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好莱坞03 《一个花花公子的诞生》……(2 / 2)

始于聊斋 非摩安 19931 字 4个月前

这部青春喜剧电影预算不高,拍摄周期也不长,后期制作时又不需要特效,所以整个电影的周期就比较短。等到电影定档后,就需要宣发了,就这一点而言,《春天不是读书天》完全不需要担心,宣传时有威尔逊传媒托底,而发行?

这个更不用担心。

尤其是海外,林莱完全可以借莱文特公司各国或地区分公司的势。

林莱算盘打得响,施行时也比较顺利,然而到了某个时期后,进度条突然卡住了。

一开始,林莱还以为是其他电影公司狙她呢,结果发现并不是,不给力的是莱文特公司分公司们。

林莱:“。”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林莱只疑惑了一下子,她就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是亚历山大。

他的目的必然是要以此为条件,将他的控制欲挥洒到威尔逊传媒和她的电影公司里。

这倒不是说他想从中分一杯羹,而在于他对她的掌控欲作祟。

一开始,亚历山大觉得她想要独立飞翔没什么,他只以为她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定心了就好,结果她在西海岸安顿了下来,不止是过家家那么简单。

那,亚历山大就不太高兴了。

之前他没有发作,必然是等现在这个对他来说的大好时机呢。

也是林莱图方便,要借用莱文特公司的势,现在好了,反而被他拿捏住了。

等等,丽兹·罗宾斯不会是他派过来的间谍吧!

亏她还以为是自己“王储”之气侧漏,将丽兹·罗宾斯震慑住了呢。

林莱:“唉——”

林莱将脸在办公桌桌面上滚来滚去,郁闷值条15%。

林莱甚至觉得在这个悲惨的世界,只有她的天选演员朱迪女士能给她一分安慰了——除了朱迪女士开始着手翻阅资料,构筑她要演的受害者一角,就她偶尔展露出来的光彩,就让林莱大呼过瘾。再来,林莱有去朱迪女士现在进的剧组探过班,觉得男主角的扮演者有些面熟,后来想起来对方是《肖申克的救赎》的男主演。这部电影也非常经典,林莱提前记了下来,说不定到时候这颗明珠会落到她的电影公司里呢。最后,朱迪女士很聪敏、有趣,林莱认为她们已经是要好的朋友了,这自然值得她开心。

结果,她就没能愉快多久,就被亚历山大“背刺”了。

说起这件事来,如果她非要和亚历山大叫板,亚历山大必然觉得她果然对外面的世界上心了,他那时候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卡她资源了。可她如果这次不反抗反抗,那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自由度,岂不是跟没争取一样?

林莱有些头疼。

她还能怎么着,只能有分寸地反抗了。

亚历山大那边的意思是他不能平白出力,他需要回报。

可能是觉得他这么做太霸道,太亲祖孙明算账了,亚历山大做了相应退步,那就是他可以代表莱文特公司对林莱的“副业”投入资源,作为交换,他只占据一个董事会席位,但不干涉“副业”运营,不过为了保障他个人的利益,他需要定期派出专人盘账。

亚历山大还说了,看她要搞大动作,那更需要资源支撑了,他看在他们俩交情的份上,以最低的条件帮助她,别人想有这待遇,还得等下辈子呢。

林莱:“。”

哇,又CPU了是不是?

还有什么不干涉运营,间谍早都派出了啊。

林莱叹气,但她知道这确实是亚历山大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她最终只能接受。

可好郁闷啊。

郁闷值条25%。

她还得排解郁闷,想想就更郁闷了啊。

林莱第一个去祸害的,是老熟人克拉弗林博士。

林莱对着他一通演讲,演讲的主题是《亚历山大:做人不能太莱克斯·卢瑟》。

林莱不仅激情输出,她还要求克拉弗林博士将她的话原封不动记下来,然后递交给亚历山大。

克拉弗林博士:“…………”

你看他敢吗?

克拉弗林博士也知道事情其实已成定局了,他并没有有用的建议给她,何况这是他们祖孙之间的较量,外人不能参与进去,不然妥妥被扫到台风尾。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做个合格的倾听者。

等到林莱输出完,克拉弗林博士适时送上一杯水。

林莱眯了眯眼,一口气将水喝完,就准备走人了,她还有个小恶作剧要做。

不想克拉弗林博士叫住了她:“事实上,莱克茜,亚历山大先生还有一件事要我分析分析。”

林莱:“?”

克拉弗林博士推推眼镜,开门见山地说:“关于你的性取向。”

林莱:“?”

