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5章:兴武之策!我,苏景明,为天下武人代言!(1 / 2)

午后,开封府。

苏良与徐莽得知包拯正在问案,便在后厅等待起来。

约一盏茶的功夫。

包拯大步走进后厅,当即命一旁的判官将双方的口供递给了苏良。

苏良和徐莽看过后,顿时明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龙羽军士兵吕承安今日午后休假,经过小甜水巷时,听到五名书生正在议论狄青任枢密使之事。

五名书生称武人掌权,大宋难安。

还称大宋日后若有内乱,朝堂之乱必起于苏良,武事之乱必起于狄青。

吕承安作为龙羽军一员,最崇拜的两人便是苏良和狄青。

其心中愤怒,便与五人理论起来。

在说不过五人后,忍不住动了手。

不过,出手也不算重。

五人只是背部、肚子上挨了几拳,嘴角有些轻微破皮。

苏良看过口供后,问道:“希仁兄,此案接下来会如何判?”

包拯捋了捋胡须。

“当下,还在录证人证词,若与此口供完全相同,吕承安将以斗伤罪,笞四十,承担伤者所有药费,并向伤者道歉。”

“这……这难道不是互殴吗?”

“是那五名书生先以恶言相激,为何还要吕承安道歉,不是应双方各自笞四十吗?”苏良不解。

包拯摇了摇头。

“那五名书生压根没还手,只有吕承安动了手,不过他们辱骂在先,也有过错,在减罪一等后,才是笞四十。”

“没还手?完全没还手?”苏良皱起眉头。

他想了想开封府衙门前的骂语。

大概明白了。

很有可能是这五人得知吕承安是武人后,故意激起吕承安动手。

然后以此事为由头,继续反对狄青任枢密使。

苏良又道:“希仁兄,有没有可能是这五人故意……”

苏良还未说完,包拯便点了点头。

“大概率是。”

“那五名书生是汴京城有名的书油子,整日不干正事,总是以文人的身份夸夸其谈!”

“吕承安是吃了不善辩以及不懂大宋法令的亏,若是双方互骂或都动了手,那就是互殴罪了!”

“但是,而今的情况,主罪在吕承安。”

“你来时应该也听到外面的声音了,这些书油子,是想要借题发挥,借士兵打人之事,朝着狄枢相身上泼脏水!”

“这关……关狄枢相何事?”一旁的徐莽忍不住问道。

苏良无奈地说道:“这些人肯定会说,禁军士兵仗狄枢相之势,当街行凶!”

此等事情,狄青是否知晓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一旦武人做出违背法令之事,都能朝着狄青担任枢密使后武人逐渐嚣张跋扈,去关联。

而后,自有官员弹劾狄青。

包拯点了点头。

“景明,此事你便不要参与了,因交趾之事,很多书生也想找你的麻烦。明日老夫将会张贴公告,将此事的结果公之于众,并警告那些闹事者,不得借题发挥!”

苏良撇了撇嘴。

“希仁兄,这类无赖型书生实在是讨厌,就没有彻底整治他们的办法?”

包拯无奈一笑。

“我朝言论自由,那些找茬的书生不过是习惯了文尊武卑的感觉,又因我朝立国之事,所以对武人有偏见,排斥武人,依旧还想将武人踩在脚下而已,大多数书生还是明事理的,这一小部分人掀不起太大风浪!”

“希望如此吧!”苏良长叹一口气,道:“文武齐心,方能兴国,希望这场风波能够尽快过去。”

随即,包拯看向徐莽。

“徐都头,老夫看吕承安为人挺实在,被抓后,一直称自己丢了龙羽军的脸面,受刑之后,你不会将其驱逐出龙羽军吧!”

“我肯定不愿驱逐,只是龙羽军有军令……”徐莽看向苏良。

龙羽军的军令乃是苏良制定的。

按照军令,有与百姓打架斗殴者,立即逐出龙羽军。

苏良胸膛一挺,道:“我觉得打得甚好,要是被臭骂一顿都不还手,那才是孬种呢!”

