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想浪(2 / 2)

营业员又拿出两个大信封扔了出来。

两人把地址写好,把稿子递给营业员,营业员熟练的折叠了一下厚厚的作文纸,塞进了信封内,并封了口,放在了称重器上。

“超重了。”营业员撕下一排邮票,抹好胶,摁在了信封上,拿起戳啪啪砸了两下,随手仍在一旁。

“一共十二。”

陈韬拿出剩下的钱,点出十二正要递给营业员,被徐晓雅伸手拦住了。

“我来吧。”

徐晓雅从紧身牛仔裤兜里拽出一个紫色的小钱包,拽开暗扣,抽出一张十块的,又拿出两张一块的。

学校对着装管理不严,可以是校服也可以是便服,徐晓雅今天穿了一条紧身的浅蓝色牛仔裤,更把她的长腿完美的勾勒出来。

智商在线,四肢也在线。

“获奖记得请我吃饭,这次算我请你了。”

陈韬还要坚持,徐晓雅拽着他胳膊就往出走,转身时,他瞥了一眼那土黄色的邮票。

清明上河图?2004年10月18日发行的邮票,全套九枚图案,每枚都可独立观赏自成一景,九枚连印,连接起来是一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全景。

有六分、八分、一块、两块的。

徐晓雅以为他担心稿件被营业员随手一丢不放心,道:“丢不了,肯定能寄出去。”

算了,好像从90年代开始的邮票因发行量太大,都没什么收藏价值,投资意义不大,还是想点儿别的方法挣钱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徐晓雅又担忧起来,“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初赛。”

“你怕什么?你考一本十拿九稳吧。”

“能上名牌更好啊。”

“那倒是,耐心等消息吧。”

其实陈韬心里也没谱,虽说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国内的语文奥林匹克竞赛,而且评委都是名牌高校校长、文学系教授、作家协会、著名作家,包括余桦、王檬、曹闻轩、苏潼、陈存、铁疑、方芳、马园、叶召言等人。

不是名牌大学校长就是著名作家,他们的宗旨是什么?是挖掘文学界的后继者。

但是获得第九届一等奖的孙宇晨曾经连投了三届都没过初赛,第九届的时候,不想留遗憾的他又把第八届投过的三篇文章拿出来寄了过去,没想到居然入围了,最终以复赛的《从这里出发最远》勇夺一等奖,拿到了北大的加分。

韩寒在文章《头发》中有句话: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候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

但陈韬已经高三了,这个时代的机遇往往就在三五年之间。如果新概念作文这条路路不通,那他就得想另外的出路了,他搬了第八届大赛一位参赛作者的获奖文章,按理说应该没问题。

“你写的题目是什么?”

“公交车上的苏格拉底。”

关于苏格拉底的相关书籍徐晓雅没读过,哲学一般都是上了大学才有接触,这就是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差距。

前几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者们基本都对哲学有一定的接触,不然怎么会有人写了一篇叫《柏拉图与拾荒者》的文章呢。

“听起来很深奥,有点儿新概念那味儿了。”

“初赛要是过了,到时候咱俩还得结伴去沪市参加复赛呢,一月份就能接到复赛的通知了。”

“坐火车去沪市要二十几个小时吧。”

“差不多,到时候路上多带点儿泡面,你是去过rb的人,相比起来这也不算远门了。”

“国内的话这也够远了,最北到最南。”

“那倒是,从草原到大海......”

..........................

喜欢这重生太香了请大家收藏:这重生太香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