骨,尖长的下巴,凹陷的双腮。

台阶下,林伯手里抓着扫帚,弓着腰扫着他的店门口。听到面馆台阶上传来苗先生的脚步声,他往上抻抻脖子,嘴里打着招呼:“苗先生早。”

“林叔,您早,对了,林叔,这几天忙,忘了告诉您一声。”苗先生走近林伯:“过几天,不,也许今天他就到了,一个剃头匠想租您的这个铺子,到时候他来了,您老给他谈谈价钱。”

“太好了,苗先生,不知怎么感激您,您那么忙,还挂挂着俺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啊,谈什么价钱,饿不死俺老两口就行,只是,俺后院要留出两间房子,俺老伴说,要在这儿等两个儿子回家,他们是从这儿走的……”林伯抬起衣袖揉揉眼,嘴里不好意思地念叨着:“您看看,让您苗先生笑话了,是灰尘跑俺眼睛里了。”

苗先生知道林伯心里难过,毕竟他的两个儿子离开家三年,没有给家里人捎过一句话。

前段时间,苗先生也在打听林伯家两个儿子的去向,听姚訾顺说,他们已经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沧州地界打鬼子,这件事不能告诉林伯,第一怕他担心,第二怕隔墙有耳。

“知道,知道,您老也不要难过,两个兄弟都很好,您不要担心。”

听了苗先生的话,林伯喜出望外,他猛地往前一步抓住苗先生的胳膊,突然又松开了手,他把双手在裤子上使劲擦着,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对不起,苗先生,俺弄脏了您的衣服,瞅瞅俺这双手,都是汗水和泥土。”

“没事,俺走了,否则要迟到了,有时间去家里喝茶。”

看着苗先生远去的背影,林伯眼角的皱纹笑成了堆,他相信苗先生的话,苗先生说话从不打诳语。只要知道他的两个儿子好好的,他也就安心了。

小敏下了工路过林家铺子时,她看到林家绸缎铺子的招牌换成了剃头铺子,没看见林伯的身影,店门口只有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这个老头很精神,满脸红光,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瓜皮帽,后背上荡着一条老鼠尾,有一半塞在脖领子里,不知有多长?腰里系着一条灰白的围裙,有几个补丁,却干干净净,也许是刚开业,一切都是干净的。

老头身边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男孩也没闲着,他一手抓着一块抹布,另一只手扶着门框,弯腰撅腚擦着门板,偶尔一抬头,一双好看的大眼睛,一个圆鼓鼓的笑脸,一个踏踏的鼻梁,一个宽宽的鼻翼,看模样很招人稀罕。

小敏心里有事,她心里惦念着卧床的苗太太,还有小九儿,她的小身影飞快地窜进了苗家。

夜色微浓,平安街人来人往,一阵细细的风飘过树梢,吹拂在行人的脸上,有了一点凉意;秋虫躲在角落里低鸣,一声高一声低随着人们的脚步起落;妓院门口灯火通明,照着一张张粉黛眉眼,女人“咯咯咯”的、娇娇滴滴的笑声,随着荡漾的夜灯轻颤,撩拨着寂寞的夜。

代前锋的大脚步刚踏入青峰镇,刚走到狮子桥,就被人盯上了,他一扭身直奔妓院。抬头看看妓院门头上闪烁的霓虹灯,扭扭脖子,歪歪头,把眼角瞟向身后,一个身影躲在不远的一家店铺门口,那家店铺已经上了门板,门口没有灯,只有一块布做的招牌在黑暗里飘扬。

几个妓女把上半身探出妓院门口,嘴里嚼着嗤笑的话儿,不知她们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有的手里抓着瓜子,一边撅着小嘴吐着皮,一边转动着妩媚的双眼,挑逗着从门口经过的男人。

代前锋高大魁梧的身材出现在她们的视线里,她们互相看着对方,嘴里嘻嘻笑着:“姐妹们,这个男人好英俊,俺留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