克拉弗林博士进一步说道:“福斯特女士的取向异于常人。”

林莱愣了下,接着反应过来:“你因为她不是异性恋,就对我的性向存疑?可问题在于我没有在和她交往啊,我单纯和她交朋友。”

克拉弗林博士笑了下:“交朋友啊?有意思。”

林莱面无表情:“请问哪里有意思了?”

克拉弗林博士翻出一个文件夹:“你们去法餐厅吃饭、你前后送了三次花给她、你们用拉丁文书信交流、你送了一幅的黛西·克莱格画给她,这是她最近最喜欢的画家。哦,还有,她是你电影不可替换的女主角。”

林莱第一反应:“我能不能有点隐私了?”

第二反应:“黛西·克莱格对色彩的运用从容不迫,我也喜欢。”

第三反应:“这哪里不正常了?总不能你们以为我在追求她吧?”

克拉弗林博士只是说:“你对她的态度很殷切。”莱克茜是毋庸置疑的天之骄女,从来都是别人仰视她的份,她却这么对一个人这么殷切,会引起亚历山大先生注意是自然的。

林莱想翻白眼了。

只她翻了一半,突然捂住了嘴唇。

好像单听克拉弗林博士的描述,是有那味了。

如果她性别男,那就更板上钉钉了。

噢,原来花花公子是这么做的嘛,她好像懂了。

还有——“你这么轻飘飘地提起,是不是说明即使我的性向不明,甚至是同性恋,亚历山大都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克拉弗林博士点点头。

林莱:“唔。”

她觉得亚历山大这么想,不大可能是开明,而在于他觉得自己年龄还小,完全可以见识下世界的异同,等她继承家业时收心就可以了,更甚者只要到时候有个优秀的继承人,那其他完全不是问题。

林莱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她也没经验啊,这种家长她还是第一次遇着。

林莱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再见,克拉弗林博士。”

克拉弗林博士微笑:“下次见,莱克茜。”

林莱这次翻了一个完整的白眼,她可没急着离开纽约,而是回了莱文特庄园。她饿虎扑羊一样地钻进了亚历山大的收藏室,把里面所有黛西·克莱格的画作都找出来,接着喊斯黛拉夫人给她包起来,送到她在西海岸的房子去。

这还没完。

林莱还替换了克拉弗林博士呈给亚历山大的分析报告,他在这份报告里可没敢写《亚历山大:一个控制狂的诞生》,林莱就替他写了。

而等亚历山大看到这份报告时,林莱已经包袱款款地回洛杉矶了。

亚历山大:“。”

·

·

两人角力完,亚历山大得到他想要的,就没再卡着资源了。

林莱这边就顺利弄好了发行渠道,因此受益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春天不是读书天》。

这部电影是一部青春喜剧,导演兼编剧约翰·休斯对这类型的电影早已驾轻就熟,而且他的姿态放得很平,不是以大人或过来人的姿态,而是以正当时的青少年角度出发,讲述那些属于这个年代青少年的生活,所表达的情感也很真挚。

这样的电影很容易就打动观众,加上宣传到位,这部电影一进入市场就获得了不少好评,还有比较高的上座率,叫好又叫座下,制作方就不用担心这部电影的票房。

实际上,首周末票房就超过了预算,着实称得上是开门红。

而这种青春疼痛(褒义词)和成长,很多时候都是共通的,尤其是同为英语区,可以说到时候在海外发行的话,票房数字应该也不会难看。

事实也是如此,这部电影票房走势相当不错,完全是今年的一匹黑马,还是以小博大的那种。

实际上,这部电影让制片方赚翻了,毕竟投资(六百万)加上宣发也就一千万左右,可最后本土票房外加海外票房(还在上映中),就已经接近一亿美元了。按照行内规则,一部电影的票房收益要是预算的三倍左右,才有的赚,也就是说票房过一千八百万才不会亏损,这么一来,这部电影的投资回报率,高到让所有制片厂眼红。

不仅票房,一部电影还能在录像带市场、电视转播等方面继续盈利。这部电影还没有投入录像带市场,其受欢迎程度还未可知,不过随着电影热映,电视转播权已经开卖了,这又给制片厂带回来一笔笔可观得收入。

到底有多可观,看这段时间主导这个项目的保利娜女士走路都带风,还恨不能鼻孔朝天就可见一斑。她还在尽力争取约翰·休斯这个带来高票房高收益的人才,和他们仙后座影业继续签导演约,编剧约也可以,保利娜是觉得他们双方合作能够继续这么走运,还有财源广进。

话又说回来,《春天不是读书天》这部电影,给仙后座影业带来了除了明面上的金钱收益外,还带来了其他方面无形的影响。

内行人在分析这部大爆的电影时,自然注意到在宣发这一点上,这个入场没多久的仙后座影业不仅不短板,相反比一些大厂还有优势。

就凭这一点,原先和仙后座影业谈合作的厂牌就开始松口了,这里的厂牌是指在制作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却缺发行渠道,所以他们常常和大厂合作,自己制作而对方负责发行。

