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圣旨(1 / 2)

嫡香 叶蓁蓁 6068 字 3个月前

() 景王殿下乘着月色而去,沐着晨露而归。启明星遥遥挂在天边,守在书房的龙七一见王爷回来,登时脑袋清醒,双眼瞪圆,以示自己兢兢业业,一点都没有偷懒。

然而,景王殿下大步走进书房,两扇门随之合上,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龙七一腔热血表演给星辰看了,心下却满腹疑惑。按照龙一的说法,王爷昨晚十有**是去找解语花了,这一夜温香软玉的不等人姑娘醒了就回来是不是不大好?而且,王爷那一脸寒霜,哪像是**一刻,掉进冰窟窿里冻了一晚上还差不多!

难不成,大半夜的被姑娘踹下床???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龙七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嘀嘀咕咕不自觉出了声,藏在暗处的龙九忍不住从廊檐上探头,抬手丢出一颗石子砸在他脑袋上,恨铁不成钢地骂:“笨!龙一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

“啊?”龙七呆捂着被砸痛的后脑勺愣愣地抬头,不解地问,“为啥不是公猪?”

龙九:……

“龙七,龙九。”

书房里一声传唤,龙七和龙九立刻收声进去听令。

赵将写好的两封书信封好分别交给二人,吩咐道:“按着地址,后天日落之前务必把信送到。”

“是!”两人领命,二话不问,即刻起身上路。

赵在书桌旁负手而立,颀长的身形倒映在地上,灯罩下的火焰轻微晃动,落在地上的影子也跟模糊了一瞬。

他透过打开的窗户看出去,天边斜月若隐若现。几个时辰前的触感还停留在唇上,她的柔软、她的甜美像是点燃了他心底的引线,尝过琼浆玉露之后的心再不肯安分。

他本是想去问她为何会知道山东税粮案和山东旱灾案的关联,这两者都发生在山东不假,不知内情的人绝不会轻易地将二者联系到一起。即便是他,也是经过多方调查才敢确认方知真有那么大的胆子。

沐清溪只是个后宅小女子,就算与京城里长大的那些娇花有所不同,也不应该知道这么多。

有怀疑,更多的却是担心。朝堂政局,他不希望那个小丫头卷入纷争的漩涡。

谁知道……赵忍不住闭了闭眼,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手扶额头,他无奈地苦笑,终究是骗不过去了。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别人。他说过不想把无辜的人牵连进来,却不知从何时开始,心底的坚持变了质。

或许是兰溪村里一颗清甜的桂花糖,

或许是赏花宴上机敏慧黠的言谈,

或许是极乐净土中清亮的眸光,

又或许早在淮安渡口种子早已埋下,之后的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

却如今都被他弄得一团糟。

可是,不想放手,心被填满的感觉实在令人欲罢不能。抱着她的时候像是身上丢失的一根肋骨终于回归了原位。活了二十几年,初尝情爱滋味竟然如此百转千结,对比之下,前二十几年的光阴倒像行尸走肉一般。

沐清溪,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手。

端午龙舟宴纵火案最后以工匠的失职做结,对于这个结果,几家欢乐几家愁。沐清溪不知道有多少人肯信,但是,既然皇上给出了定论,那就一定是工匠的失职。至于那些不肯信的,也就只能暗地里去怪三皇子“办事不利”了。

无论如何,随着案情水落石出,笼罩在京城上空的那片阴云似乎瞬间被狂风吹了个干干净净。后宅的妇人恢复了往日的轻松,三五不时约起来喝个茶,办个花会诗会。

当然,伴随而来的,还有来自宫中的对沐清菀正式的奖赏。

不同于当日送沐清菀回来时的低调,这次宣旨的公公可谓招摇过市,人还没到安远侯府,大半个京城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与上次不同,这次整个沐家都早早候在院子里等待,就连住在风霁堂的沐和沐殷氏都不例外。妾室依然不能参加,几个庶女却都被沐庞氏亲口准许出席。为此,沐清菀一整天都端着脸,直到宣旨的公公进府才堆起满脸笑容迎上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