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雕像(1 / 2)

奥林匹克 陈虎a 24971 字 4个月前

() 小个子同学拉住了张俊的衣服说:“张俊同学,我也想参加明天的足球比赛,请问,我能够参加吗?算我求你了,好吗?”张俊同学转身一看,原来是小龙同学,就对小龙同学说:“小龙同学,怎么又是你,你不是我们足球队的人,无关紧要的人就不要参加了。”

守门员胡春对张俊同学说:“你听着,如果你能够通过我这一关,我就会考虑让你参加我们的足球队,然后再说参加明天的足球比赛的事情。”说完,守门员胡春就走到对面,摆出了一副守门的姿势。

小个子同学即小龙同学从张俊手中取过足球后,正要往守门员胡春方向踢足球,张俊连忙上前阻止说:“慢着,这里不适合踢足球。”张俊、李世民、大罗-罗怀国、小罗-罗怀家、守门员胡春等人现在在南京市一中的宿舍楼一楼的大厅里面。

但是为时已晚,小个子同学即小龙同学已经把足球踢了出去,而正在这时南京市一中的陈校长正从学校的楼梯走了下来。而足球在南京市一中的宿舍楼一楼的大厅的墙壁上面弹来弹去,最后击中了大厅上面的一个老人的雕像后落在了一楼的地板上面,那个老人的雕像是谁?他就是南京市一中的创始人,已故的张龙军老人!

张俊、李世民、大罗-罗怀国、小罗-罗怀家、守门员胡春、小龙等人眼睁睁地看着南京市一中的创始人,已故的张龙军老人的雕像被足球击中后,开始摇摇晃晃地掉了下来,摔在地上碎了。张俊、李世民、大罗-罗怀国、小罗-罗怀家、守门员胡春、小龙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闯祸的小个子小龙同学更是被吓得战战兢兢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亲眼目睹南京市一中的创始人,已故的张龙军老人的雕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摔碎了的陈校长立刻上前质问在场的张俊、李世民、大罗-罗怀国、小罗-罗怀家、守门员胡春、小龙等人:“究竟是谁摔碎了我们尊敬的南京市一中的创始人,已故的张龙军老人的雕像,这到底是你们中间的那个人干的,快点儿告诉我?我绝对饶不了他。”

大家都保持沉默,唯独守门员胡春第一个上前替自己辩解:“不是我啊,陈校长。我敢发誓,我从来就没有碰过球。”张俊也说:“对,你当然没有碰到过足球,胡春。”

当当地人在尼罗河谷的影响越来越强时,亚历山大港越来越脱离了它与埃及本土的关系。3世纪帝国内部的和平开始破裂时亚历山大港的人口和繁华剧降。

4世纪晚期基督徒迫害其它教的信仰者达到定点,在罗马帝国境内许多庙宇和神像被毁,异教仪式被禁,从事异教仪式甚至被处死刑。图书馆被关闭。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摧毁所有神庙。亚历山大港图书馆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被毁的。另外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在该世纪里还遭受过一次海啸灾难。365年7月21日,由地中海沿岸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了这个港口数千人的死亡。(参见)

5世纪中犹太人区和许多中心大建筑物被毁。

616年波斯国王科斯洛埃斯二世占领亚历山大港。虽然数年後拜占庭皇帝赫拉克留重新占领亚历山大港,但640年阿拉伯将军阿姆鲁伊本阿斯(amr ibn al-as)在围困亚历山大港十四个月後占领亚历山大港,在这十四个月中亚历山大港没有获得任何来自君士坦丁堡的援助。赫拉克留刚死,而新继任的君士坦丁三世才12岁。阿姆写给他的主子哈里发奥马尔伊本哈塔卜说他占领了一个“拥有4000宫殿、4000浴池、12000油商、12000花匠、40000纳贡的犹太人和400剧院或其它娱乐场所。”

此後不久希腊人趁阿姆鲁率他的大多数军队外出再次占领亚历山大港。阿姆鲁闻讯後立刻返回恢复了对亚历山大港的统治。646年阿姆鲁被新的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uthman ibn affan)撤职。阿姆鲁在埃及非常受欢迎,因此他的撤职在埃及导致了一场大暴动。拜占庭皇帝立刻利用这个机会再占领亚历山大港。