这看起来挺自由,可大厂规矩很多,加上投资也是个大问题,如今他们如果要和仙后座影业合作的话,合约上的相关条件不是不可以放宽松一些,而且就资金问题来说,仙后座影业如今资金雄厚得很,也很愿意做优先投资方。

这么一来,自然有独立厂牌心动。

第一个谈下来的,是橙宝石制作公司。

这个制作公司的创始人配置是导演+制作人+编剧,完全是一旦有合适的电影项目,他们能立刻开工的那种。

而林莱这边接下来可不会缺了项目,在正式搞她计划的大活动前,林莱就进行了抽样调查,看这些人都想要什么样的经典作品被搬上荧幕。

这样林莱大致了解了大家的取向,再结合威尔逊传媒所拥有的版权情况,以及作品好不好拍,适不适宜,热度高不高等等因素,她就可以提前选出接下来要影视化的作品。这些作品,总有几个会和更多人的取向重合。

其实退一步讲,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威尔逊传媒和仙后座影业等的名气,重点并非满足活动参与者的所有愿望,那样的话就耗费太多资源了。

总之,就是先将名声打出去,将自己宣传出去,到时候雷声大雨点小什么的也没什么关系。

这很美利坚来着。

这期间亚历山大派人来和她接洽他入驻她这边董事会一事,对此林莱还是有些郁闷,可事情已成定局,她目前也只能接受。

郁闷值条10%。

还得是她多看了几眼从亚历山大那儿薅来的黛西·克莱格的画,才没继续往上升。

看着画,林莱又联想起他们关于她性取向的讨论。

林莱在这方面并没有卡得特别死,她也不会歧视其他性取向,再说当时她的脑回路拐到了“原来这就是追人”、“‘前辈’好像也是这么个套路”、“我懂了,我要学”这方面去了。

如今想来,林莱就不自觉地点点嘴唇,所谓实践出真知,她这次就非得实践一次不可。

林莱第一个想来的,还是她上次给名片未遂的“唐璜先生”。

唐璜先生这期间在好莱坞有过一份工作,只是个配角,他完成那份工作后,又回到了小剧院里,继续出演风流浪子唐璜。

他演得这版唐璜,是拜伦笔下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唐·璜算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悯之处,人设比较复杂,一方面遭人恨,另一方面又有他独特的魅力。不过前提是演员能驾驭好这么一个角色,显然“唐璜先生”基本功扎实,赋予了这个角色无言的魅力。当然,不可否认他惹眼的外形,是最大的加分项,观众们一看到他,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女人前仆后继地爱上他了。

林莱若有所思,她记得被大家选出来的期待影视化作品中,排名比较靠前的,有一本叫《公主新娘》的小说,里面男主角就很有个人魅力,而且在书中这个人后期就变成了个击剑高手。

林莱:‘唔——’

林莱在这一瞬间好像明白了很多,为美人一掷千金嘛,另一方面,她也懂得不好这么一上来就摆明车马,说有一个电影项目我觉得适合你,那样的话,好像更像是PY交易啊。

那?先送花?

林莱再看了看台上倾情演出的“唐璜先生”,觉得在送花前,先送一下掌声也好。

他演得正经不错,林莱在适宜鼓掌叫好时,就不吝啬地鼓起掌来。

在这小剧场里,台上的男主角是发光体,而台下,鼓着掌的林莱也很显眼,至少男主角的目光扫到台下时,很快就注意到了她。显然他还记得她,有些不容忽视的惊喜,随后他的专业素养就占了上风,继续他的演出了。

林莱收回手,偏头叫过来她的生活助理,让对方去弄一束花来。

林莱这个生活助理叫莫莉·伯特,是斯黛拉夫人安排过来的,她有问道:“莱克茜小姐,您是要亲自送去后台吗?”

大有林莱点头,她就火速安排的意思。

林莱:“。”

为什么大家都很懂的样子啊,这岂不是显得她很呆吗?

林莱觉得她不能露怯,就矜持地点点头:“也好。”

莫莉·伯特便去安排了。

林莱呢,她看起来稳得很,实则有一点点慌张。这种心情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别人看来,她不管怎么看都从容不迫,还是个发光体,在后台大家的目光都不自觉地被她吸引,看她笑着将花献给他们的男主角时,不少人都不禁嫉妒起了这个好运的男人。

“唐璜先生,每次见面你都那么光彩照人。”

她说话还这么动听,看“唐璜先生”就忍不住动容了。

当事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心想:‘唔,好像也不难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