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2 / 2)

“奥尔德里奇教授。

据说您是专攻微观物理层面的顶级科学家。

能帮我们具体解答一下这个证明的价值吗?”

听到他这么发问。

奥尔德里奇教授抓了抓自己蓬松的卷发。

他的眼中泛着对知识的兴奋与渴求的光芒逐字逐句说到:

“希格斯玻色子(英语:higgsboson)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有异议),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1964年,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进而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里,由于粒子碰撞生成希子的事件概率非常稀有,大约为百亿分之一,很多其它种碰撞事件具有类似的衰变特征。

为了研究这种现象。

物理学者必须搜集与分析几百万亿个碰撞事件,只有显示出与希子相同衰变特征的事件才可被视为是可能的希子衰变事件。

所以,直到西元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才公开确认:

希格斯玻色子确实存在。

同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来德曼也曾给出它或许传播更为广泛的命名:

(上帝粒子”(thegodparticle)

众所周知,组成这个宇宙的两大部分为物质和能量。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博士赋予物质与能源相互转换的质能方程。

而质能方程的微光证明。

则恰好来源于所有其他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玻色子耦合之后获得的质量。

换句话说,它确实是本应属于上帝的权柄:

【造物。】”

听到这里。

所有观众都震惊了。

同时。

主持人接通了另一个更为重量级的嘉宾。

画面中。

一位留着络腮胡带着牛仔帽的壮汉正单手驾驶着一辆越野车穿行在德克萨斯州的旷野。

他的嘴边斜叼着一根雪茄,粗犷地回答道:

“亏得你们台长能连线到我这里。

说吧,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

听到他这么说。

主持人赶忙把握住了机会。

他赶忙问道:

“雷迪尔加斯警长,作为北美守夜人组织十三席之一的四阶执行官。

您如何看待这次太平洋区域爆发的超凡奇观。

同时。

同为守夜人,您是如何看待来茵先生的。”

听到主持人的问题。

这位北美洲壮汉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拿起雪茄,平静地向车窗外吐出一个烟圈。

而后回答道:

“记得下次叫我长官。

我无法猜测,毕竟我不是什么科学家。

但在纽约大学的分析里:

目前。

守夜人来茵所做的一切。

都切实可行地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我们正在努力连线深海遗迹科考团队,让他们寻找问题的关键点,朔源一切,尽力降低正负能量的湮灭反应效应。

同时。

北美守夜人组织最终决定:

信任来茵!

当然,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名字。

因为我十七岁的女儿已经加入了那个什么来茵粉丝后援团。

还在屋里贴满了这个家伙的照片。

谢特!

真是个可恶又幸运的混账。”

听到他这么说。

主持人也擦了擦汗,他笑着打了个圆场:

“这么看来。

除了孤独的救世主这一点外。

守夜人来茵那背负着文明前行的个人魅力也确实让人瞩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