哈里发发现他犯了一个大错後立即恢复了阿姆鲁的职务。阿姆鲁回到埃及後再次围攻亚历山大港。他费了很大的劲才攻克亚历山大港。这使他非常生气,因此他下令拆毁亚历山大港的城墙,但他似乎尽了所有的力量来保存市内的居民的生命。亚历山大港灯塔,亚历山大港的地位大降。969年开罗建城。1498年好望角航道的发现几乎完全打垮了它的经济。向它提供尼罗河水的运河被封。虽然它依然是埃及的一个重要港口。古城保留到今天的遗迹很少。由于地震造成的地面降低,王宫和居民区的大部分地区下沉到今天的港口内,其它遗迹被今天的建筑覆盖。“庞贝柱”是今天遗留下来的最著名的遗迹。它本来立在亚历山大的祭祀庙中,今天这是一座阿拉伯墓地附近的小丘。它有30米高,柱子由磨光的红花岗岩组成,基部直径约3米,顶部约2.5米。不过它与庞贝毫无关系,而是于293年由戴克里先树立的。祭祀庙下是阿匹斯神庙的遗迹,其雕刻的墙内的小空间可能被古代的图书馆用作贮藏室。庞贝柱,亚历山大港的地下墓室在庞贝柱西南不远,是一座多层的迷宫,进口是一个巨大的旋转楼梯。其中有十多个墓室,其中有雕刻的柱子、雕像和其它罗马-埃及混合的宗教符号、墓空和棺材。还有一个大的用来供亲属进行纪念宴会的罗马式的宴会厅。

目前亚历山大港最大的发掘区是古城保存良好的剧院和罗马时代的浴池的遗迹。最初亚历山大港仅由法洛斯岛组成。它与大陆通过一条被称为heptastadion的约一英里长的大堤相连。今天这个过去的大堤的陆地一端位于大广场(grand square),过去这里是“月门”。所有从这一点到今天的ras et-tin广场之间的地方都是建造在渐渐堆积起来的。ras et-tin广场是法洛斯岛的唯一遗留物。过去灯塔的地方已经被海洋侵蚀了。大堤的东部本来是亚历山大港的港口,今天是一个开阔的海湾。西边是另一个港口,今天被扩大为现代的海港。

斯屈波时(前1世纪下半页)以下建筑是市内的主要建筑。号码按人们从海上进入大港口时看到的建筑物的顺序排列:王宫位于城市的西北角,今天已经全部被海洋覆灭。大剧院,恺撒在亚历山大港被市民围攻时曾使用它作为堡垒。

波塞冬神庙,近大剧院。马克安东尼造的学院(timonium)。市场(emporium)。仓库(apostases)。码头(navalia),位于学院以西,沿大堤面向大海。市场後是庞大的恺撒神庙,两座後来被称为克利奥帕特拉之针的方尖塔竖立在那里。今天其中一座位于纽约,另一座在伦敦。这座庙後来成为宗主教的大教堂,一些遗迹被发现,其它部分假如没有被海水腐蚀的话应该埋在今天滨海房屋的下面。

运动场和摔跤场位于内陆靠近今天的罗赛塔大街,城市的东部,它们的确切位置今天不知。萨敦神庙,位置不明。

亚历山大和托勒密王朝的墓,位于两条大街交叉处附近。大学(musaeum)及其著名的图书馆和剧院位于同一地区,但地址不明。阿匹斯神庙是亚历山大港最著名的神庙。斯屈波称它位于城市西部。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公共建筑的名称流传下来了,但我们今天不知道它们的具体位置。

亚历山大港灯塔位于法洛斯岛的东端,它据报道有122米高。托勒密一世开始建造,二世完成,建筑时间共12年。它是世界上所有灯塔的原型。灯塔的光由顶端的一个火炉产生,建筑材料是石灰岩块。灯塔毁于地震。

屋大维时亚历山大港估计有30万自由民,加上许多奴隶。城市的总人口数估计在50万到100万之间。

我们又趁着夜色离开了埃及亚历山大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5日22点,离开埃及亚历山大港。”。

