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恰逢道宫花木枯 适闻香玉绛雪事(1 / 2)

崂山派道场。

山高岭峻,林深谷幽。

涧水弯弯曲曲多绕,松柏层层叠叠成行。听不尽的猿啼鹤唳,龙吟虎啸,烟云四下起。

山顶所在。

松篁交簇间,一方宝池波光粼粼,照见树影入内。松藓上团团簇簇,黛绿如碧,娇嫩可人。

有一道人正端坐宝池中央道台上,为座下一众弟子讲道。

只见他头戴逍遥冠,身披雷纹法衣,腰间佩戴龙虎玉佩,面色红润,举止可亲,端得是仙风道骨,一派宗师气象。

随着他讲道声传开,化作细细密密的经文坠落,似有形无形,洋洋洒洒。

妙音响彻,瑞彩缤纷,凝成朵朵金花玉蕊,冉冉下落。

座下一众弟子,正听得如痴如醉,摇头晃脑。

蓦然~

这道人停下讲道,引得一众弟子,纷纷自听道中醒来。

“端和,有贵客临门。你先代为师接见一番。”

“是。弟子领命。”

一众弟子当中,旋即有一青年人出来,顶结丫髻,道服簇新,长眉阔目,鼻若悬胆,身姿挺拔,周围清气流转,已是真仙之境。

却是这道人的大弟子。

端和领命告退,出了这讲道之地。

沿着山路蜿蜒,不疾不徐,缩地成寸,朝着山门而去。

片刻间,端和已然到了山门处。

只是,四下打量,也没见到自家师尊言说的贵客。

正欲屏气凝神,耐心等候之际,耳旁却听得一声剑鸣。

天穹上云光一开,旋即玄音迭起,瑞彩缤纷,凝作金花璎珞,冉冉下落。

伴随着这番异象,一首道歌由远而近: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

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癫。

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

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端和抬首看去,只见半空中,剑光飞曳,两道人影浮现。

一前一后。

稍位于前方的,却是一俊美到无法言说的剑仙,只见其头顶金冠,身披白色法袍,背后光晕中,一柄青锋徐徐转动。

左手持着一方红玉葫芦,正慢饮细酌着,右手拿着一方铁笔,毛笔大小,恍若一缩小了的枪矛,不住摩挲。

说不出的自在、风流。

落在其身后三两步的,却是一位坤道女仙,整个人面带纱巾,看不清面容,只能够看到海蓝色的美眸。

这两位都没有遮掩自身气机,他自然感应到这两位都是金仙境界。

当即心头一跳。

尤其那位女仙前辈,俨然以前者为主的姿态,更是让他知晓这位贵客的不凡。

两者自然是方龙野和龙萱。

既是以剑仙身份行事,方龙野自然为自己取了一方名号——酒剑仙。

有葫芦,有美酒,有仙剑。

嗯,他怎么不算是酒剑仙呢?

至于右手中那杆所谓的铁笔,自然是盘龙枪了。

随着盘龙枪成就了顶尖神兵,巨大的差距下,使得它变得不再那么随心如意。

面对这般情形,自然只有利用水磨功夫,一点点祭炼,重新掌控它了。

所以,方龙野现在只要没事,便一直将盘龙枪化作毛笔大小,拿在手中,摩挲祭炼不止。

可以说,以盘龙枪如今的品质和威力,只怕就算步入太乙境界,方龙野也要维持这个形象许久。

倘若在这个过程中,他若是显圣凡俗,得以被人绘像成画的话,只怕也会留下这么一个形象。

就像前世那位纯阳祖师吕洞宾,因为有曾经被真武大帝借去宝剑的故事,故而便有了背负空剑鞘的形象,被描绘成画。

异象收敛,四下归于平静。

还不待眼前这位剑仙前辈看向自己,端和当即马上行礼,道:“崂山派端和,见过两位前辈。”

态度恭谨,温和有礼。

举动之间,让最严格的人都挑不出理来。

“不用多礼。”

方龙野轻轻一拨,自有飒飒若风的力量托举起端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