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大厦
吴光耀在办公室的窗户边,望着对面,久久不肯移动眼睛;
新世界中心已经进入竣工倒计时,预计在1974年的暑假,就可以开幕;
此时的帆船酒店已经进入装修阶段,独特的外观造型,迎来各国的媒体、专才纷纷前来观看和学习。
九龙仓的海港城则还要三年左右,预计在1977年开幕。
海港城比原定的1976年开幕,晚了一年;
这是因为吴光耀接手九龙仓之后,否定了原本的五幢住宅计划;
所以,将这五幢住宅的图则重新修改,建成了三幢写字楼。
幸好,吴光耀接手时,施工才刚刚开始不久,未造成大的损失。
看了一会,吴光耀的心里又活动开来,该如何整理自己旗下的地产系及相关公司;
因为太过庞大,吴光耀的地产系目前为止,还显得很杂乱。
长江实业、九龙仓、和记黄埔(未收购),三个庞大的上市地产公司;
长实地产,则是未上市的地产公司;
和地产相关的公司有牛奶公司、青州英泥、香港电车、中巴公司、香港电灯。
五个和地产相关的公司,因为有大量的地皮储备,所以也需要考虑该如何操作;
牛奶公司的业务可以分拆两部分,一部分是牛奶公司本身的业务——牛奶和制冰,另外一部分则是地皮。
奶牛场、牛奶品牌、制冰业,可以纳入百优集团旗下的康师傅饮料食品公司;
而牛奶公司的地皮(薄扶林90万平方尺、铜锣湾130万平方尺)该归四大地产公司的哪一家,让吴光耀有点犹豫不定。
青州英泥同样需要分拆,水泥制造和红磡地皮(90万工业用地);
青州英泥倒是很好处理,水泥业务继续保持上市地位,而红磡地皮则卖给长江实业;
这块地皮,吴光耀的规划是一个大型工业大厦集中地,到时候租给自己其它企业。
香港电车、中巴公司、香港电灯,这三个公司同样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
香港电车在铜锣湾的地皮,肯定是要建时代广场的,那么归属九龙仓;
中巴公司的地皮,则打算给长江实业;
香港电灯未来的北角旧厂、鸭脷洲电厂,这两个地方的地皮都超级庞大;
其中北角旧厂有100万平方尺左右,而鸭脷洲电厂更是将近400万平方尺左右;
那么这两块地皮,归属四大地产的哪一家呢?
也是让人头痛的事情!
与此同时,四大地产公司(和记黄埔不算单纯的地产公司)也是太复杂了,大大小小怕是好几百家子公司了;
这样根本不利于传给吴显朔!
所以,长江实业、长实地产、九龙仓、和记黄埔也必须要形成一个‘链’。
想到于此,吴光耀仔细搜索脑海里的记忆;
前世吴光耀比较喜欢看港岛富豪的传记,所以想参考一下李超人是怎么干的?
李超人在八十年代末,拥有的大型上市公司有: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和记黄埔为大股东)、青州英泥。
李超人首先将香港电灯非电力业务分拆上市——嘉宏国际集团公司,嘉宏又从和记黄埔手中购入23.5%的港灯股份,一举成为港灯的母公司。
重整后的长江实业系股权结构大概是:李超人控有长江实业33.4%股份,长江实业控有36.55%的和记黄埔和42.9%的青州英泥,和记黄埔控有53.8%的嘉宏国际,嘉宏国际控有23.5%的港灯集团;各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高达百余间之多。
照着参看,吴光耀必须把四个地产大集团,弄一个纽带公司出来;
否则,吴显朔不方便管理。
吴光耀脑海里快速的转动,很快有了个大概方案;
那就是成立九龙置业,以九龙置业为总公司,控股四大地产大集团;
吴光耀非常喜欢九龙仓,真正的原因就是九龙仓的名字,很讨自己欢喜;
可以说,吴光耀爱这个名字,胜过九龙仓集团本身的价值!
重新整顿后的吴氏家族地产系,大概情况是:四个地产大集团,保持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的上市地位,九龙仓集团和长实地产则选择不上市。
这样一来,牛奶公司、香港电灯、青州英泥、中巴公司,这四个公司的地皮,就要全部交由长江实业去开发。
而香港电车的地皮,则开发成时代广场,纳入九龙仓集团。
其实,吴光耀并不想私有化九龙仓集团;
而一般私有化上市公司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觉得自己被低估了;
九龙仓集团被港岛股民低估了,非常不利于公司的融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