我们进入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尼罗河道探索,发现了尼罗河鳄鱼,全长6米,性情凶暴,巨大嘴巴,抓它时死了3人。尼罗鳄(学名croiloticus,crocodylus来源于希腊语krokodeilos;niloticus意思是“尼罗河的”)是非洲最大的鳄鱼,仅次于最大的湾鳄,为全数23种鳄鱼当中被人类研究最多的一种。尼罗鳄出现在非洲以及马达加斯加岛,主要栖身于河流及湖泊之中。夜间会在水内,日出时则会上岸日光浴。它们会捕食羚羊、斑马、水牛等,甚至可以猎杀河马、狮子,有时会袭击人类。尼罗鳄寿命为70-100岁。尼罗鳄全长2.4-5米;重量225-900公斤。雄性较大。尼罗河鳄是非洲最大的鳄,有证据的最大个体记录来自坦桑尼亚,全长6.47米,重约1090公斤。生活在马里的尼罗鳄要小得多全长只有2-3米。

体色背面为暗橄榄褐色,腹面淡黄色,幼体颜色较淡,有黑色的斑点及网状花纹。其下颚第四齿由上颚的v字形凹陷中向外面突出。尼罗鳄非常强壮,尾巴强而有力,有助于游泳。吻阔略呈长三角形,上颌每侧有牙齿16-19枚,下颌每侧14-15枚;躯干背面有坚固的厚鳞甲6-8纵列;四肢的外侧有锯齿缘,趾间有蹼。

肉食性,它们会捕食羚羊、斑马、水牛等,甚至可以猎杀河马、狮子以及人类。据称,尼罗鳄会偶尔攻击人类,每年大约有数百至数千人被尼罗鳄咬死。

成年鳄尼罗鳄会吞下石块以作压舱物之用,有助于水底保持平衡。在毛里塔尼亚旱季期间,尼罗鳄会躲藏于地底之下,直到下一个雨季来临为止。

尼罗鳄拥有丰富的音域,以及良好的听力。他们的皮肤有感知能力,可以对水压变化作出反应。

通常情况下,尼罗鳄会猎杀任何体形相近或者体形较小的猎物,它们经常群体攻击猎物,在团体协同下甚至能猎杀河马或者犀牛。

穴居河岸的地下,性情凶暴,常袭击往来水边的兽类。成鳄的吼鸣声可传很远。

尼罗鳄分布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埃及、坦桑尼亚、布隆迪、赞比亚、津巴布韦、加蓬、南非、马拉维、苏丹、博茨瓦纳、喀麦隆、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马里、乍得。

野外栖息参考数据反映出它们在湖泊、河流、淡水沼泽、盐水区域都有分布。当它们达到大约1.2米成为亚成体后离开繁殖地分散到不同的栖息地。通常通过吻部和脚挖地穴从而修改气息习惯来躲避不利的生存环境。另外,尼罗鳄在马达加斯加岛也有分布,有些种群生活于海湾环境中,在不同地区生活着不同的亚种,这些亚种彼此之间略有区别。

尼罗鳄为全数23种鳄鱼当中被人类研究最多的一种。自公元9世纪开始,它们已经成为人类的猎杀对象,因为它们的皮于当时非常名贵。

古埃及人对尼罗鳄十分畏惧,并将它们与神秘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现今这种体形庞大的鳄鱼时常遭到人类捕杀,将它们的表皮制作皮革,近期在动物保护者努力下尼罗鳄数量维持在25万-50万条。

并且我们发现了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基底一边长10米,顶部锐角。大的金字塔,又称吉萨大金字塔,位于埃及吉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为其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约建于前2580年,完工于前2560年。位于吉萨金字塔群的中央一座,也是最为高大的,被喻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金字塔,形状像“金”字,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形。是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翻译为“金字塔”。

埃及迄今发现的金字塔共约八十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耸巍峨而居古代世界八大奇观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公元519年(北魏熙平元年)永宁寺佛塔(塔高147米)建成之前,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20年时间,每年用工10万人.金字塔一方面体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也成为法老**统治的见证。

