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长白山论剑(2 / 2)

只是这种气息,只有与之有着相同境界的人方能够感受的到。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出,这些人一定有着良好的自身素养,这种素养不同于军队的硬性训练,而是来源于一种远离尘世之外的教化。

就像是信仰某一个宗教的信徒,因为虔诚而透彻,但是他们又不同于宗教,那么他们身上的这种能够隐于尘世,却又不被尘世所染的气质究竟来源于何处?

他们的气质,来源于一种对先辈遗志的敬畏、尊重、承诺、对华夏文明命脉的传承与守护!

他们或许也一样面朝黄土农耕播种,也一样投身于民族发展的各个领域,他们在表面上也一样的平凡。

但与其他平凡人不同的是,他们的身上带着一种使命。

对于当年某个人或者某个事业而立下的,生死存亡之际,招之能来,来之即战,战则必胜的使命。

当年立下誓言的人或许已经故去,但是这种使命却一直被继承了下来。

如今站在木屋外集合起来的这些人的面孔令万青山感到很陌生,

但是从他们的双眼里散发出来的气息,却让他感到很熟悉,熟悉到今生今世难以忘记。

一对年纪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女,走到万青山跟前,按照中华古典的风纪,抱拳施礼,说道,

“万老!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民,秦岭脉关风水阵局守门人任继祖,接卧虎藏龙密令,前来报道。

国家危难,听候调遣!”

万青山问道,“秦岭脉关….你是任长虹的后人!?”

“不!任长虹是我的养父兼授业恩师。”

说完,他向站在身边的女子看了一眼,说道,

“这位是我的妻子,任继宗,我们两个都是任老在西北地区收养的孤儿。

任老退隐后,便一直在秦岭地区研究土地种植,并勘察秦岭脉关的风水阵局。

参照着国家其他地区的脉关风水变化和山川河道迁移,按照整体局势的动向,对秦岭植树造林。

目的就是为了让华夏龙脉的走向,保持大局上的整体统一。

任老临终前曾经对我们夫妻说过,他只想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实现自己该实现的价值,不想参与权谋纷争。

他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他这一生经历的传奇故事,他还说,有朝一日,如果卧虎藏龙密令再次启动之时,就是国家山河地脉风水大局动荡之日。

要我们二人闻风雷动,前来响应主事人调令,华夏文明的血脉不会断流,长江八宿的遗志也不会消失。”

站在旁边的妻子接着说道,“前几天我们夫妻二人前去秦岭恩师墓地拜祭,在墓地旁边发现了卧虎藏龙密令启动的标记,和您留下的集合地点。

于是便在料理了家事后,日夜兼程,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赶到了集合地点与您会合!”

说到这里,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同声说道,

“河山动荡,民族危难,秦岭山水阵局守门人,愿听长江八宿主事人号令!”

这二人说完,从后面又走过来一老一少,老的大约五十岁左右,少的也有二十出头。

他们面容质朴,却满身傲骨。

看的出,这样的人心中定然深藏着某些无法对常人说出,却高于常人世界里所能接触到的秘密,并且在常人的世界里一直在内心中坚守。

二人走到万青山面前,老的先开口说道,

“万老!东南海海域渔民,东南武夷山脉关风水阵局守门人,陈兆胜携犬子陈亮,接卧虎藏龙密令,前来报道!”

万青山看他一眼,“东南武夷山脉关…..你是吴道臣的…..”

陈兆胜接过话,“跟他们一样,我是吴老在国家困难,老百姓挨饿那些年在南海边收养的孤儿。

没有吴老的授业传道,就没有我陈兆胜的今天,吴老的恩情今世难报,这么多年,我一直遵照他的嘱咐,默默地传承他的遗志。

今天来到这里的都是行家,多的话我也就不说了。

总之,晚辈也是看到了万老您留下的卧虎藏龙标记,和您用只有当年长江八宿才能够读懂的暗语,所注明的召集地点,才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与您见面。

吴老的本事,我不敢说全部学到了手,但是在您重新牵动华夏龙脉,调整山水大局时,助您稳住东南武夷山关脉的阵局,与您所牵动的源头互相响应,还是没有问题的!

最起码,我能保证靠着东南武夷山脉地下灵气繁衍而生的老百姓,不受地震水患所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