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群雄逐鹿 青梅煮酒论英雄!(2 / 2)

“曹操不再代表汉朝正统,也不能打着小皇帝的名义随意讨伐其他诸侯了。”

“袁绍正好能利用衣带诏,名正言顺的征讨曹操。”

“原本两小无猜的一对兄弟,终于彻底撕破脸了。”

“……”

刘邦:“得了吧,都是要争霸的人,名号真有那么重要!”

萧何:“曹操依旧能挟天子以令不臣,诸侯也能以衣带诏的名义讨伐曹操,双方都师出有名。”

张良:“天下要乱了!”

之前还有很多人在观望,现在是真的要乱了!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只能去投奔他过去的属下,但没有人肯接纳他,于是他便祸水东引,将皇帝的称号交给袁绍,还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

【袁绍拥有北方大地,势力雄厚,天下诸侯莫能与之争,他也有自己的野心。袁绍接纳了袁术,袁术前往青州投奔袁绍长子袁谭,在路上却被刘备拦住去路,只能退回寿春。】

【袁术军中粮草匮乏,士卒意志消沉,他想要喝蜜水解渴,却找不到蜂蜜,他回忆着自己鲜衣怒马的青年时光,悔不当初,呕血而死!】

蒙毅:“袁术终于死了。”

蒙恬:“众叛亲离,穷途末路。”

孔融:“墓中枯骨,不堪造就!”

陈寿:“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罗贯中:“汉末刀兵起四方,无端袁术太猖狂,不思累世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枉夸传国玺,骄奢妄说应天祥。渴思蜜水无由得,独卧空床呕血亡。”

……

【吕布被杀,刘备投靠袁绍,袁术呕血而死,徐州重归曹操麾下,曹操面对的最大的敌人只剩下了北方的袁绍。】

【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

【自从公孙瓒自封易京后,袁绍与公孙瓒的明争暗斗就没有断过。】

【袁绍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是原配夫人所生,子袁尚是继夫人刘氏所生。袁绍喜爱小儿子,就想立幼子为嗣。】

始皇:“君不见赵武灵王之下场。”

刘邦:“君不见秦立胡亥二世而亡!”

刘彻:“自古废长立幼的哪个有好下场!”

【袁绍的长子袁谭有军功,有名望,也有群臣的支持,于是袁绍便将长子过继给亡兄袁基为继子,排除出继承人的行列。】

【袁绍派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次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远放外地。】

袁谭:“父亲,我也是你的儿子,凭什么!”

袁熙:“大哥有名分,弟有宠爱,我有什么?还是安分自守吧。”

……

【为了争夺青州,公孙瓒也任命了自己的亲信田楷为青州刺史,一时间青州各郡县左右摇摆,不知该依附哪一方。】

【当时袁谭能控制地方只有少数平原之地,他在郭图的帮助下,北击田楷,东攻孔融,大获全胜,整个青州落入了袁氏手中!】

评论区

“袁绍素来宽厚,对百姓很好,所以青州百姓很欢迎袁谭,但袁谭用人不当、赏罚不公、又纵容部下大肆劫掠,终究失去了青州民心。”

袁绍:“吾早就断定袁谭不足以安民自守,还是吾儿袁尚更加聪慧伶俐,能将吾基业发扬光大!”

“是七岁让梨的孔融吗?”

“这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他还是建安七子中的一个。”

“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敢于跟十常侍作对。”

“他担任北海相之时正是黄巾军在青州肆虐的时候,当时整个青州只有一个北海郡相安无事。”

“他弘扬儒学,聚兵讲武,举荐贤良,惩恶扬善,在他的治理下北海国慢慢的安定下来。”

孔子看着自己这个隔了二十代的后辈,不由的微微点头,“在乱世中,能保一方安宁就不错了。”

“孔融自负才气,立志平定国家危难,但他本人却拿不出什么实际有效的办法,只能夸夸其谈,用空洞的语言彰显自己的名望。”

“袁谭攻打北海郡,战事持续了数月,将士快要打光了,城里已经短兵相接,孔融趁夜逃跑,把妻儿都留给了敌人。”

“不识时务,又不会理政。”

始皇:“呵!儒生!”

淳于越:……

“他治理地方全凭自己的喜好,有一个人在坟头为父亲哭丧,孔融见他面上没有哀痛之色,就以‘哀而不实’为名杀了此人。”

“有个盗贼偷了别人家的麦子,只因为要给他病重的母亲吃,孔融便宽容了他,因为他孝顺。”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都市魔幻爱情故事:我偷电瓶车养你……”

扶苏皱紧了眉头:“身为一地主官,却轻视律法,带头犯禁。律法无处伸张,必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扶苏对儒家越来越失望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