这是一座用水洒出来的金字塔。而且每个金字塔,都是用如此的方法建造的。金字塔不是由外星人建造的,而是由具有外星人智慧的人类所建造的。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是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的。埃及人用星象观测每一件事物,制作历法,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每件事,都从变动的夜星中得知。除了其中一颗不变的恒星。在夜空中,有两颗特别明亮的星星根据一个固定的圆周旋转,当一颗星星在另一颗的正上方时,他的垂直线正好落在现在胡夫金字塔所在的位置,这三颗星星,就是猎户座三颗腰星。观测测定任务由古埃及星相学家完成。在胡夫法老的宫殿里面,法老的设计师们完成了金字塔的设计。在公元1889年埃菲尔铁塔完成以前,这座由法老的设计师精心设计的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造建筑。设计师们设计在水平面基地之上,先由超过200层的石灰石块,向上堆叠,每上一层的石块,都比下层的略小一点。然后再在这个200层的基层上建造金字塔。筹建计划在胡夫法老即位的第一年就开始了。法老派人在选定的台地进行丈量及清扫,再交由石匠们雕琢出完美的石灰石块,来建造金字塔基地。当造好基地广场之后,部分石匠将石阶梯切割出来,金字塔的核心逐渐成型。所有工程最庞大的部分才随之展开。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的人手了。

埃及的官员们会在每年夏天到各个村落里面,以法老的名义挑选一些壮汉,分配到尼罗河流域各个地方,来服侍国王,其中就用一些人被选去建造金字塔。这些壮汉,没有一个是奴隶,而是自由的农民。这些自由的农民的父辈或者祖父辈,有很多年轻的时候也被征召去建造过金字塔。他们一些人死在了施工现场,但是更多的人,最终是可以回到家中的。

尼罗河成就了古埃及相对发达的农业。尼罗河每年的泛滥,造就了大量的淤泥,使得尼罗河流域的农田特别肥沃,使古埃及是历史上第一个农民不用整天工作,就可以有足够粮食的国家之一。因此他们可以提供其他的劳役,像是建造金字塔。甚至有一些学者说,埃及根本不需要奴隶。

每个金字塔都有特定的采石场,胡夫金字塔也不例外,建造胡夫大金字塔需要500万吨的石块,采石场是在胡夫金字塔以南约半英里。采石场极其巨大,而且纪律严格,这里布满了估计有1500名从全国各地以国王的名义征召来的农民。他们在工作中熟悉工作程序,成为陵墓建造的熟练石匠。而整个工程则由大约两万五千名工人来完成。每个工人的分工都很明确:征召者、采石匠、运石匠跟工匠。采石场的每位石匠都使用一把铜铲工作。在采石场,除了石匠,还有一组负责标记的工匠,在每一个石块,标注上不同的符号,确保他们被运到金字塔之后,都被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平均每块石头重大约两吨半,关于搬运石头的问题,是困扰考古学家很久的问题,甚至关于外星人建造金字塔的说法,也是由于不相信古人类可以做到搬运如此巨大石头而引发的猜想。但是搬运石头的原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考古学家后来发现,水是关键!水是运石的润滑剂。埃及有一种特有的红土叫塔浮拉(音译),只要它变湿之后,任何东西都可以滑动。在现场有专门运送石头的运石匠,他们配备有负责拿着罐子不断洒水的工人,当运石匠把采下的石头耗费巨大人力一点一点翘上一种类似雪橇的铁底座上,然后洒水的工人开始工作,他们在雪橇样铁底座前洒水,运石匠则负责专心拉底座。几

十个运石匠步步艰难的在洒水工人播撒下的湿滑的地面上尽他们最大的努力拉着沉重的石头,一步步走向建造工地。工人们据推测是每工作九天可以休息一天。由于严格的划分,在采石场的工作的人不能踏进金字塔一步。进入金字塔工地,只有两条巨大的斜坡,一条是从采石场到金字塔,另一条则是从金字塔到尼罗河。这两条斜坡在金字塔西南角落交汇。没有起重机跟杠杆,建造金字塔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砂石跟石膏混合以后堆砌形成高大的斜坡。斜坡表面是塔浮拉层面,然后再将石块一一的搬运上去。对金字塔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由王室官养工匠完成。他们采用最原始的工具来检查石块放置的角度是否正确。简单的铅垂线跟木质的尺规用来检视每个石块,是否确实放平。一旦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就有专人,把他们嵌入金字塔的外墙上。每个金字塔,都从这个程序开始,由外向内建造。要用手工完成超过两百万个石块,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建造了16年以后,已经有多达一千吨的石块,被采集雕琢,然后被搬运堆积到这个巨大建筑身上,但是这远远还没有完成。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墓室。经过16年的建造,正在建造的金字塔顶端平台大概有十座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在平台的正中央,则是墓室的位置,这个墓室,则是最终安放法老遗体的地方。墓室的顶部则是由离胡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五百英里以外的阿斯弯(音译)采石场运来花岗石。总共有九块。每一块重大约50吨,并且需要200个人,才能移动它。每块石头的正中央有由红泽土(音译)标示的记号,这样来确保每块石头的正中央能对齐,这么重的石块,需要被完美的放置。整个金字塔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墓室。