包拯听到此话,脸色变得认真起来。

“景明,可以不惩罚,但也绝对不可赏,你万万不可在军中说类似‘打得好、要还手’之类的话语,不然只会使得文武之争,越来越激烈。”

“论打仗,武人在行,但这里是汴京城,那些期待着看狄枢相下台的书生们,坏主意多着呢,武人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包拯深知苏良的脾气,他还真有可能干出这类事情来。

“明白,这次我们就忍了!”苏良道。

……

片刻后。

苏良与徐莽离开了开封府。

马车上。

苏良想了想,朝着徐莽道:“明日,你早些去开封府,待吕承安受刑完毕,向那五名书生道歉时,后者可能会找麻烦,莫让吕承安掉在他们的话语陷阱里!”

“另外,吕承安不是休假半日看其城郊的家人吗?你多买些礼品,与他一起去,然后帮我转告他,他没有丢龙羽军的脸!”

“明白,头儿!”徐莽点头道。

就在这时。

苏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喊叫声: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当下。

此话已成为许多读书人的口头禅。

而苏良,现在最讨厌的就是这句话。

此话,俨然就是在挑拨文武对立,助长那些拥有莫名优越感的读书人更加肆无忌惮地排挤、贬低武人。

苏良攥着拳头。

“这个韩稚圭(韩琦),真是糊涂,我今晚就修书一封,痛骂他一顿!”

……

当日黄昏,此事还在发酵。

如苏良预料的那般。

一些人小题大做,已经将此事牵扯到了狄青的身上。

他们称,是因狄青任枢密使,武人才有底气嚣张跋扈起来,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武人生乱,最后变成大祸患。

与此同时。

一些官员也继续呈递奏疏,希望朝廷能免除狄青的枢密使之职。

赵祯心如明镜,自然不会接受此等建议。

但是,若此类事情经常发生,恐怕就不一定了。

……

翌日。

苏良将痛骂韩琦的信件寄了出去,但感觉还是不解恨。

当即又写了一封。

他与韩琦私交尚可,根本不惧韩琦因此事与他断交。

近午时。

苏良得知官家将那些呈递弹劾狄青奏疏的官员痛骂了一顿后,心情不由得变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开封府来人。

一名衙役告知苏良,龙羽军总教官徐莽在吕承安向那五名书生道歉之时,将五十多名书生暴揍了一顿。

这次,书生们也都动了手。

属于互殴。

但五十多人未曾打过徐莽一人,

“什么?”苏良几乎要疯。

一个一打五的就已经闹得朝堂不宁了,现在又出来一个一打五十的。

“不是只有五名书生吗?怎么……怎么突然冒出来五十多名书生?”苏良问道。

“其他人都是那五名书生叫来,听吕承安致歉的。”那衙役道。

“你可知徐都头为何出手?”苏良又问道。

“似乎是先发生了口角,然后推搡推搡着就打了起来,徐都头下手挺狠的,若不是衙役们相拦,恐怕要出大事!”

苏良面色铁青,直奔开封府。

他了解徐莽。

徐莽非鲁莽之人,一定是那些书生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或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半个时辰后。

苏良来到了开封府。

此刻,开封府府衙院内,五十多名鼻青脸肿的书生正在哀嚎,一旁有大夫正在为他们擦拭伤口。

苏良大眼一瞧。

徐莽下手确实比吕承安要狠多了,不过并未有人受重伤。

依照徐莽的身手。

将这五十多名只会动嘴的书生徒手杀掉,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

苏良走进公堂内,徐莽和吕承安已将口供录完。

坐在上面的包拯黑着脸,看到苏良后,示意判官将口供递给他。

苏良认真看了起来。

打架事件发生在开封府外。

吕承安受刑后,在两名衙役的搀扶下,向五名书生道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