建造到最后,金字塔不再使用主斜坡道,而是以爬金字塔的阶梯,来替代回旋的主斜坡道。金字塔顶端最后一块立体四方三角石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插榫凹槽,用来校对和使石块完美放置。在最后一块石头被放好后,主斜坡被拆除,石块上的阶梯也被削平,让主体形成一个完美的角度,每一个石块,都被精致的磨平,结果呈现四周闪闪发亮的三角锥体。

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光泽退去,所以现在看到的金字塔与刚建成时有很大的出入。大约公元前2463年,胡夫法老参观了这座完工的金字塔。公元前2457年春天的清晨,胡夫法老死去,并最终安放在这座金字塔里面。棺木是罕见的香罗做成,但是内部没有陪葬的金银财宝。棺木就像是放置整个金字塔的最后一个石块,也是最重要的石块。他的石棺是由大理石做成的,当石棺盖落下,大金字塔,完成了它被建造的目的。

胡夫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0公里的吉萨高地,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

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境内已发现的96座金字塔中,吉萨高地的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是最古老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倾角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据估算,建造金字塔的石头每块重约2.5吨,总共需要230万块这样的巨石。如果用火车来装,这些石头能装60多万个车皮。那时尼罗河每年泛滥,淹没田野达34个月。农民和劳工们无法种地,于是他们找到了建造陵墓的工作。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30年时间。由于埃及人的生死观及信奉太阳神的影响,认为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就像每天于东方出生及西方死亡,故金字塔都建于尼罗河西边。金字塔的建造反映着纯农耕时代人们从季节的循环和作物的生死循环中获得的意识,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300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

公元前2613年,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即位。他希望自己死后居住在一座大陵墓里,于是决定建造一座最大的金字塔。这也就是胡夫金字塔。七大奇观中只有为首的金字塔经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留存下来。难怪埃及有句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

13天后我们离开了尼罗河道,继续往东航行。一天后我们到达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1度,东经3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19日17点,到达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也是奥斯曼同盟港口,我们在白天不能入港,就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晚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我和亚当.休斯、卓拉.席尔瓦、亚历山大.马丁以及部分水手进人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市区游览,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两个词根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是世界闻名的古城,人口80.1万(2011),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相传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的大卫王曾在此筑城建都。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耶路撒冷(英语:jerusalem、希伯来语:、拉丁语:yerushayim或yerushaim)是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教)[2]为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为4个区。东部为***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教)及岩顶上的圣殿(***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成圣殿,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均位于沙特阿拉伯境内)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会不同阶层,同处一城;城市的东西两部分更是截然不同,发展水平悬殊。老城雅法门以西的西耶路撒冷是现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带(如果再继续向西数十千米,就是以特拉维夫为中心的“但”沿海大都市区),而老城及其东、北、南三面的东耶路撒冷则以巴勒斯坦人为主。

耶路撒冷老城最特别的地方是面积只有1平方千米,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它于1981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分为4个区:

基督区( quarter):面积最大的一个区,位于老城西北部。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

犹太区(jewish quarter):位于老城南部,著名的哭墙就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

***区(muslim quarter):位于老城东部,包含著名的圆石清真寺(相传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处)。圆石清真寺与哭墙相邻,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宗教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

亚美尼亚区(armenian quarter):位于老城西南角,是最小的一个区。

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是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包括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的圆顶清真寺(domethe lock)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名称的准确来源尚无法确定。在希伯来语中,yelushaim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yelusha(遗产)和shalom(和平)的合成词。另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它将《圣经》里两个城市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意“和平”)。撒冷这个地名出现在《创世纪》14章,是大祭司麦基洗德的住处,他为来到这里的亚伯拉罕祝福。耶路的意思是“基石”或者“城市”,撒冷为和平,因而耶路撒冷有“和平之城”之称。

在阿拉伯语中,耶路撒冷的名称意思是圣地,在词前加冠词成为,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同样的,意为房屋、住宅,意为神圣的(人)、圣洁的(人),两词合起来组成则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字面意思也是圣人之家即圣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